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山这辈子全被那群权贵们毁了。
从当初眼眸清澈的少女到意气风发的少年状元,从为民请命的清流之臣到如今病殃殃的叛军人质。
很久以前他就劝过小山莫要靠近那个女人,结果小山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她。陆玉裁懊悔,当初说什么尊重妹妹的决定,他就该强硬一些,什么“人生就应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你看看你最后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
“三兄。”
“嗯?”陆玉裁回过神来,关切地看向妹妹。
“他们让我写一篇讨伐她的檄文。”
王朝统治之下的百姓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蒙骗。陆询舟是百姓们眼中的清流之臣,如果真写了讨伐李安衾的檄文,把那些燕王要求的“莫须有”的罪名陈列上去,天下大部分的百姓肯定都会相信陆询舟的所言所写,到时候燕王造反的正当性也会大大提升了。
陆玉裁莽了一辈子,这个中缘由他想不明白,但他明白此刻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倾听,于是他耐心地等待她的下文。
“我拒绝了,我以为他们至少会为了俘虏我的价值而不敢动我。事实如此,可他们却开始当着我的面虐杀百姓。”
话音刚落,若不是残留的理智告诉他不能惊动门外巡逻的守军,陆玉裁险些拍案而起怒斥叛军不义。
一群啖狗肠的畜生!
“三兄。”陆询舟眼尾猩红,溢出眼泪,“他们把我带到那间密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99、第九十七章 终章(第2/3页)
,当着我面,强迫我看那些场景。”
我好怕,也好恨。
一个漂亮的民妇只因誓死守护着她的孩子,便被当众扔给叛军们侵犯,并被活生生地割下肉,被他们塞入孩子的口中。
而陆询舟脖间被人抵着刀,被要求亲眼目睹这一切。
不止这些血腥的场面,还有好多好多,最初病愈的那些日子里,她被强行囚禁在那间屋子里,观看了无数叛军虐杀百姓的场景。
她眼神茫然地微微低下头,双手抱头十指没入发中,失声痛哭。陆玉裁连忙抱住她,轻拍着妹妹的肩膀温声安慰。
“最后我还是亲手写下了那篇檄文,辱骂摄政公主暴虐侈汰,痛斥朝臣贪赃枉法,弘扬燕王起义承……天命,褒奖这支军队是……仁善之军。”
最后四个字,陆询舟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来。
那时,陆玉裁只是抱紧了妹妹。
他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
他要带小山逃离这片地狱。
.
贞安八年的早春,一篇署名作者为陆询舟的《为燕王讨摄政公主檄》横空出世,将这次叛乱推向了高潮。
文章从维护幼帝李琰的角度出发,列举摄政公主和朝中奸臣的罪行,声明起兵的缘由是清君侧,而非乱臣贼子犯上作乱。全文文辞严正,气势磅礴,用典使事恰到好处,情绪与结构相辅相成,可谓极富说服力和号召力。
是日,刑部尚书裴之周于朝堂之上,奉命朗声念出这篇气势磅礴的檄文。
愈近末尾,裴之周愈发悲愤。
这分明就是妥妥的污蔑。
“呜呼!黄钺既麾,白旄所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
话音刚落,朝中一片寂静。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李安衾当着群臣的面笑了,她摇摇头,眸中闪过一丝无趣。
“这天下,不还是李家的天下吗?”
朝堂上无人敢应答。
“许太尉。”
“臣在。”
“燕王与你年轻时同为同僚,如今他造反了,那么本宫现在派你出兵征讨,如何?”
“微臣谨守命!”
李安衾本以为她那生父一时昏了头,于是调集来兵马后不忘遣人致信于他,信中已然细致列出他起兵造反极有可能大败的原因。不料,陆询舟居然出现在叛军中,她虽疑心她的小山写下这篇檄文的隐情,但不论如何,这篇檄文的作者就是陆询舟。
这是燕王对那封劝降信的回应,是陆询舟对自己歪曲事实的声讨。
下朝后,李安衾坐上回府的马车,窗外是阴沉沉的天,她叹道:“燕王果然要执意造反。”
这个家,也已经彻底分崩离析。
.
贞安八年,二月。
京兆大都护李琼枝在得知粮草线被切断的第一时间便凭借经验推断——父王造反了。
为了避免被牵连,她立马率军退回安西四镇,同安西、北庭节度使借兵征讨叛军。另一边,燕王的叛军被前来支援的河东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困在潼关,得益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虽然人数远少于叛军,但到底还是强有力地牵制住了造反的军队。
此后不久,李琼枝同安西、北庭节度使率军从后方突袭叛军,给予其致命一击。
二月十七日的傍晚,李安衾命人将无数封劝降书用弓箭射入敌军的军营,漫天的信纸好似大雪纷纷扬扬,有捡到的叛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