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首诗太过惊艳,以至于后面的几首跟他一比都失了颜色,很快轮到陈青淮了。
他拿出自己写的诗时,大伙才坐直身体,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陈青淮抽的签子是以美酒为题赋诗一首,他很少饮酒,唯一几次都是在伯母家,特别是去年八月十五印象深刻,便以此为题写下了这首诗。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念诗:”《对月独酌》,玉壶倾琥珀,独饮对婵娟。欲问广寒客,今宵醉几年?”②
屋子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大抵是因为粱伯卿的缘故,每个人都对陈青岩和陈青淮二人格外关注,连带着他们做的诗也成了众人品鉴的重点。
方登科是最先开口的,“好诗!将酒比作琥珀,妙哉,妙哉!”
朱秀才也感叹道:“不亏是粱柳芳的弟子,诗上的造诣非寻常人可比啊!”
其他人纷纷将这诗默下来,不过这首诗写的固然妙,但五言绝句太短了,虽惊艳却不够魁首之称。
马上轮到陈青岩了,所有人再次把目光落在他身上——
作者有话说:注①《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注②改写《月下独酌四首》李白
上一章重新写了,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重新看一下。[垂耳兔头]
第87章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山水此去尤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①
这首词一出,那真是王炸级别。
在场的每个人都顾不上挑刺,逐字逐句的品鉴。
青鸟殷勤为探看,写的太好了,好到让他们觉得不像是陈青岩这样年轻的人能作出来的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刘昌邑喃喃念着这句诗,眼里竟闪出泪光。
方文科也承认这诗写的比自己的好,但却不相信是他自己写出来的。
“敢问陈兄弟这诗是写给谁的?”
陈青岩道:“写给我夫郎的。”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王瑛,文字如泉水一般涌出,一鼓作气写了出来。
方文科惊讶道:“你都成亲了?”不怪他疑惑,陈青岩面嫩,加上还是童生身,大伙都以为他才十七八岁。
“我成亲已三年有余。”
许是见方文科不相信,他身边的朋友开口道:“不会是借用粱大才子的诗吧?”
陈青淮立马激动的起身道:“老师从未写过这首诗,这是我大哥自己写的!”
陈青岩拉住弟弟的胳膊道:“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别人的诗滥竽充数。”
这话刚好是先前旁人质疑方文科时他说的,陈青岩原封不动的还给他。
方登科脸涨红起来,冷哼一声挥袖离去。
等人走后朱秀才抚掌道:“粱大才子的弟子确实厉害,《无题》当为魁首!”
排在最后刘昌邑都不想念自己写的诗,跟陈家两兄弟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之前在府学的时候,还没觉得他们有多厉害,如今看来实则云泥之别。
一群人围着陈青岩和陈青淮请教,二人态度谦恭的一一作答,惊讶之余更多是欣喜,没想到自己作的诗句能被这么多人喜欢。
快到戌时诗会才结束,陈光架着马车将二人送了回来。
这一夜过后,陈青岩和陈青淮的名声响彻整个冀州府,大家都知道粱老收了两个才华横溢的弟子。
他们写的两首诗也在文人墨客中传遍,如同当年的粱老一般被记录在册,几十年后同样是传世佳作。
请柬如雪片般纷纷而至,不少人都想邀请二人去府上做客。
有的单纯是想要结交二人,一睹才子的风采。
当然也有打小心思的人,觉得二人皆是青年才俊,将来肯定前途不可限量,若是能给家中的子女牵个红线,以后岂不是坐享其成?
然而这些拜帖都被拒绝了,因为粱老打算带着他们继续启程去莱州。
*
六月初三是王瑛的生辰,巧的是陈青岩的生辰是三月初六,两人正好颠倒过来。
上一世王瑛的生辰也是这一天,祖父母去世后就再没人帮他过过生日,反而穿越后每年生辰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