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豪商·女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荷香满湖时,还不吵死?

    耳畔满是聒噪之声,造景却并不比前一座好太多,明月走了几处,便渐渐没了兴致,一扭头,就见张六郎用一种“瞧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豪商·女强》 70-80(第8/19页)

    我说什么来着”的眼神看着她。

    明月也不矫情了,“既如此,你替我去讲价,也不急在这一天两天的,我还要挑各样天气来瞧瞧。”

    “这个自然,”想想即将到手的银子,张六郎便乐得合不拢嘴,“那咱们回?您家去歇一日,后日咱们再去挑人。”——

    作者有话说:18:00二更!并不单纯买新房哈,都有用,后面都有用!

    【注】园林价格是我查过史料之后综合历史上各大园林的面积和当时买家的出价得出的,经得起查证。其中园林面积数据好找,但是私人买卖的成交价极少流传于世。著名的园林沧浪亭面积约1.08公顷,约合15亩,始建于五代时期,后被宋代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了大量的繁重的修缮【装修过的人都知道,装修砸进去的钱未必低于房价】。宋代初期官方约定一贯折银一两,也就是说,宋代一座十五亩的破败园林市价四万两左右,装修整齐的话价格翻番很正常,照八万两吧。本文中张六郎向明月推荐的小园林只有8亩多,但修缮精致、常年养护,四万多两还是很说得通的。

    PS,北宋时期西湖就已经很有名了,周遭园林遍布,但确实没有后世那么人挤人。比较出名的什么“西湖十景”是南宋定的,“西湖十八景”更是明清时期才有的。

    第75章

    卖家有心卖,明月有心买,买卖先就成了八分,剩下的只是你来我往拉扯价钱罢了。

    前任房主早已搬离本地,日后也赚不到她家的钱,眼下张六郎自然偏向现成的财主明月,私下向她保证一定拿下,明月便先往人牙子处挑了几个人。

    因最终价钱尚未谈成,张六郎便提议先将人放到城中专门调理人的嬷嬷那里去,“牙行只管卖人,却不精于调理人,那些嬷嬷都是大户人家放出来的,又有几分见识。如今有了年纪,身子却还硬朗,在家闲着无聊,便出来替人调/教下人,教导些场面上的说话行事,练些场面的眉眼高低,回头您再使唤也容易上手。”

    主人自己讲究的只是暴发户、土财主,真正有底气的看的是仆人,舍得在仆人身上费心的,那才是真有底蕴。

    一个精明干练、进退有度的仆人,可比什么香车宝马体面多了。

    还能这样?明月大为震惊。

    果然只要有足够多的银子,生活就会很轻松。

    等挑完人,扬州那边也回了信,说请明月过去谈。

    明月也不拖拉,带着苏小郎就往扬州去,对方果然有些倨傲。

    负责接待的是个管事,看了明月列的清单后,便了然笑道:“是做霞染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明月心里一个激灵。

    到底是哪里走漏了风声?

    不等明月琢磨如何开口,却听那管事胸有成竹道:“自去岁始,霞染风靡,屡禁不止,各地多有染坊效仿,江老板不必瞒我。”

    明月:“……啊,真是瞒不过您。”

    您可真是慧眼如炬。

    那管事得意一笑,“买卖你情我愿,只要钱货两讫,自无不可。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纵然来日染不好,出了这个门,再没有退的道理。”

    各地效仿霞染的多着呢,可有几个成的?当初满腔雄心壮志买回去的染料,几乎都砸在手里,还有硬着头皮折价再退回来的,他都见多了。

    这位江老板年纪轻轻,胃口却大,头回打交道,各色染料就要上百斤,可不是小数目,别回头赔掉了裤子跑来哭。

    话糙理不糙,明月满口应下,一问价钱,眉头紧蹙,“上回托张六郎相问时,似乎不是这个数。”

    那管事也不废话,只叫伙计拿上一个小包袱来,往明月跟前打开,却是一色的小木牌。

    明月t认得这木牌,多是各行铺子里挂的价钱牌子。

    比起最初练习霞染时,她从江平手中拿的货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如今竟又涨了!

    “如今行情就是这样,一天一个价,我们东家也没法子,若今儿谈不成,许明天再涨也未可知。”管事说。

    谁也不知道霞染什么时候就不实兴了,大家都牟足了劲儿分一杯羹,如此争抢起来,难免有些昏了头。就算在他们这些老行当看来,有几种染料的价格也有些丧心病狂。

    但没法子,有银子不赚是王八蛋,外头都这么卖,若自家贱卖,不是得罪同行么!

    明月又看了眼那几块木牌,从低到高,触目惊心。

    “江老板若不放心,大可以去外头问问别家,我家定然是最实惠、最童叟无欺的。”那管事说。

    他家经手少、走货量大,如今只做大宗买卖,论及单价,已经是市面上最便宜的了。

    若去别家,有没有这么些货且不说,进价也绝对压不到这么低。

    明月没急着说话。

    她对扬州不熟,也无法完全信任张六郎,登岸后立刻将苏小郎撒了出去,往各处染料铺子打探,自己则单枪匹马前来赴约。

    唉,还是人少了,苏小郎一走,自己身边就没了可以使唤的人,还真有点不习惯……

    那管事见多了临阵退缩的,况且是外地人头回来做买卖,难免迟疑,也不催,只叫吃茶,又说些闲话。

    明月便问:“敢问一句,扬州可有霞染卖么?”

    这么一句,几乎坐实了她想跟风模仿霞染的猜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