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出了事,我兜着
“好嘞,多谢掌柜。”张婉也清楚自己这身衣裳寒酸。
开门做生意,迎来送往,穿这她这样子确实不合时宜,也容易让客人看轻了铺子。
但她实在是没有別的衣裳,便只能厚着脸皮穿着来了。
等张婉换了衣裳出来,整个人看着瞬间精神了许多。谢槿欢满意的点点头,又仔细询问了一遍昨日教过的布料种类、价格、待客礼数等事项。
张婉显然回去下了苦功用心记过了,一一对答如流,甚至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
谢槿欢见状,彻底放下心来,将前铺的生意正式交托到她手上。
正要转身去后院,瞧见那个叫珠珠的小姑娘正乖巧地站在柜台角落,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四下张望,显得有些无聊,却又谨记娘亲的话,不敢乱跑。
谢槿欢蹲下身温声问她:“珠珠,想不想去后头院子裏玩儿?院子裏桌椅,还有棵小树,只要不去打扰两位哥哥做绣活,随便你怎麽玩儿都可以哦。”
珠珠眼神往后面瞟,脑袋却用力摇了摇,小手紧紧地抓住了母亲的衣角,乖巧的说:“不要,我要陪着阿娘。”
她这模样显然是心裏害怕,对陌生环境感到不安。
谢槿欢了然,便不再勉强,温和地笑了笑:“好,那珠珠就陪着娘亲。”
他起身对张婉点点头,便带着外婆瞿红莲往二楼走,为她收拾住的房间。
与此同时,镇东头的集市上正是人声鼎沸之时。
许家猪肉摊前围满了赶早市的妇人哥儿,生意极好。
许砚和许老爹父子俩配合默契,一人剁骨切肉,一个称重收钱,忙得不可开交。才不到一个时辰,一大板车的猪肉就卖得所剩无几。
剩下的零碎肉和骨头之类的,一个人也忙活得过来,许砚没准备多留,洗了手便要离开,“爹,你自己看着点,我去一趟码头。”
许老爹连连摆手,“去吧去吧,正事要紧,这儿有我呢。”
许砚沿着街道向码头快步而去,很快到了地方。
桃乡镇的码头占地颇大,依托着奔流不息的顺天河而建,岸边有长长的木制栈桥深入河道,以便大型货船停靠。
放眼望去,河面开阔,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岸边停靠着五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岸边矗立着不少仓库和货栈,但许多建筑看上去已有些年头,木质结构显出风吹日晒的深褐色,看着有些破败。
装卸货物的区域人声鼎沸,苦力们喊着号子,扛着沉重的麻袋和木箱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许砚对此地并不陌生,他曾在此干过一段时间活,对这裏的每一个泊位、每一处货场都了然于心。
他目不斜视,径直走向岸边那一排相对齐整的瓦房,那裏是码头管理的核心区域,也是杨怀成大人临时办公之所。
他刚一靠近,两名身着皂隶公服的守卫便上前一步,伸手拦住了他。
语气带着公门中人特有的审视:“站住!干什麽的?此处闲人免进!”
许砚从怀中掏出那枚玉佩,递到对方面前,声音沉稳:“劳烦通禀杨大人,故人许砚,依约前来拜访。”
“许砚?”
听到这个名字,两人都是愣了一下。
杨大人刚到的第一天,就吩咐下来,若有叫这个名字的人找,一定要带人来见。
何况眼前人虽衣着朴素,但身姿挺拔,气度沉稳,不似寻常百姓,他们不敢怠慢,语气缓和了许多:“你在此稍候,我这就进去通传。”
没过多久,那名守卫便快步返回,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宽袍大袖的体面人。
那人一见到许砚,立刻拱手笑道:“许壮士,大人正盼着您呢,快请随我来。”
许砚微微颔首,跟着这人穿过一道黑漆木门,在一处很是宽敞的厢房门前停下。
“许壮士,请进。”
许砚颔首,推门而入。
只见杨怀成此刻正伏案查看一卷厚厚的账册,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胸前衣襟微微鼓起,显然伤口还未痊愈。
但精神看起来比上次好了许多,见到许砚进来,他眼中立刻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伸手一指屋內的椅子:“许兄弟,你终于来了,快快请坐!”
许砚依言在凳子上坐下,开门见山道:“杨大人,上次所言之事,许某回去慎重考虑过了,承蒙大人看得起,这码头管事的差事,我接了。”
“好!好啊!”杨怀成闻言大喜过望,激动得一拍桌子,却因牵动了伤口,忍不住咳嗽了好几声。
他脸上却满是欣慰的笑容,“许兄弟肯来助我,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你放心,待遇按上次说的办,绝无虚言!”
杨怀成心裏激动,放下便与详细说了日后章程。
他不但要收回码头的权利,还打算将码头重建一番,修建总关口,按着朝廷立下来的规矩,征收过路费、停泊费、税费等相关费用。
许砚听得认真,一一记下,时不时还能给出一点建议,这让杨怀成更加赞赏不已。
即将结束时,忽听外面广场上传来一阵巨大的喧哗吵闹声。
其间夹杂着厉声呵斥和东西被推倒的巨响,动静远比平时的嘈杂要猛烈得多。
一个差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大人,不好了!陈家和魏家的人又来了!”
“他带了好些人,堵在关口那裏不肯按新规交费,还嚷嚷着要见您!王管事他们快要拦不住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