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26  我老婆天下第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是她提,闻遥都忘记后宫里还有个琢磨和赵玄序生孩子的丽妃。

    闻遥犹疑片刻,说:“这,应当是不用。你如今小心身体,最好还是不要去丽妃处走动。”

    她话说的隐晦,说完就走。

    红漱看着闻遥一抹黑色衣角走出门外,低头道:“娘娘,那丽妃娘娘那儿,雪肌膏还要送过去吗?”

    丽妃姿容出众,也是宠冠六宫。但自从她莫名被老虎伤了,动静就小掉许多,没再有什么声响。

    苏嫔不在乎丽妃是不是宠冠六宫。闻遥一走,她立即点点唇角,把碗放到一边,思虑片刻后道:“不用送了,兖王想来并不在意这个姐姐。那盒雪肌膏赏给你了。”

    雪肌膏可以淡化疤痕,增白肌肤,价值不菲,很是难得。

    红漱闻言大喜,连连点头应是。

    而闻遥那厢才出云锦阁,还不待她松下一口气,往前走几步迎面就遇上一个叫她意想不到之人。

    宫内走道,她与广清玉对面而立、四目相对,一时间气氛颇为尴尬。

    “闻统领。”广清玉率先开口,抬脚朝闻遥走来。她面上依旧覆戴面纱,一身素淡衣裙,头发用簪子挽在后脑,身边没人随侍。

    闻遥站在原地不动,对她点头,客客气气问好:“广姑娘好。”

    广清玉盯着她看一会儿,忽然道:“闻统领不愿见我。”

    闻遥抬眼看她。

    广清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上回在延陵,是我多有得罪。只是你我各为其主,皆是奉命行事。还望闻统领勿要怪我不择手段。”

    闻遥自然知晓这个道理。

    她瞧着对面女子,略有惊讶。广清玉性格孤高傲然,她没想到延陵一别后再见,广清玉开口第一句话会是挑明道歉。

    “闻统领是世上难得之人,我敬佩你。”广清玉语气缓和,下一句话锋一转,陡然又变得强硬:“但倘若日后你我再次相对,我当还是会如上次一般,绝不手软。”

    闻遥听着,也不由得笑一下:“雍王麾下第一谋士都敬佩我,那看来我是真的厉害。”

    广清玉:“不过虚名,闻统领……”她看一眼闻遥身后:“这次是来探望苏嫔?”

    “嗯。”闻遥不欲多言,一拱手:“探望完了,马上就要出宫。广姑娘,不多叨扰。”

    说罢,她转头匆匆离开。

    闻遥走的快,一口气走到宫门口。翎羽卫的马车已经在外面等着,闻遥攀着车沿翻身而上,推开车门坐进去。

    哪想到刚进去就看见张鋆坐在赵玄序右手边,笑眯眯冲她打招呼:“闻统领好啊!”

    闻遥挑眉,回头看看外面又看看张鋆:“这可是宫门口,你就这样上来?”

    “我天水的朝堂,如今管什么都不会管结党营私。”张鋆半开玩笑:“咱陛下快成神仙了,越发不爱管凡俗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ù???é?n?????????5???????M?则?为?山?寨?站?点

    赵玄序把闻遥拉到身边,低头看她神色,敏锐无比,一伸手抚在她背上,问:“怎么了?”

    “没事,刚遇到广清玉。”闻遥往后一靠,语气或多或少有些郁闷,说:“苏怡变的挺多……诶,你说这宫里的风水是不是不好,怎么每回来都是麻烦事?”

    第72章 缙云公主

    闻遥感慨,抬眼扫一下张鋆:“你呢,急匆匆叫我们回来,出什么事了?”

    马车一动,厚重车轮辘辘往前朝兖王府而去。

    “不是我出事,是天下黎民百姓出事。”张鋆敲敲膝盖,摇头晃脑地叹气:“陛下这段时日是越发信奉方士,干出不少荒唐事,取道号、建道观,这几天还说要建紫霄道场……呵,建道场,银子呢?边关修缮、河内赈灾,哪哪都吃紧,上哪里掏银子建道场?要我加收花石纲,奇珍异宝从民间搜刮过来,哪样不沾点百姓的血?”

    可如今皇帝心意已决,一定要向上天表这个忠诚。劝也劝不住,更无人敢劝。

    张鋆说着,伸手推开点车窗户。锦绣汴梁是天下风流之地,人群围绕兖王府车马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叫喊随风吹拂入车。

    这其实不算多太平的日子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这段时日,宿州还出了事。”他说道:“水患,延河各县皆成巨浸,人畜死伤枕籍。”

    其实淮水泛滥朝廷早有预见,可没想到来势如此凶猛,大水决堤,吞没十几县田舍。先宿州兵马钤辖勾结上下,其它官员跟着有样学样,官场贪墨横行。朝廷要开仓赈灾,户部派人过去清点米仓才发现里面大半都是烂米沙土。地区守军也是,像样的刀都拿不出几把。

    “监察抚司处置先钤辖,陛下派了宋明德亲自带人去宿州。宋明德宋督主办事,何等雷厉风行,却也至今未归,没什么消息。”

    “那赈灾款呢?”闻遥混于民间,知晓寻常百姓心中所想:“百姓不过求一口饭吃,肚子饱了心就定了。”

    “坏就坏在这。国库空虚,偏四处都要用钱。”张鋆说道:“朝宴过后,西域诸国使臣愿以百万两白银购换天水丝绸。陛下一口应下,可现桑丝产量远远不够。朝廷拨出去几大艘都到江口了,偏朝廷里有人提出以桑代田,要百姓改种桑苗,改种桑苗者才可换粮。”

    “谁提的主意。”闻遥吃了一惊,低声骂道:“八辈子阴德都给他损完了。”

    “黄回书,一言官的儿子,你不认识。”张鋆道:“他才入官场不久,估计着急想在皇帝面前冒头,居然上折提出这么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也是有单子。”

    当然,黄回书明面上不是这样说的。皇帝倚重的大臣,包括张鋆在内都传阅了黄回书的折子。此人说改稻为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可种桑苗纺织丝绸,行销海外换取银钱后再去别省买粮。

    听上去似乎有理有据,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大户兼并,小户就要吃紧。朝廷对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