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也是想探探底,为北伐做打算。
“我说再给我两年,官家答应了。”
官家不但答应了纪延朗,还任命他为银州知州,在新骑军保障一人双马后,继续扩充招募。
知州是一地主官,不能只管军事,纪延朗又请亲朋好友引荐几位懂民生的幕僚,还特意写信给岳父方承勋请教。
他本来想着岳父那边未必能赶在自己离京前回信,到时转送去银州也无妨,不料方承勋不但立时回信,还特意让方盈二表兄潘载丰亲自跑一趟,将信送到纪府。
潘载丰在祖父身边读了几年书,到底没能考取举人,方承勋去襄州后,就写信让他过去,给他在衙门里找了个差使。
“岳父给我荐了一个在开封府做过书吏的,明日二表兄就带他来。”纪延朗见过潘载丰后,回房告诉方盈,“二表兄说,此人我们还见过。”
方盈惊讶:“我们?在何处见过?”她怎么不记得?
纪延朗笑道:“在街上。”见方盈还是满脸疑惑,他接着说,“就是那年太子殿下刚掌理开封府,岳父一家搬进新宅之后,想给方盛寻蒙师,我们在街上不是偶遇二表兄,他身旁还有一位同伴……”
“啊,”方盈想起来了,“就是那个乡音很重的举子,他还想让人家去给方盛开蒙。”
“对,叫罗亚之。”纪延朗也是从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夫君死而复生了》 【全文完】(第2/2页)
音这一点想起来的,当时他们还玩笑说方盛会学人说话。
“他后来考取了开封府书吏,岳父说此人经过几年历练,颇通实务,只是在开封府没有机会升迁,如今又迁都了,他想谋个更好的去处。”
方盈问:“怎么不考进士了?”
“开封府公务繁忙,学业放下几年,很难再捡起来。”
也对,而且去年春闱后,进士科已经改为三年一试,王琦都还没有考中,想到王琦,方盈忽然想起还有些东西要给方荃。
去年王家觉着既然三年后才能再考,不如趁早
让王琦和方荃完婚,方承勋没有异议,于是去年十一月两家便办了喜事,纪延朗都没能喝上喜酒。
方盈这几日收拾行装,攒了一些自己用不上、要给方荃的首饰衣料,准备一道送过去,这会儿想起来,她又找了两本书,连同重新编纂过的孕中杂记,一起放进去,让人明日就送去王家。
该嘱咐方荃的话,前几日他们小夫妻来拜年的时候,方盈已经嘱咐过了,万一方荃有事,除了纪府,还可以找楚音,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周从善也特意让楚音来见方盈,传话说:“娘娘舍不得您去吃苦,但也知道必是您自己想去,不然纪夫人就先拦着了。”
“姐姐替我回娘娘,就说我在这富贵锦绣里过腻了,想出去瞧瞧。”方盈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左右就算在京,也见不着娘娘的面。”
周从善是太子妃,方盈现在虽已有了诰命,但也没有皇后在位,外命妇去见太子妃的道理。而且周国舅已起复回京,无论周从善还是冯家,都没有什么事非得她来帮衬了。
她从小见惯离别,此时对好友、妯娌,甚至王氏和冯容两位,都还能从容应对,但鸿儿毕竟虚岁才七岁,虽然很高兴能跟着爹爹去赴任,却还是舍不得祖母和姐妹们。
方盈告诉她,等他们一家到了银州,她可以给祖母和姐妹们写信,而且他们这一去,也就两三年就回来了。
鸿儿不知两三年是多久,方盈指着鹮儿说:“跟鹮儿的年岁差不多,你算算和他见面有多久了?”
鹮儿伸出三个指头:“鹮儿三岁了。”
年节里总被问几岁,这孩子已经可以随时随地伸出三根手指,对答如流。
鸿儿看看这个弟弟,觉着好像不是很久,又问娘亲,去了银州没有冯先生,她是不是就不上学了。
“没有冯先生,娘教你好不好?”
鸿儿高兴起来:“真的吗?”
“真的。”方盈伸出小指头,跟女儿拉勾盖章。
旁边鹮儿也跟着伸出小指,慢悠悠说:“鹮儿也要。”
“你要什么?”鸿儿问他,“要拉勾,还是要上学?”
鹮儿先说:“要拉勾,”顿了顿,又说,“也要上学。”
“好,娘也教鹮儿。”方盈笑着也跟他拉了拉小指头。
纪延朗正好这时进来,见状便问:“娘三个商量什么呢?”
“娘要教我和弟弟读书。”鸿儿率先答道。
“是吗?那你们两个可要好好用功,别到时候哭着来找爹爹。”纪延朗逗了孩子们两句,才问方盈行装可都收拾好了。
“差不多了,剩下就是随身日用之物,定了哪日启程了?”
纪延朗道:“十六日,过完上元节就走。”
“好。”方盈应了一声,又问,“你跟娘说了吗?”
“说了。”
“娘没说什么?”
“叫我路上别太赶,别累着你们。”
方盈略微放心,自从定了她要随纪延朗赴任,她就一直担心李氏会开口把鹮儿留下来——不是她多思多虑,早有人回报她,说夫人身边嬷嬷看夫人担忧,曾劝说夫人把十郎留在身边。
但李氏一直没有开这个口,直到他们在府中过完上元节,第二日拜别母亲,李氏也没有提过半句要把鹮儿留下的话。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