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90  直男怎么冲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陈容一回来李氏便不觉得寂寞了,也不念叨回镇上住了,不然之前三天两头就想着回去,总觉得在庄子上待着没意思。

    倒不是王瑛不让她回去,而是元宝不愿意离开庄子。

    小孩子这个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回到镇上天天关在院子里哪有在庄子上自在。

    其次天气一天天暖和下来,冰棍的生意也该做起来了。

    虽说回镇上也能做,但在镇上雇人是非多,怕被人眼红起了事端,不如在庄子上安全。

    时间这么慢悠悠的过去,冀州府的师徒四人也来了七八日了。

    这些天陈青岩他们每日都去府学的藏书阁听卢老授课。

    卢仲奇当了三十余年的夫子,是粱伯卿这种野路子的授课方式完全不能比的,特别在策论上,卢老的笔下功夫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如何点题、扣题、解题以后最后的引申,被他拆分开细细的讲解,让陈青岩他们受益匪浅。

    还有策论中不能引用的文章和字句,以及诸位先帝的名讳,凡是遇上相同的字都要用同音字避开,否则即便考中也会被以不敬的罪名罢免。

    “我们那一届科举中,就有几个考子,因没避讳先帝的名讳而被罢考,十分可惜,你们可千万要记住了。”

    三人点头记下,这些事粱老从未跟他们说过,因为粱伯卿自己都没参加过乡试。

    当然粱伯卿也没闲着,给府学的学生们上了几节诗词课。

    但是他脾气太暴躁,看见写得狗屁不通的诗气的跳脚,平仄韵脚都押不上,简直连陈青松都不如!

    教了几日就受不了了,干脆把三人丢给卢老自己出去访友参加诗会。

    今天是府学休沐日,陈青岩他们不用去学习,可以放一天的假。

    大清早驿馆就收到了请柬,刘昌邑在茶楼举办了一场诗会,特意邀请三人前去。

    陈青岩拿着请柬去找粱老,“师父,我们能去吗?”

    粱伯卿瞥了一眼,“有什么不能去的,别给我丢人就行。”

    “哎,徒儿知晓了。”

    陈青岩赶紧去通知两个弟弟,诗会的时间是在下午申时开始,一直到晚上戌时结束。

    距离现在时辰还早,三人打算出去转一圈,自打来到府城他们还没出去溜达过。

    陈青岩先去试验田给王瑛留了字条,今晚怕是很晚才能回来,让他不用等自己早点休息,顺便拿了两贯钱零用。

    三人出了驿馆,陈光跟在三人身后保护,二顺则留在家里照看粱老。

    驿馆外是一条宽敞幽静的街道,路两旁种着花草树木,地面铺着细小的石子,因为这里之前是接待外地官员贵客的地方,算是冀州府的门面,所以收拾的十分整洁。

    步行一柱香就到了前头大街,这边环境就差了不少,地上时常能看见牛屎马粪,路上的行人不多,住在这边的人出行大多赶车。

    越往城里走越热闹,街道两旁的屋子鳞次栉比,各色的铺面看得人眼花缭乱。

    陈青松年纪小心思都在吃食上,看见绿豆冰粉想要尝尝,看见奶皮子也想吃,走到刚出锅的肉包子铺更是走不动路,被陈青岩数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80-90(第6/15页)

    几句才离开。

    临走时娘亲就嘱咐过,出门看着青松少吃些,这孩子自打去年开就有朝横向发展的趋势,他这个年纪不长个光长肉可不行。

    一直走到首饰铺子陈青岩才停下脚步,六月是王瑛的生辰,他想给阿瑛买个礼物。

    平日里王瑛总算拿木簪和布巾束发,他见州府的夫郎大多以银簪束发,看起来也更有精神,他也想给王瑛也买一个银簪子。

    三人一进去就被这银楼装震撼一下,屋顶贴满了金箔,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有小厮主动上前打招呼。“三位公子想要买点什么?”

    陈青岩有些局促道:“我想给夫郎买个发簪。”

    “公子请跟我来。”伙计带着三人走到里面,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木托,上面摆了十多套银簪,样式都十分精美,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都多少钱?”

    伙计指着前面几个素净一些的道:“这几个价格稍微便宜些,一贯左右,买来自己带送亲友都合适。

    咱们周氏银楼是百年老店,用的可都是足料的雪花银,绝对不掺半点假,以后就算不戴了,拿到当铺也能当盘缠用。”

    陈青岩没相中这几个,太素了,适合上了年纪的人戴,阿瑛年轻更适合漂亮些的簪子,他指了指后面雕花镶红宝的簪子道:“这个多少钱?”

    “公子眼光可真好,这是前几日银匠刚打出来的,用的银丝掐花工艺,一个月只能做三支这样的簪子,上面的红宝是从西域那边运来的,这样的成色可不多见。”

    陈青岩听他吹得天花乱坠,心里不免有些担忧,“多少钱?”

    “六贯。”

    价格确实不菲,“还能便宜些吗?”

    伙计笑道:“实在便宜不了了,一分钱一分货,外面也有卖这种簪子的,但用料不纯,银子里杂质太多,戴几日就不亮了。

    咱们这簪子光用料就有二两银子,戴旧了放盐水里煮一煮又跟新的一样,上面的红宝少说也值三贯,银楼就赚个手工钱。”

    陈青岩拿起银簪端详,越看越觉得喜欢,可惜今日出门拿的钱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