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节  盛世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主声名远扬,给自家不得宠的庶子都要担心拖累自己全家的名声,更别说嫡子,还是已经有所作为、甚至要继承爵位、家主的嫡子!

    京城众世家心中呐喊:你特么的逗我?!

    当何太后表示,不只是京城世族,她要放眼全国之后。这下子全国世族都懵逼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婉丽公主的美名连边疆都知道,何况是眼线遍布京城的世家望族?

    全国众世家心中呐喊:有多远滚多远!!

    本来这些世家望族们还在想,自家这些已经有所作为的年轻子弟,明显大部分已经定亲甚至结亲,应该上不了驸马名单。其余几个单身的,赶快找个人定亲了就是,大不了到时候找借口退。

    结果何太后表示,定亲了的可以退亲,结亲了的还可以嫡妻自请下堂。

    这下子京城跟水进了热油锅似的,更加热闹了。

    能和这些人结亲的女子,不是同样为世家望族嫡女,就是勋贵宗亲嫡女,至少也是新贵爱女。

    这特么好大好大一股势力呢。

    你说退就退,还特么要下堂,就算是太后,你脸是不是比大海还宽广了!

    大臣们纷纷找皇帝陛下诉苦,皇帝陛下手一摊,不是我亲娘,我说她不听。她又是太后,孝字压死人啊。

    诸位!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世文豪》 盛世文豪 第38节(第2/2页)

    保你麻痹的重!全家如丧考批好吧?

    偏偏婉丽公主傻乐傻乐的,今天偶遇这位世家公子,明天偶遇那位勋贵公子,简直一副选妃的模样,把世家勋贵统统气得不成。世家和勋贵本来有史以来就拥有利益上的摩擦,这时候难得相对垂泪,互相怜惜。

    更让人无奈的是,何太后要找盟友,肯定不会从敌人里找。即使她再没脑子,对婉丽公主再有信心,也知道不会嫁个女儿就能化敌为友。所以她心中的驸马人选,自然是从何家原来的盟友以及中立派系中挑选。

    坚定的新皇一脉微笑了,其余人、特别是原来跟随何家的那一派人,心里就日了犬了。

    中立派系心一横,反正现在新皇看着很坚挺,还有太子在,哪怕太子年幼,至少将来继承人没问题。站队吧!这时候再不站队,等着取个恶婆娘糟蹋自家小鲜肉吗?

    何家派系没办法态度鲜明的改换旗帜,但私下也朝着新皇靠拢投诚。

    对于家族而言,有能耐的继承人就是家族的希望家族的未来,没了希望没了未来,就算目前权势再如日中天,几十年后,这个家族也就垮掉了。

    就算现在割肉放血,也一定要保住继承人。

    而何太后眼光不错,选择的驸马人选确实是年少有为可堪大用的,这样的家族若不出大事,起码还能再繁荣一辈。

    没被挑上的都是继承人较为平庸的,皇帝陛下也不放在眼里。

    就算不折腾他们,这一代之后也就慢慢走下坡路了。

    抛出个婉丽公主的婚事,皇帝陛下什么都没做,就拉拢了中立派,瓦解了何家党。婉丽公主真是好样子,堪称核武级大杀器。

    余柏林微笑着摇摇头,叹口气。他本以为,自己作为铁杆的皇党,何家将是自己进入朝堂后处心积虑对抗的大敌。如今看来,或许自己还未进入朝堂,何家就已经玩完了。

    真悲伤。

    还是精心读书著书吧。再校对一遍稿子,就可以出版了。

    ……

    余柏林将定稿交给刊印,开始发行的时候,婉丽公主婚事的热度已经降下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碰壁,即使愚蠢如婉丽公主,也知道事情发展不对了。不知道是她自己想通了,还是何太后想通了,还是有谁终于把两人说通了。这两人终于安分下来。婉丽公主开始除了进宫见见太后之外,其余时候闭门不出。

    大家也终于有心思关注其他事了。

    余柏林的《春秋集注》一出,就引起了文人们的轰动。骂的人不少,赞扬的人不少,反正最后结果都是书本被抢购一空,余柏林和《春秋集注》再次和《春秋浅谈》一样,成为文人们、甚至是本经并不为《春秋》的文人们,在聊天聚会时,绕不开的话题。

    这次余柏林的《春秋集注》制作阵容豪华程度空前绝后,那扉页上一溜的“感谢”,前言中一溜的“序言”,全是名声斐然的大儒。让想要踩一踩余柏林的人,都不得不注意一下语气。

    人家大儒都承认了,总不能说自己比那些大儒强吧?

    他们也只能用余柏林的年龄来抨击他,可这些大儒都承认余柏林这本书了,他们再抨击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这些人嘴上虽然酸气冲天,私下却是节衣缩食,偷偷买来一本废寝忘食的研读。

    余柏林这本书可不便宜。

    当书出版之时,余柏林感觉自己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掌握又到了一个新层次,下笔作文时思绪又通透不少。

    著书给他学问上带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本经并不是春秋,余柏林两位好友也是仔细拜读了余柏林这本集注。

    赵信前不久才出版了一本诗集,大受好评,名扬京师,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没得意几个月,就被余柏林的集注给掩盖住了光华,让他捶胸顿足,直言要找余柏林拼命,被卫玉楠好一顿嘲讽。

    余柏林这么费心著书是因为他是寒门,必须在科举之前立言扬名,不然会试上很难得到公正的评价。他们两这种世家勋贵,根本不需要做额外的事。

    也只有赵信这种特别爱慕虚荣的人,才会天天蹦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