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平时发言的人寥寥,今天却热闹非凡。林彻已经许久没看过这个群,忍不住点开,居然已经999+条新消息。然后就看到那个久违的名字突然冒出来给大家发红包,迅速引来一堆“谢谢苏总大包!”的回复。
然后有同学转发一则华金证券公众号新近发布的文章,标题是《场外衍生品投资:自营投资的未来》。其他同学很快便开始排队以整齐的句式“苏总威武!”恭喜他,显然这篇文章里有关于他的好消息。
林彻想假装看不到,又觉得这样未免太矫情,最终还是忍不住点开文章来看。原来华金新设证券衍生品投资部,这篇文章采访的正是该部门副经理苏唯暄。他在访谈中大谈对场外衍生品投资的看法,以及这个新部门的未来发展方向。
苏唯暄的硕士研究方向正是证券衍生品投资。当初在华金实习的时候,衍生品投资还只是华金投资部内部的一个分部,并未独立出来。但是华金作为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彻夜星辰》 20-30(第9/13页)
拿到衍生品一级操作牌照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头部券商之一,这几年对这一块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再配合相关政策的不断放开,这一品类的投资规模和收益水平都节节上升。苏唯暄当初就是看中这一发展趋势,选择加入华金。
最近几个月大市下挫,券商的常规自营业务普遍业绩不佳,但是衍生品投资业务的优势正好显现出来。因为越是在熊市,市场对结构化衍生品的需求就越大。华金的场外衍生品投资一定是充分抓住这次机会迅速发展起来,才能从投资部分割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而苏唯暄能够坐上这个新设部门的关键位置,一定是这场战役中发挥出核心作用,一战成名,怪不得他会如此心情大好地来给大家发红包。
更多的同学出来祝贺苏唯暄,这些赞誉和喝彩,无疑是他如今成功和地位的证明。人们似乎都很健忘,纵然苏唯暄当初凭借下作的手段倚靠权势上位,如今已经没有人会再记起,人们似乎只会对最后的赢家顶礼膜拜、歌功颂德。
林彻轻轻叹口气,内心深处的难过与失落却如同顽强的野草,破土而出,肆意生长。
在权势面前,两人走上不同的道路,如今不过才半年多,巨大的落差已摆在眼前。他在国内最好的券商、最核心的部门大展所长,而她却在富源的泥潭中与小人缠斗,无端内耗,如今更要另寻出路,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林彻退出同学群的界面,走到阳台上。冰凉的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深深地呼吸,直到清冷的气息深入肺腑,把原先的冤屈与不甘尽数排出,才感觉身心舒畅许多。
微信的提示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响起,打破了林彻的沉思,有新的消息进入,是江皓辰。
“南国春来早,给师妹拜个早年!”他的话语简单而真诚。
林彻沉吟片刻,简单答复:“师兄过年好!”
江皓辰的回复马上又过来了:“新的一年有什么计划吗?”
林彻明白,江皓辰这是在关心她对未来工作的打算。他知道她在富源必然待不下去,而且他既然开了这个口,如果她接着诉说未来的打算,他可能已经做好出手相助的准备。
她想了想,便回复道:“我计划,要活得比去年更好!”
潜台词是:谢谢你的关心,但是我还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
“那就祝你心想事成!”
江皓辰信息进来的一刻,恰好零点的钟声敲响,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宣告着农历新年的到来。在一片喧嚣声中,林彻扶着栏杆,仰望着夜空,然后用尽全力大声呼喊道:“新年好!要活得更好!”
第二十八章 伤逝
春节小长假转瞬即逝,假期的最后一天是年初八,也是周六,林彻选在这一天提前飞往京城,打算周日约薛青松和欧阳琪相聚下,周一便开始参加研讨会。
晚上她刚在招待所安顿好,手机便突然响起,是欧阳琪。
“林彻,晓东他,他去世了!”电话里传来欧阳琪呜咽的声音。
“什么?!”林彻下意识地问道,脑子里一片空白。晓东是林彻和欧阳琪本科时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在京城一家国有银行任职客户经理。林彻跟他已经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却突然传来这个噩耗。
“他前天在出租屋里烧炭自杀了,”欧阳琪说着,便啜泣起来,“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样?”
“自杀?怎么会这样?!”林彻心里一片震惊,难以接受。
第二天是周日,寒风刺骨,阴霾重重,下起小雪。林彻跟欧阳琪在城南的轻轨站汇合,然后一起坐上前往南郊的轻轨支线。前两天因为警方需要确认死因,所以一直封锁着晓东的出租屋,到今天才允许家属进入。所以大家约好一起到晓东的出租屋,陪晓东父母收拾遗物。
一路上,她俩都沉默着,各自回想晓东过去的样子。他性格腼腆,不善言辞,在他们这个高考状元云集的班里并不耀眼,却待人友善真诚。他常年要打工帮补学费,但是每次有募捐活动,他一定会奉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他学习刻苦,从不逃课,笔记记得一丝不苟,每次期末复习,班里几乎人手一份他的笔记复印件。就是这么一个总是带着腼腆微笑的同学,怎么就突然走上绝路呢?他才二十六岁,生命之花才刚刚绽放。她俩想着想着便湿了眼眶,依偎在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
此时,青松发来消息,他已经陪着晓东父母到达出租屋。轻轨也快到南郊站,两人赶紧擦干眼泪,振作精神。翻开微信同学群,见群里正在发起募捐。发起的同学是晓东的老乡陈亮。他介绍说,晓东的父母都是东北一个小城市的国企职工,十多年前就双双下岗,之后靠经营一个煎饼果子的小摊维持生计,生活一直非常艰难。家里只有晓东一个孩子,父母节衣缩食甚至借债供晓东读书。晓东非常争气,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京城大学,毕业后也顺利留京,父母本以为终于能过上好日子,谁知晓东却突然离世,还留下不少债务。陈亮呼吁大家慷慨捐助,帮助晓东父母渡过难关。
看到这里,林彻不敢相信:“晓东怎么会欠下债务?”她印象中的晓东,腼腆害羞,老实本分,一定不会沾染上赌博之类的恶习。
“听青松说,晓东这两年炒股炒得很凶,去年年底股市大跌的时候他找青松想找门路加杠杆,青松劝他,他没听进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炒股才欠下这些钱。”
“什么?!”林彻听说晓东卷进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