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9章 法旨,祭亡醮  湿卵胎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889章 法旨,祭亡醮

    「玄坛宝阶,福地洞天。

    玄坛宝阶,岌岌欲抵罡风界;福地洞天,昭昭朗照月窟乡。

    两厢道子鸣法鼓,中央真人捧玉章。宣演《救苦经》,开说《定慧章》。

    扬幡三度尽飞符,谒天一番皆稽首。咒水泼洒,烛辉皎皎彻重霄;踏罡步斗,烟气巍巍贯空野。案前敬献三牲五谷,桌上供奉醴酒嘉粮。」

    群山寂寂,云气低垂。

    是日细雨靡靡,如烟如雾,笼罩千峰。

    福地主峰醮坛之上,但见皂旗垂列,素幡轻摇,一派清肃之象。

    坛设三层,依峰势而筑,顶层以玉砂铺就,环列八盏长明灯,灯焰凝而不摇,映得细砂生光;中层遍插百二十面灵幡经旗,旗幡以银丝绣天南星斗符籙,雨丝沾濡,隐约泛起微光;下层乃黄土夯实,环坛钉入七七四十九根桃木桩,桩头刻以秘文,桩尾入地三尺,以镇幽壤。

    巳时正,钟鸣五响。

    三峰一府中的诸真众道皆着玄冠素裳,按八卦方位肃立。

    坛中设供案,上置:山炉一尊,烟气袅袅,幻作龙蛇之形;青玉水盂一口,内盛甘露,水面浮七叶净莲;朱砂符牌三十六道,迭若宝塔;素绢亡册三卷,墨迹崭新。

    「为何不能再怀柔一点?」

    某张薄唇轻动,那是位于东南巽位上的某一位道士。

    他的声音只在巽位上回荡,在这处站满各家氏族子弟的地方上回荡,于一位又一位的耳畔回荡,当这道声音超出了巽位,便立刻收止。

    「上府明明可以和我们先通风,再于今日祭亡醮法上宣布改革的法旨,但是他们没有这麽做,执意要施以铁腕手段,以仇寇之法对待我们。诸位,我等准备好步这钱丶张丶米三家的后尘了吗?」

    巽位上,众人无动于衷,钱丶张丶米三家子弟面色难看。

    这时,两位上府弟子挤入巽位,一把揪住那位说话的道人,利落地缚住,提出了巽位,匆匆带离这里。

    从始至终,巽位之上无一位氏族子弟有异动,连眼神都不曾闪动,但是明显感觉到气氛紧张了,其馀乾丶坤丶坎丶离等方位上的道人们,注意力全在巽位上。

    这时,忽听磬音清越,太平掌教陆真君缓步登坛。

    其手持降魔扇,至案前立定,展亡册朗声诵咒,醮坛中层的灵幡经旗间,龙虎二翁丶玄盈上人丶离朱丶福鼎,及其下层八方道士应声而拜,齐诵经文。

    嗓音汇作洪流,穿透雨幕,回响于福地深山。

    此时雨势稍稠,如万缕银丝垂天而落,湿湿答答,在道人们身外隔开的元神之力上溅开,唯闻经声与雨声相和,恍若天籁低吟。

    「你们在怕什麽?」巽位上,又一张嘴唇动了起来,语气中带着颤音,不知是兴奋,还是恐惧,道:「我们和他们终有一战,何必在这里为他们的诵经超度。」

    在巽位上,回应他的都是一个个低垂素穆的表情,没有一个氏族子弟敢在这样的场合上回应他。

    「胡闹,到底是谁派他这麽做的?」

    巽位上,靠前的几位都是各家氏族的代表人物,他们彼此以元神沟通的问道。

    「可能是龙眉子,他自从被江叟龙公招婿,便一直在锦碧水府中修行,至今已有两百馀年,虽然久不曾归家,但是对于水盈观的薄家而言,一直是极尊极贵。」

    「大家莫乱猜忌,今日这祭亡斋醮上,龙眉子再怎麽对上府不满,也不可能安排人公然捣鬼。」

    「对了,米谷,你也是同龙眉子意气相投之人,该知道他在我们几家中,有着许多狂热簇拥,尤其是当下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这种狂热会发酵,也会四处传播」

    「闭嘴,我和他不熟。」

    「上官云,你今儿个怎魂不守舍。

    平日就属你最支持上府,可还是阻止不了山上对我们动刀。

    现在这个时候,上府肯定派人拉拢过你,别忘了你儿子在我家,你妹妹在薄家,你那老祖母在阳家,我们几家可都是互换过人质,来保证彼此联合稳固。」

    就在众人说话之时,一道从未出声的元神,于众人心间传去声音,「要是.要是这些人.这些人是上府以某种手段安插的呢!」

    「不可能。」

    一位氏族老元首断然否定道。

    「这里的声音绝对传不出巽位,我们不会容许这种事情,上府也必然清楚这一点,那他们这样做又有何意义,其馀方位上的人根本听不到这里的话,也激不起他们对我们氏族的」

    说到最后,几个人都反应过来。

    这可能是一次试探,试探氏族之人是否真的会纵容这种抵抗到底的言论。

    显然,他们这些为首的氏族首脑虽然害怕上府的铁腕手段,但还是只将巽位上的声音隔绝,没有阻止氏族内激进者的倾诉,这也是对上府的一种反抗方式——助长仇恨滋生。

    「别慌,我们」

    「拿下他。」有氏族首脑惊慌失色的指着「妖言惑众」的那位氏族子弟喊着,一瞬间许多人动了,七八双手扯住那人,捣碎了那人的嘴巴,这种骚动引起许多外人的围观。

    「真蠢!」

    上官云将头深深低下,心中暗道。

    「从陆真君到灵虚小圣,都是道强气冲之辈,如果只是单单一位,或许还让氏族子弟看到以极大代价换取上府妥协的曙光,可是这可是两位,两位传奇人物,两位超过自家祖宗成就的人物。

    这个时候,只要稍有些道行,稍稍明白真君和小圣诸多成就背后的份量,根本就狂热不起来,毕竟就义和送死的区别,大家还是分得清的。」

    巽位上的小插曲很快结束,肃穆沉重的气氛再次回归。

    诸真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