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清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处迷了心,怎么做,大家伙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不能给十二郎帮上忙,却也别给他扯后腿惹祸。”

    话落,牛车上陷入了沉默。

    族老们都在心中思量,这段时日,族人的确是张狂了些,有些话也不太好听,若不是孟重九提醒,众人也没当回事,如今想来的确是不妥。为长远打算,是该想想办法了。

    不知不觉间,牛车已到了县衙。

    族老们陆续下了车,同里的人忽然发现孟氏族人有些不同了。到底哪里不同,一时间却没人能说得清楚。

    身着七品公服的大令已在大堂等候,这让前来听诏的老人们受宠若惊。

    看到大令对孟氏族老的亲切的笑容,众人才明白怎么回事。暗地里嘀咕,谁让孟家屯出了个十二郎?当真是祖坟青烟了。

    一番寒暄之后,大令捧出诏书,堂下众人立刻肃穆听诏。

    除了宣布天子继位的消息,还有减免北平农税的诏令,这绝对是个意外之喜。

    老人们纷纷称颂天子仁慈,翻来覆去只有几句话,却比锦绣文章更能打动人心。

    听完诏令,大令亲自送老人们离开县衙。同时让衙役将备好的粮食布匹和酒肉搬上牛车。

    得知是天子的恩赏,老人们再次谢恩,面向京城方向拜了几拜,齐声高呼:“陛下恩德,慈爱庶民,万岁万万岁!”

    县衙文吏当即将此事记录下来,写到奏疏里递送入京,不单是对今上的颂扬,也是大令的政绩。

    大令得了好处,有肉吃,下边的人多少也能捞口汤喝。

    想起是孟氏族人带头向南而拜,文吏暗自点头,不怪孟家屯能得个从龙之功,出了个二等伯,有本事,会做人呐。

    回到屯子里,孟重九等族老立刻召集族人,宣告了诏令的内容,将恩赏的布匹粮肉分给了族人。

    十二郎每次给孟王氏送东西,都有部分是点名送给族老的,族人也时常能得些好处。老人们家中还有十二郎送回的好酒,这次带回来的酒肉量多,不若分给族人,让大家都沾些喜气。

    族人们兴高采烈的分了东西,孟重九和老人们又聚到一起商量一番,决定明日再召集族人,好生叮咛一番,把一些不好的苗头全都掐灭。

    “得了好处,再管不住一张嘴,给族里惹冒犯,就算撵出孟家屯也说不出二话!”

    “还有外边来攀亲的,不管是谁,先问清楚,不能随便往十二郎家里带。”

    “对!”

    族老们下决心整治族内的不安定因素,为此还修改了族规。孟清和事后才得知孟重九等人的动作,感叹之余,下了大力气提携族人,有天分,愿意读书和想要从军的全都重点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和》 第一百零四章(第4/1页)

    九月,新皇继位的诏令传至各府州县。

    孟重九等族老随着里长一同到县衙听诏。

    此时,宛平县大令贺银因守卫北平有功,已升调入京,原县丞升任县令,主簿以下各有恩赏。

    从小吏到捕快,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燕王得了天下,北平便是龙起之地。即便没有如贺大令一般升调入京,得了朝廷恩赏也是全族的脸面。往日被看不起的胥吏,在会两句之乎者也的黄口小儿跟前都要矮一截。

    如今,就算是秀才跟前也能挺止了腰板说话。

    咱可是得过朝廷恩赏的,一个酸丁算得了什么?

    要抖威风,先考上举人再说。

    族老们一路都在谈论从南京传回族中的消息,叹道孟清和,孟清江和孟虎,全都是赞不绝口,笑开了一脸的褶子。

    “听说五郎刚升了百户,还得了百亩的好田。”

    “四郎不是一样?若不是伤了胳膊,说不得还能往上走一走。”

    “咱孟家儿郎可是出息了,不说旁的屯子,里长到咱们跟前都要先摆出个笑模样。”

    “说到底,最出息的还是十二郎。”一名族老说道:“十二郎可是封了二等伯,能降等袭爵的,至少三代都是勋贵。孟家祖上多少代没出过这样的大官。”

    另一名族老压低了声音,“我听说有爵位还能廕叙族中子弟,以十二郎的官位,至少是个从七品。”

    “这么一说,若是有族中子弟被十二郎推举,至少得是个主簿,县丞都说不准?”

    “那是!”

    族老们越说越兴奋,引得同行的里长和其他屯子的老人们羡慕不已。

    瞧瞧人家,再看看自己。

    当初孟家屯在里中压根排不上号,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两个童生和一个秀才。

    现在呢?

    族中子弟出息,跟着当今天子打天下,得了从龙之功!

    二等伯,光听就了不得,升斗小民想都不敢想。还能直接让同族当官,当真是不能比啊。

    旁人羡慕嫉妒的眼光扫过来,孟氏族人更加得意,羡慕去吧,有能耐族里也出个十二郎?

    “若是广智还活着,见到十二郎这么出息得有多高兴?”

    “是啊,广智是个好的,八郎九郎也随了他,不想却被鞑子害了。好在十二郎出息,能撑起门户。”

    “别说一门一户,咱们一族能有今天也要多亏了十二郎。”

    “可不是。”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