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成化十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唐泛所料,的确是用来藏人的,而且不是为了行刺,而是准备趁着太子出行期间,用假太子换真太子,等崇真万寿宫一行归来之后,东宫那位实际上就换了人了。

    假太子也是他们精心挑选的,容貌原本就与真太子有七八分相似,然后再加上易容调整,做到十足神似并没有问题,除此之外,宫中还会派人专门教导其言行举止,模仿太子平日的起居习惯,应对用语等等,只要一回去就借由生病来掩饰,估计连太子身边的崔永也认不出来。

    万党等人的想法是:鉴于很难在真太子上做手脚,但假如有假太子在手,能够操控的余地就多多了。他们可以让假太子重病不起,又或遇到意外致残,届时为了皇位传承,皇帝必然需要重新考虑储君人选,到时候朝臣也无法反对。

    但这个计划最终被万党的盟友,司礼监掌印梁芳否决了。

    因为他觉得这样太过冒险,也很容易出差错,万一被人察觉,就很容易全军覆没。

    而万安等人也担心会出事,所以不同意万通的计划。

    内部意见僵持不下,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正好当时太子从崇真万寿宫出来的时候下了一场雨,太子也淋了雨,他身体又孱弱,回去就生病了。

    于是万党索性中止了这个换太子的惊天冒险,万通听了梁芳的建议,转而打算从此处上寻找机会下手。

    这样虽然同样冒险,但总比换太子来得靠谱多了。

    所以太子回宫的时候,车驾下面那个凹槽,的确是躺了一位假太子的,只不过最后没有换成罢了。

    其中惊心动魄,千回百转之处,就不是唐泛和重庆公主等人能够猜到的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万贵妃又死了。

    正所谓千算万算,不如天算,虽然过程极尽曲折,但总算如了他们的意。

    万事俱备,一切只待大朝会上见分晓。

    不过太子虽然没有换成,那个假太子依旧是在的,所以万安才会有此一问。

    万通想了想道:“先藏着罢,等到太子真的被废之后再处置也不迟。”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白,万一太子又废不成,这个假太子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万安迟疑道:“假太子的存在,终究是个隐患……”

    万通似笑非笑:“元翁莫非是怕那假太子站出来告发我们,害你受牵连不成?放心罢,那人已经被我藏得妥妥当当,太子那边的人找不着的!”

    万安犹有疑虑:“隋州也领着锦衣卫……”

    万通怒极反笑:“隋州算是个什么东西,他在锦衣卫里还得听我的号令呢,我才是锦衣卫指挥使!”

    彭华连忙打圆场:“万老弟何必动气,元翁也是为了谨慎万全!”

    “元翁不必担心,他们就算猜出什么端倪,也没有真凭实据,根本掀不起风浪,只要后日顺利,就大功告成了!”

    万通也缓下语气,这种当口,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倚赖万安,他不能跟对方翻脸。

    虽然他也不喜欢万安这种总担心出事的怯懦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化十四年》 第149章(第3/3页)

    在他看来,这就是跟文官合作的坏处,他们总会成天瞻前顾后,担惊受怕,根本靠不住。

    还不如李孜省和继晓那种,做起事来反而胆大心黑多了。

    双方各退一步,万安略带歉意地笑了笑:“人老了,顾虑总比较多,万老弟不要介怀,我这也是怕功亏一篑!”

    万通哈哈一笑:“元翁言重了,陛下性情优柔,咱们都吃过这个亏,岂能有不担忧之理!草拟诏书的事情,不如就有劳元翁了?”

    他存了试探之意,万安却好像没有听懂,一反方才的犹豫,很痛快就答应下来。

    万通见状也就放下心了。

    众人离开万通家的时候,已经接近三更天了。

    上了轿子,万安的笑容和淡定一下子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面无表情。

    家人还没有睡下,孙子万弘璧正等着他回来。

    万家三代单传,万安的儿子万翼远在南京当官,孙子便与祖父祖母一起住。

    有什么事万安一般都不会避着孙子,也有借机教导他的意思。

    祖孙俩很亲近,万弘璧一眼就看出祖父情绪不高:“爷爷,是不是发生了何事?”

    万安看了他一眼,不愿在其他家人面前流露出异样:“你单独随我来书房。”

    一进书房,万安便难以再掩饰自己的心情,他整个肩膀几乎垮了下来,长长叹了口气。

    “爷爷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

    万弘璧吓了一大跳:“爷爷?”

    万安没有回答,反是问道:“你那些翰林院的同僚,是如何评价爷爷的?”

    见万弘璧支吾不语,万安苦笑一声:“你不说我也能猜得出来,无非是说我奸狡阴刻,只会奉承帝妃,贵为内阁首辅,却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对不对?”

    万弘璧道:“爷爷,您今儿到底是怎么了,为何去了一趟万家就……是不是万通那厮说了您什么?”

    万安摇摇头,继续自说自话:“其实我一直没有后悔过,各人有各人的道,像于节庵那样忠肝义胆,鞠躬尽瘁,最后又有什么好下场了,还不是先皇一句话就斩了?当时受过他恩惠的那些人,有谁为他说过一句话了?因为他保住了京城而免于兵灾的那些百姓,有谁为他说过一句话了?所以我不后悔,我不想像于节庵那样,临了临了也落不到一个好下场,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