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第六十三章 疯子  臣妻乃是长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锦盒。

    一个眼神,无需过多解释,楚宗郁察言观色地将锦盒放到案上。

    “这是殿下您要的东西。”

    灵巧的指尖解开系在锦盒上的丝带,楚宗郁小心翼翼地打开那方方正正的盒子——那医官的头颅正置于盒内柔软的丝绸垫子之上。

    鲜血的腥味扑面而来,那医官临死前面目狰狞僵硬,昔日活生生的头颅被强行拔去头发,徒留满头皮的鲜血淋漓。除此她还被生挖去明眸、拔去皓齿,远远望去,令人毛骨悚然。

    李安衾打量起对面那人波澜不惊的神情,心下兴奋地想象如果是小陆郎中,不知那惯常斯文的君子是否会面露惊恐,就像在床上为自己露出沉沦之色一般。

    她渴望看到端方君子失控的场面。

    “不够。”

    公主殿下清冷平静的声音听得楚宗郁心中为之一颤。

    就像当年的高祖皇帝,那个让青天台的意象从亡国到兴国的女人,她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与秦皇汉武那些千古一帝们一样,疯狂地迷恋上求仙问道,其热衷程度和当年的北梁神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量服用五石散,宠信弄虚作假的巫师,劳民伤财筑仙台,甚至开始食用人肉。

    就是十三年前的今天,那个垂垂老矣的帝王在他汇报工作时吃完了整整一盘的熟人肉,当时她也是说:

    “不够。”

    思绪回过神来,他面色平静地看着长公主殿下取来朱砂与狼毫笔。

    轻点朱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65、第六十三章 疯子(第2/2页)

    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眉眼与高祖有三四分相似的女人,专注地在那个头颅的额头上写下娟秀的楷书: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来煎人寿。

    “把锦盒封好,寄与皇兄。”

    李安衾放下笔,饶有兴致地欣赏自己的作品。

    楚宗郁垂下眼帘。

    “喏。”

    楚梁皇室和李晋皇室本质上其实差不多。

    都是一群疯子为伍罢了。

    .

    景升十一年,吴中大灾,旱情严重,粮食歉收,吴中百姓流离失所。对此,远赴吴中赈灾的李安衾当机立断,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时人赞誉“荒政奇略,多出公主”,因而后人评价长清公主李安衾在此次事件中“由此观之,长清有善治之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可以用在任何一项政治行动中,故而到达杭州后李安衾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定民心。

    她早传急信,要求杭州刺史盯住州牧钟器恩,先莫杀暴动起义的农民们。车队到达杭州,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换上寻常人家的普通衣物,亲自前往监狱探望此次农民起义的首领。

    倾听总是沟通最好的方法。见到长公主如此谦恭地慰问他们的困境,将死之人哪怕先前对于寻欢作乐的王孙贵族们有再多的怨恨,此刻也化成了倾吐心声的欲望。

    他们声泪俱下地同长公主控诉地主与官员狼狈为奸,为祸一方。李安衾心中暗暗记下他们提及的几个名字。而后命随行暗卫看管好他们,待回到杭州府与陆询舟等人汇合,几人一同熬夜从那几个名字开始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几日内在杭州府的历岁文书中扒出了一条官员地主勾结的犯罪网。

    李安衾办事雷厉风行,当天人证物证俱齐后,便立马派遣护卫擒拿涉案人员。州牧钟器恩一看这架势,哪敢说什么,生怕贪污了点钱的自己也被牵连。

    次日宣布午门游街,参与起义的农民一律砍头处理。然而李安衾向来洞悉人心,于杭州的午门台上,她恭恭敬敬地敬了各位起义农民一碗酒,十分悲伤惋惜道:

    “诸位郎君娘子起义是迫不得已,先是天下之义举,然后是国有国法,可怜本宫无法将仁义彻底凌驾于法律之上。”

    美人垂泪,我见犹怜,街上围观砍头的百姓们还真的被煽起了惋惜之情。但随后李安衾话锋一转。

    “但是遥想当年,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太子犯了法,于是割下太傅的鼻子来赎罪;魏太祖[一]禁止战马踩踏百姓的田亩,违者一律斩杀,然而太祖的战马误踩了良田,于是其割发代斩。”

    “如今,本宫愿意效仿古人,杀掉使你们反抗压迫的恶人和被迫起义首领来代罪,剩下的人——便回去吧。”

    那日之后,李安衾的义举在杭州流传开来,十日之后便迅速在吴中地区广为流传。

    一举得民心,莫过于此。

    而由于吴中旱灾之初各地刺史纷纷上报朝廷,请求蠲免其余租税,故而得到朝廷应允,最后只用交三之有一的份额。

    抓住这一点,李安衾一鼓作气,和随行官员们发动商贾捐钱,对于捐钱达到一定数量者给予嘉奖,并允诺回京之后统一上书为其赐下五品爵位[二]。同时为了避免灾荒年间的社会动荡,李安衾先是发放了那十万石的粮食,接着启动各地的含嘉仓,又奏请启用各地军队的军备储粮。

    启用军备储粮的奏折传到了长安,李玱看完后险些将折子从手中跌下。他的好皇妹这是在将把柄露给他看吗?启用军备储量,万一再有地方发生暴动,而军队镇压不下,她李安衾该当何罪?

    但他最后还是苦笑着,批了“允”字。

    好皇妹就是料定了他的心思。

    毕竟他们李家人再怎么疯脑子也是清醒的,历史上那些皇族争权夺利,哪有高瞻远瞩的样子,他李玱做什么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