返回210-220  好时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太上皇对死去的元后念念不忘,连带着对元后留下的两个儿女也格外宠爱。

    永嘉帝还记得,那年他只有七岁,用了两个晚上抄了一篇孝经,师傅夸他的字大有长进,母妃让他拿给父皇看。

    那天得知父皇在御花园里,他便大着胆子,拿着那篇字去给父皇看,可是太监们却把他拦在花亭外面不得靠近,可是他却清楚看到,父皇坐在花亭里,正在亲手给太子哥哥喂饭。

    太子哥哥挑食不肯吃饭,父皇心疼,便亲自喂饭。

    那一刻,小小的他,只觉心里空落落的,他忽然发现,师傅和母妃都在骗他,他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好好写字,所有人都说他是个乖孩子,可是父皇疼爱的却是那个不乖的,他这个乖孩子,甚至连父皇都不能靠近。

    那天之后,他比以前更乖了,可是他知道,他的心里多了一个长着犄角的怪物,那怪物渐渐长大,终有一日,他冲出樊笼,杀出一片血红天地。

    小老七,很像当年的他

    永嘉帝的瞳孔聚成一线,凝聚在七皇子身上。

    他正值盛年,四十岁,沉稳睿智,年富力强。

    小老七今年只有七岁。

    二十年后,他六十岁,花甲之年,有心无力,而那时的小老七,二十七岁,生龙活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小八和小九那时也都是二十出头,正是能给皇兄出力的年纪。

    是的,这才是他需要的新君,而不是在他四十岁时,就想着代替他坐上龙椅的太子。

    永嘉帝的目光再次落在赵廷珞身上,十岁稚子,挺立如松。

    二十年后,赵廷珞三十岁。

    永嘉帝垂下眸子,好吧,就让福王府捡个便宜吧,这辅佐新君的功劳,就给了福王府吧。

    皇后一直在留意永嘉帝的神情,见他的目光在七皇子身上停留许久,皇后心中有了成算。

    她对身边的嬷嬷使个眼色,那嬷嬷快步走到那名乳娘面前:“没眼色的东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出去!”

    说完,嬷嬷一把抱起还跪在地上的七皇子,走到皇后面前。

    皇后伸手摸摸七皇子的脑袋,指指赵廷珞兄弟,说道:“小老七,你不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吗?那就去吧。小珞,看好小老七和你弟弟,不可让他们磕着碰着。”

    云淡风轻的几句话,便把刚刚的针锋相对一带而过。

    赵廷珞又变成那个爱玩爱闹的孩子,他笑嘻嘻地把七皇子拉过来,一手牵着七皇子,一手牵着小宝,对永嘉帝和皇后说道:“皇上伯伯,皇后娘娘,我带七殿下去玩啦。”

    皇后对嬷嬷说道:“你让人往福王府多送些糖果点心,可怜见儿的,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宫里的点心呢。”

    宗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时节》 210-220(第7/18页)

    子弟,哪怕是不受宠的,逢年过节也能吃到几块宫里赏的点心。

    永嘉帝闻言,对身边的老太监说道:“等回宫你替朕挑几样东西,赏给这孩子。”

    老太监忙道:“诺。”

    赵廷珞拉着小宝一起谢恩,又对孟太妃说道:“太妃娘娘,改天我能带弟弟去您那里要点心吃吗?”

    孟太妃笑着说道:“你这小没良心的,就像你没到我老婆子那里讨过点心一样。”

    话音未落,小宝便摇摇头:“不老,不是老婆子。”

    孟太妃怔了怔,佳宁长公主忙道:“看看我说的对吧,您哪里老了,小孩子不会说谎,他说您不老,那您就是不老。”

    孟太妃心情大好,皇帝皇后全都赏了,她当然也要赏。

    她看一眼身边的女使,女使从随身物事中取了一枚马上封侯的玉佩赏给小宝。

    孟太妃年长,平时出席这种场合,都会带点做赏赐的东西,这封玉佩一看就是用来赏给小辈的,虽然一看就是好玉,可也并不稀奇。

    永嘉帝生性多疑,孟太妃今天帮赵家兄弟说话,若是再赏个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物件,难免会令永嘉帝起疑,认为孟太妃在此之前便知道此事,因此才会有所准备,而现在的这枚玉佩,既不失礼又不过份,却是刚刚好。

    第215章 灯会(四)

    见帝后和孟太妃全都赏了,在场的其他宗室们便也纷纷给赏,乔贵妃、三位长公主、禄亲王,连同三皇子四皇子,以及几位有身份的嫔妃,就连那几位小皇子,也赏了花灯和玩具。

    这一番赏赐意味着小宝的身份得到了认可,虽然还没有圣旨,宗人府也还没有录名,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福王府的这位嫡次子,不仅认祖归宗,而且和他的哥哥一样,入了皇帝的眼。

    福王和福王世子则是如坐针毡,外面正在上演新的杂耍,最下面的人的双肩上各站着一人,而这两人的双肩上同样各站一人,令人惊奇的是,站在最下面的那人瘦瘦小小,看似手无缚鸡之力。

    皇后惊叹:“啊,这人能以一己之力扛起六人,莫非是大力士?”

    四皇子正在暗恨今晚被两个小孩子抢尽风头,现在听到皇后这样说,忙道:“母后过誉了,他不是什么大力士,这用的只是巧劲而已。”

    皇后恍然大悟,却仍是惊叹,又笑着对永嘉帝说道:“也不知道老四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奇人异士,当真是有些意思。”

    杂耍一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把戏,皇后娘娘出身富贵,做姑娘时便没有看过杂耍,而宫里的歌舞虽然精妙,可却从未演过杂耍,不仅是皇后和一众嫔妃,就连永嘉帝,也同样如此。

    因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