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8  谈恋爱不如练花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陆酉面前跟个巨人似的。

    以陆酉的海拔,得费力地仰起脑袋才能瞅得见他的脸,她牵着谢云君的手,认真回答:“我们是练双人的。”

    张柏小小地失望了一下:“我还以为是我们的小师弟小师妹,果然还是没有人喜欢冰舞吗!冰舞哪里不好了,一不用跳跃二没有过肩的托举,可恶,冰舞究竟何时能够崛起!”

    他的女伴关笑璇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谈冰舞崛起之前,你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你的艺术表现力为何如此拉胯?”

    张柏立刻做了个给嘴巴拉拉链的动作。

    “行了行了,都给我训练去,一万米三十五分钟,但凡有一个人跑不完就全队再加十圈,”秦思宇眼看晨跑的局面就要走偏,赶紧吹了吹哨,“动起来!都跑起来了啊——陆酉谢云君,你们先试着跟队伍一起。”

    念在两个孩子刚加入省队,秦思宇放宽了要求:“尽力跑完吧,实在不行不要勉强自己,安全第一。”

    口哨一响,花滑队的人也不敢再聊天了,纷纷一股脑地蹿了出去,谢云君也牵着陆酉加入队伍,两人吊在队伍的最末尾。

    起先秦思宇还担心两个孩子以前没有过这么大的训练量,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要是跑不下来,他今天就网开一面,先不惩罚他们了。

    然后秦思宇就发现自己有点想多了,十几圈下来,陆酉和谢云君虽然一直都只在队伍的最后面,但却一直没掉过队。

    而且谢云君明显是有余力的,只是留在了队伍最后陪着自己的小女伴一起跑。

    说到底这还得归功于陆听讼平时对二人的训练模式,陆听讼自己就是国家队出生身,对职业训练强度了如指掌,从陆酉和谢云君搭档那天开始,陆听讼就以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要求两人了。

    小时候陆酉被练哭好几次,有一次体能训练之后还发了一天一夜的高烧,给梁婕和陆世安心疼得不行,一度想让陆酉放弃滑冰。

    最后还是陆听讼一句“酉酉要是不滑了,那就要帮小君找别的女伴了”,让陆酉直接从病床上跳了起来,说什么都不许谢云君找别人,她要继续做谢云君的女伴。

    长跑快结束的时候,最后几百米陆酉稍微有点晃,是被谢云君扶着跑过终点的。

    关笑璇和张柏是冰舞组合,体力不比单人滑选手,精疲力尽地跑到终点时也没比陆酉和谢云君快上多少,关笑璇撑着膝盖,看着最后整个人挂在谢云君身上的陆酉,忍不住感叹:“真好啊,想当年我刚进省队的时候,也是跑一万米,张柏就知道在前面冲冲冲,跟个斗牛似的,我都跑吐了他还在力争第一。”

    张柏挠挠头,走过去让女伴扶着自己休息,完全不记得有过这回事。

    陆酉被谢云君托着歇了一会儿,很快就缓了过来,紧接着又做了一组高抬腿加小跳加踢腿、最后又来了一组波比跳以及其他一系列训练,放松完肌肉之后,花样滑冰队的晨练才算结束。

    因为他们还没有正式加入省队,属于三无人士,秦思宇拿着自己的饭卡去食堂帮陆酉和谢云君刷了早餐,省队的食堂是自助式的,秦思宇拿完食物一转头,就看到陆酉一脸苦仇大恨地盯着餐盘。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食堂没有她最爱吃的奶黄包。

    了解了缘由的秦思宇哭笑不得:“那你以后可都没有奶黄包吃了,那个热量太高,我们食堂从来不做,而且加入省队之后,对外食的要求也很严格,我们一般都不会在外面乱吃东西。”

    陆酉:“……”

    她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到最后,陆酉只在谢云君的劝说下嗦了一碗清汤面,消化了半个小时,两人做完陆地训练,正式上冰。

    “酉酉小君,你们先找一下冰感,做10个一组的3T,”陆听讼在挡板外喊到,“做完之后休息一下,然后给姜教看一下你们的捻转和抛跳。”

    T跳作为最简单的点冰跳跃,对目前的陆酉和谢云君来说做起来就跟过家家似的,两人手拉手绕着冰场滑行了一圈,当滑行轨迹到姜洋跟前时,动作整齐划一地转三滑入,抬起左腿,刀齿点冰,起跳!

    屈膝缓冲,刀刃落冰,拧身点冰,再起跳。

    细碎的冰雾气绽开,两人的冰刀几乎是同一时间落下,刀刃在冰面上刮出一个流畅的大圆。

    3T3T结束,压刃滑到冰场的另一头,二人又是一个同步率极高的33连跳,远度惊人,初步估计也得有个九到十米的样子了。

    姜洋和秦思宇都忍不住露出赞许的神色,不只是为这个漂亮的跳跃,也是为两个孩子的默契感到惊叹,要知道,现在可是没有任何配乐辅助的,而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两人在刚刚在起跳之前并未有过任何交流,却依然能够保证与比赛时不相上下的同步率。

    同步性这项指标,在双人滑里不可谓不重要。

    “这两个孩子搭档有多久了?”姜洋有些好奇地问陆听讼,“司南和徐震搭档了五年,互相之间的配合也未必就比他们两个人默契。”

    陆听讼回答:“两年多了,前天酉酉刚过完14岁的生日,这么算起来两人搭档快三年了。”

    秦思宇有点意外:“居然才三年?”

    姜洋的注意力却不在年限上面,他敏锐地注意到了“陆酉前天刚过完生日”这条信息,如果是这么算下来,陆酉的生日就是在6月27日,正好卡在了国际滑联规定年龄关——7月1日之前。

    这个绝佳的生日要是放在女单,教练团一定都要感动哭了。

    按照国际滑联的规定,选手参加成年组的比赛,必须要在当年7月1日前年满15周岁,这就意味着选手要是在七月前出生,就会比后半年出生的人提前一年升上成年组,而女单选手因为花期短,巅峰年龄一般就是15到18岁之间,二十几岁还在征战的女单都可以称自己一声老将了,所以女单对年龄的追求是近乎苛刻的,能提前一年升组,对于很多选手来说是出成绩的绝佳机遇。

    双人滑这边对技术难度的要求不是那么极致,因此选手的巅峰期会比女单更晚,虽然陆酉的年龄正好卡在六月底,但按照目前国内成年组两组老将的状态来看,他们起码还能再战两个赛季,姜洋倒是不急着让青年组的小选手们升上去。

    ——毕竟双人滑成年组不乏快三十岁了却锋芒依旧的老将,孩子们年纪又小,要是升上去顶不住老将带来的压力,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在国内的T0T1退役之前,他们还是多留在青年组历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