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适感便越来越淡了,不仅胃口好了,连睡的也比以往香了一些。唯一的一点便是精神头没有以往好了,活动了一会儿便觉得累,没什么力气。
不过大夫也说了这是有孕之人的正常反应,需得多多休息。
想到此,宋窈忍不住收回已经被烤的暖烘烘的手
,隔着衣裳盖在了自己的小腹上。
那里现在还是平坦一片,若不是亲口听到大夫说,宋窈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腹中竟然还有另一个小生命在悄悄的生长。
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什么重量都没有,却好像又不知不觉的牵动着自己所有的思绪。
宋窈垂下眼,其实从始至终,她对这个孩子都没有半分讨厌,她所排斥的,不过是给予她这个孩子的情境罢了。
宋窈虽从小在父母健全的环境下长大,但她心里明白阿娘不喜欢她,自然没多深刻地体验过被母亲疼爱的感觉。
她也曾想过若将来自己有了孩子会如何爱护她长大,却没想到真实情况下,自己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否决她的到来……
“阿姐,虽然我很喜欢就咱们姐妹俩安安静静的生活,但若是再多一个人,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炭火燃烧的细碎声响中,宋萱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宋窈耳中。
宋窈一愣,怔怔地看向对面的人。
宋萱抬头一笑,这院子就这么大,且这会儿也没其他人,宋窈和陆云谦方才的谈话,宋萱站在窗边多少也听到了一些。
其实对于宋窈和陆云谦的婚约,宋窈也是今天在席上听陆母说起来才知道的,当时说起这事时,席上真正高兴的,除了陆母,应该就是宋萱了。
在宋萱看来,阿姐若是能与陆表哥成亲,那便真算是苦尽甘来了,毕竟陆表哥为人谦和有礼,温文尔雅,不仅救她们脱离了苦海,还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在宋萱心中,比那个什么冷厉严肃的祁大公子好上千倍万倍。而且还是表亲,家境殷实,姑母人也好,宋萱相信阿姐若是嫁进来,一定会过的很好。
可正当宋萱满心欢喜地看向宋窈时,却看见了是宋窈欲言又止的躲闪目光,和唇边勉强维持的笑意。
宋萱似是隐约明白了什么,但又不完全明白,直到方才听到了宋窈和陆云谦的谈话。
对于宋窈的选择,宋萱不可谓不震惊,俨然这个决定,无论在谁看来,都是不明智且愚蠢的,然而该说的陆云谦都已经说了,宋萱也知道自己的阿姐是什么性子,所以她并没有再疑惑,反对,亦或是质问,只是用这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两个人和三个人也没什么区别,而且还热闹些。”
言下之意,无论宋窈做什么决定,宋萱都会支持。
宋窈看着宋萱的眼眶蓦地一热,“小萱……”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页?不?是?ⅰ???ǔ?????n?Ⅱ??????5??????o???则?为?屾?寨?站?点
其实相对于陆云谦,宋窈最不知该如何开口的,其实是宋萱。陆云谦再怎么说也只是亲戚,宋萱才是真正除了宋窈以外,会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受影响的人。
若宋萱坚决反对,宋窈才真的不知该怎么办,可她却没想到,宋萱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所以,阿姐你是真的想将孩子留下来么?”宋萱确认道,眼中满是对宋窈的担心,毕竟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关乎宋窈的一辈子。
宋窈抿唇,缓缓道:“小萱,就算没有这个孩子,我和云谦哥哥,本来也是不可能的。”
宋萱鼻尖有些泛酸,但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眼中重又恢复坚定。半晌轻叹了口气道:“那行吧,希望这个小家伙是个乖的,不然我可不确定我能当一个好姨姨。”
宋窈噗嗤一笑,知道宋萱这是在逗她开心,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宋萱的头。
“等过了年,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住处罢。”
云州这地方,宋窈是真的很喜欢,即使是在落雪的冬季,也能从街景建筑中窥见几分类似于江南水乡的温婉,等来年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应该会很美……
*****************************************
二年后
初春的雨总是来的绵密无声,落在地上都是轻飘飘的,却在每次过来时,都能将冬日的严寒带走一分,再在柳枝树梢上添上几抹嫩生生的新绿,空气中似乎都能闻得到被润湿的泥土的清新味道。但这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天边现出第一抹日光的时候,便准时停工收回去了。
雨一停,云州城也渐渐苏醒了过来。
杏花巷内,错落分布于巷子两边的院门内也陆陆续续传出了人声。
住在对门的孙大娘和郑大嫂几乎是同时撤下门闩打开了门,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
“呦,今年这杏花儿开的早。”注意到离自家门最近的一颗杏树上已经隐约露出的粉色花苞,郑大嫂不由惊奇。杏花一般都是三月份才开始开花,如今这才二月中旬。
“嗐,今年的雨水足,天儿也暖的快。”孙大娘笑道:“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
不管是不是靠天吃饭种庄稼过活,提到丰年足食,语气里都会带上笑意。两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一边扫着各自家门前的地,末了孙大娘道:“月中了,上午我得去一趟绣庄交货,婶子可要一起?”
云州不仅盛产胭脂水粉,刺绣也是能拿得出手的一绝,据说以往还曾连同苏绣一起被当做贡品呈去京城进贡。相应的,城中除了客栈酒楼胭脂铺子,最多的便是绣庄了,而这条两边种满了杏花的杏花巷里住着的妇人们,则大多都是绣娘,孙大娘和郑大婶便都是织锦绣庄的绣娘。
“去,我正要说呢,”郑大嫂道:“今天我家那小崽子一早起来就吵着要吃春饼,回来正好给他带一点儿。”
“那好,我先去把衣裳晾了,等会儿咱们一道啊。”
“哎。”郑大嫂答应着,忽地又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可要叫上宋娘子一起?”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