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85  清穿皇六子的造作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礽一愣一愣的,压根插不上话。

    眼瞅着话题已经从整顿八旗军歪到了如何丰富军营生活,胤礽回神手动合上了自己的下巴,倒了一杯茶滩着。今天见识到了六弟的另一面,不错不错。

    “诶,其实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搞一些军事报。”怕二哥和皇阿玛不理解报纸,胤祚还解释成他们能理解的形势:“就是会登记谁谁谁什么项目名次的荣耀榜还有一些军营里的奇人奇事、好人好事和...”胤祚说嗨了,也没发现话题歪了。

    他忘了这是封建时代,文化普及程度很低,军营里都是些大老粗,识字的都没几个,更不用说写了,军事报搞了也是给瞎子看。

    然而不管胤祚说得有多离谱,能不能实现,康熙都很听得很认真,他从胤祚的述说中一点一点的挖出着自己想要的。

    胤祚还在滔滔不绝,说到某一时刻突然咳嗽起来,胤礽把早就滩凉的茶水递过去。

    “咳,别说,还真渴了。”胤祚咽了口唾沫,接过来吨吨吨的干了。

    “啊,爽快!”

    “接着说。”康熙又给他续上一杯,催促道。

    胤祚两手一摊,无辜道:“说完啦。”

    他已经说很多了,肚子里的存货总要一点一点的放嘛,他走的是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康熙缓慢的笑了,没有深究,转过头询问胤礽的看法。“胤礽觉得小六说的话怎么样?”

    胤礽态度只有一个字——夸!

    “六弟的想法总是天马流星能给人以新的启发,且总能另辟蹊径,这非常人能办到,孤很佩服。”

    康熙哂然一笑,好吧,他早该想到胤礽会说什么。毕竟说起对胤祚的宠溺,胤礽比他过之而无不及。康熙摇摇头,驱赶道:“行了,朕心里有数了,你们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

    等两个儿子一走,康熙起身来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纸。梁九功不愧是跟了康熙十几年的人,已经在那儿磨墨了。

    康熙笔走游龙,都不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夺。他保留了胤祚说的大框架,既三军混合再分阵营,还有胤祚说的常去军营走走,在军营里放置自己的头像和话语等等...此举拉拢人心,深得他心。

    不过三军混合只能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将三军集合,然后一点点打散重组。

    还有两军阵营对抗赛的项目、奖赏、地点和流程等等一系列都需要完善,康熙一边想一边写,把胤祚的建议一一丰富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可行的计划。

    出了房间胤礽也不端着了,抱着胤祚的脑袋左瞧右瞧,直白的夸赞道:“哎呀,我们小六这个脑袋啊,可真令人稀罕。”

    “只有脑袋吗?”胤祚双手环胸,一副很不爽的样子。

    “哈哈,我们小六整个人都让人稀罕。”

    “那是!”胤祚毫不谦虚的认了。

    “哈哈哈哈...”胤礽大笑起来,畅快的笑声传出老远。很神奇,只是跟六弟说了会话,近几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房间内康熙停下笔,又看了一遍自己的计划满意的点点头。过了会儿又叹了气,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他要先想办法撤掉原来的八旗都统,然后换上可信任的人,人选最好是他的孩子们。

    但是他的孩子们还小,最大的胤褆也才18岁,等他们长大些。等其他儿子都成长起来了,才是这个计划执行的最好时机。

    想到福全那边送过来的消息,康熙失望的摇摇头。大好的形势居然让噶尔丹跑了,他这个皇兄终究过于中庸,小事还好但难堪大用。

    唉,孩子们快快长大吧,往后的大清还需要你们守护啊。

    57. 标题上来 旁白:一对怅然若失的父子相……

    时光荏苒, 自从过了十岁生辰胤祚感觉跟坐了时光加速器一样,咻的一下就到了十五岁。今天是他的十五岁生辰,各个阿哥齐聚一堂。明日他就是十六岁, 胤祚呆呆的坐在座位上, 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可把我们的大忙人给逮到了。”胤祺哥俩好的揽着胤祚的肩膀, 把他推到皇子专坐的那一桌。

    “哟, 六哥这是怎么了,回神啦, 回神啦。”九阿哥胤禟伸手在胤祚面前晃悠着。

    “我怎么就十五岁了呢?”胤祚满脸空白,梦呓般的轻飘飘的说:“我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 怎么就十五了呢?”

    胤祚现在有种人到中年(bushi)一事无成的错觉。

    “什么?你还没干什么?你是失忆了吗?你要是什么都没干, 那将我们这些兄弟置于何地?。”胤祺脸都绿了, 他觉得六弟在骂人,快看看你的这些哥哥弟弟吧, 我们这些兄弟才叫什么都没干好吗!

    胤祚这话说的, 跟他不对盘的胤祉都笑了,“需要这些兄弟来帮你回忆回忆你都做了那些事么?咱们的六贝勒爷兼火器营翼长兼工部侍郎大人。”

    胤禛轻笑一声,拍拍胤祚额头, “你这话说得确实有点过于讨打了。”

    胤祚摸摸额头, 孩子气的鼓起嘴嘟囔着。回想这几年他确实做了不少事,比如水泥的出现。

    当初胤礽提议混合三军的时候他就想到了, 举办比赛是要花钱的。且如果这次比赛举办得效果很好,那必然会成为固定项目,就像后世的奥运会。

    这不是一笔小的支出,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大清国库禁不起消耗。况且皇阿玛对钢铁很看重,准备量产但没有相应的机器, 钢铁产量慢且低,成本自然就高了。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钱,所以胤祚把水泥弄出来了,他坚信要想富,先修路。

    水泥制作简单,原材料充足。胤祚都后悔没早点把它弄出来。

    交通通了,很多事都变得容易起来,不说别的,就说军情这方面。战争中情报尤为重要,而情报拼的就是时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