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节  盛世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容易影响性情的时候。这时候的中二少年,其行为和性情的变化,完全不能用常理去推断。作为一个皇帝,至少要等二十岁,生理年龄成年之后,才算让人稍稍放心。

    而且,大宝若是要登基,肯定得先大婚。即使这个时代的人十四五岁成婚非常正常,皇子更是普遍在十五岁左右订婚或者成婚,但余柏林对大宝太熟悉了,总觉得……大宝还是个孩子,现在就步入婚姻,取一个同样是初中生的、可能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小姑娘,今后这一对初中生夫妻两就要承担起整个国家的重责……

    余柏林实在是难以想象。

    或许这是现代人的偏见,但年龄在那,阅历在那,有些事,不经历岁月的沉淀,是难以明白的。

    从皇宫回来之后,余柏林一直皱着眉头,封蔚逗了几次,都没把余柏林逗乐。

    封蔚道:“别愁了,再愁也改变不了什么。反正就算小宝登基,我哥也会帮衬着小宝,怕什么?”

    “陛下不是说,为了不让朝臣有两个皇帝的错觉,他会主动离开京城吗?”余柏林叹气道。

    “虽然主动离开京城,但若是大宝太过离谱,大哥至少也是个震慑。大宝是个孝顺的孩子,就算不小心走偏了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盛世文豪》 盛世文豪 第150节(第2/2页)

    只要大哥给他说说,他还是会听话的。”封蔚道,“所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作为皇帝,又不是事必躬亲。底下的事,都是大臣在做,皇帝只要选好大臣,知道选谁的意见就成。大宝这么信任你,就算大哥不在,听你的不就成了。”

    余柏林忍不住白了封蔚一眼:“你这是教唆我成为大权独揽的权臣吗?”

    封蔚道:“若大宝乐意,你就不是权臣,是肱股之臣。”

    余柏林按着眉角。好吧,你说的好有道理,我居然无言以对。

    “陛下既然做了决定,我也只能依着陛下的意思照办。”余柏林叹气,“本以为可以在京城待一段时间,甚至直接在六部任职,没想到家里还没蹲热,又要准备出门了。”

    “反正有我陪着,出门就出门呗。”封蔚倒是乐呵。比起蹲在京城,他显然更喜欢出去浪。

    何况,这次是去海边,那可真是划船不用桨的浪了。

    余柏林一想到从皇帝陛下那里接到的新“任务”,就更愁了。

    大晖的工匠真是十分的厉害,他不过给个原理而已,这群工匠居然真的做出了活塞式内燃机。

    这活塞式内燃机是用采用火焰点火,在余柏林提供成熟的内燃机原理甚至结构图之后,工匠们很快就做出了成品,然后不断的摸索调整,让其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能够用于实用。

    他们所制造的内燃机从机体结构上已经做到了如今的极致——毕竟余柏林拿出了未来的结构图和原理,但在燃料上,一直没有突破。

    余柏林虽然知道最先是用从石头提炼出的汽油和石油,但在大晖,石头开采并不易,所以存量并不多。虽然工匠们已经能够运用石油——这一点是十分秘密的,连封蔚都不知道,余柏林离开京城之后也不太了解其进展,但大晖现在所存石头不足以支撑内燃机在军队的推广。

    因此他们一直在寻找更为便利的替代能源。

    不过这一切在封蔚打劫回来之后,就迎刃而解。封蔚打劫的那些国家,石油可好开采多了,至少短在对方知道石油的用途,并且将租借地收回之前,不用愁燃料供应的事。

    因此,封庭给余柏林提供的任务,就是让他去瀛州研究如何将内燃机用于海船上,训练一支有新式海船的海军,并且把在大晖东南海一代游荡的夷人全部清理干净。

    第111章

    虽然已经知道下一次的工作又要到外地去,但并不是说立刻就会启程的。

    外官进京考核,需要走流程,这流畅,至少都有两三月。

    再来虽然封庭已经定下此事,也需要经过朝议流程。

    这相当于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其中牵扯十分大,朝中扯皮,也不是一日两日能扯完的。

    总的来说,余柏林至少还有半年时间可以稍稍休息。

    只是这半年时间,他也不会闲着。

    回京之后,封庭就将余柏林身上官职升为詹事府詹事。

    詹事府詹事名义上是执掌东宫内务大权的官员,为正三品,实际上东宫内务都由太子自己处理,由詹事府众位学士辅佐。詹事府詹事只是一个荣誉虚阶,为提拔翰林学士之前的一个跳板。

    余柏林原本布政使的官阶为从二品,到了京城之后,正三品算是平调。

    但詹事府詹事这个位置不同,到了这个位置,就相当于下一步就要入阁了。

    虽然众臣早就知道皇帝陛下十分宠信余柏林,但如此恐怖的升迁速度,还是让许多人大为眼红。

    但若说除年龄之外的条件,余柏林样样符合,并无可挑剔的地方。

    首先他是正统状元及第,还是六元及第,前无古人;再来他是清贵翰林编纂出身,只要能做事,又投了皇帝胃口,进内阁本来就是既定之事;最后余柏林自任实权之后,无论是接待外国使臣,还是辅佐太子,亦或是在任上,以及这次出征的后勤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令人不由感慨后生可畏,陛下又得一贤能之臣。

    这些实际政绩,足够支撑他的升迁。

    但众臣还是绕不过余柏林的年龄。

    说白了,还是心里极度。

    在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多都是余柏林的两倍的年龄,余柏林升迁如此快,让他们如何能淡定?

    反正余柏林还年轻,再磨个几年,待到了而立之年进阁,也是年轻的很。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