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孔子钦定的好姑娘!【求月票】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94章 孔子钦定的好姑娘!【求月票】

    李清照担心粮草太多不好运,所以只带了几天的量,五天后她再带一批过来,不会让孔夫子他们饿肚子的。

    得知辛弃疾要去开封转一圈,李清照在纸上写了个地址:

    「到时候去我家看看吧,拍几张照片,我拿这个激励迒儿,免得他一天到晚只想着玩。」

    历史上,李清照在徽宗登基第二年就离开了开封,然后一直在各地辗转,再也没回去过,假如用金朝时期的开封跟哲宗时期的开封做对比,那区别可真是太大了。

    辛弃疾前几年在开封住过,叹息道:

    「如今的开封满目疮痍,荒草遍地,士大夫们曾经吟诗作对的楼榭亭台,全都成了断壁残垣……汴京城,早已不复往日之辉煌!」

    说起来,徽宗前期的大宋确实繁华,华夏人口第一次过亿,社会富庶,百姓安康,虽然不是盛唐气象,但却有着自己的格调和风情。

    结果金人南下,将这一片繁华烧成了锦绣灰。

    幸好李清照没经历这些,可以继续做个被周易宠着的花季少女。

    这丫头给辛弃疾说完她家的住址,便自来熟的挽起王嫱的胳膊,带天下第二美女试新衣服去了。

    两人走后,辛弃疾向周易问道:

    「师尊,混元宫又来了新人,那传送的总面积面积是否也增加了?」

    周易盯着救苦殿门口看了看说道:

    「王嫱的传送面积是三丈见方,你们所有人加在一起,总传送面积又增加了不少。」

    这更加坚定了辛弃疾去开封城倒腾粮食的想法:

    「自打完颜亮将开封定为金国南京后,便将那里打造成了南侵的大本营,堆积了不少粮食和兵甲武器。」

    周易说道:

    「现在还不算什麽,再过几十年,蒙古将东北和幽州吞并之后,金国会正式定都开封,苦苦支撑二十年,最终被蒙古灭掉。」

    辛弃疾问道:

    「金国是开封最后一任都城了吗?」

    周易摇了摇头:

    「不,最后一任是元朝末期的韩林儿,他打着赵佶九世孙的旗号造反,反元复宋,在开封当了一年皇帝,从那之后,开封就再也没当过首都。」

    听到有人打赵佶的旗号造反,辛弃疾无语道:

    「赵佶自己都被抓到东北了,还打他的旗号,这些造反的可真会给自己加负面BUFF。」

    中午,周易从赵伟家抓了俩鸭子,放在锅里炖煮一番,快出锅时将鸭血倒进去,做了一锅血鸭给大家品尝。

    武媚娘觉得味道不错,西施打算有机会用春秋世界的鸭子做一顿试试。

    王嫱说起了长安修建一元阁的进度:

    「每天两顿饭,不光吸引到不少流民,连长安附近的百姓也都跑去帮忙干活儿。修建的进度很快,地基已经砌好,开始砌墙了;山中的木头也运到了城外,正在加工房梁。」

    汉朝时期,不管终南山还是陕北的黄土高原,都长着不少千年古树,这些树木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古代黄河泛滥程度不高,也跟这有关系。

    但到了唐朝,长安对木炭的需求太大,黄土高原的古树被砍伐一空,土地迅速荒漠化,导致黄河的含沙量日趋严重。

    周易对王嫱说道:

    「吃完饭,我给你列印一些挖煤丶洗煤的工艺流程,你回去后,让刘骜开始尝试着用煤炭代替木炭,尽量不要砍伐陕北地区的树木,反而要多多种植。」

    一旦有成熟的煤矿,这边支援一批洗煤机也没问题,小型洗煤机才几万块钱,一天就能处理三百吨煤炭,对于古代人来说,这绝对是顶级效率了。

    不过洗煤机不用那麽快安排,因为西汉末年不缺人力资源,反而因为流民太多滋生出了很多占山为王的草寇。

    不想办法安置流民,就算以后不出现赤眉绿林,也会出现别的造反势力。

    武媚娘将一块鸭郡肝夹到周易碗中:

    「挖煤洗煤的工艺也给我们准备一份吧,唐朝虽然已经有人使用煤炭了,但还没形成规模化,贵族依然大量使用木炭,需要加以引导。」

    宋朝就不需要了,因为宋朝有规范化的采掘和洗煤工艺,甚至还有不少乾馏作坊,专门买进煤炭生产焦炭……焦炭这个词,就是宋朝人琢磨出来的,跟沈括给石油命名一样,恰如其分,非常贴切。

    饭后,辛弃疾换上迷彩服,到工地去帮忙干活儿,周易回房间列印各种采掘煤炭的工艺流程。

    李清照和武媚娘拽着王嫱回她们房间继续试衣服,又给王嫱分享了不少护肤用品,回头拿到元帝世界卖出去,不就可以赈济流民了嘛。

    另一边,春秋世界,卫国的卫出公听闻孔子要走,赶忙率领文臣武将前来劝阻,希望老夫子能留在卫国。

    你要说卫国国君有多喜欢儒家思想吧,也不见得,因为从卫灵公开始,每次孔子聊治国,这些国君就开始打马虎眼,甚至冷落孔子。

    但等孔子离开,他们又会不断派人去请,请回来后继续冷落……从卫灵公到卫出公,卫国国君都只是喜欢孔子这个招牌,但对儒家的思想并不感兴趣。

    现在听说孔子要走,卫出公再次苦苦哀求,说到动情处甚至声泪俱下,可谓情真意切。

    不远处的西施看得直摇头:

    「夫子真是个WiFi……」

    颜回请教道:

    「WiFi是什麽?」

    「谁都想蹭,却没一个人愿意交网费。」

    卫出公哭了一会儿,群臣也跟着抹眼泪,纷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