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节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如果不是宿舍不够住,也不能用国家财产白白养着人,他们甚至还想过把聂正崖跟苏净禾留下来。

    转眼就到了各个县镇带队下乡插队的日子。

    苏净禾跟聂正崖早早等在纺织厂门口,还没到约定的时间,就见到一辆大卡车就慢慢行驶过来。

    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倒是车前座的位置空着。

    卡车一停,田校长就从后厢跳了下来。

    她五十多岁,短发及耳,戴着一副玳瑁色的眼镜

    静江市下面的八个中学里,田校长比其他的校长工作起来更拼命,又有他们没有的细致,出了名视学生如子女。

    苏净禾记得她最后是带队下乡插队的时候,因为下雨天抢修堤坝得了肺病,高烧不治走的。

    后来很多老师都在惋惜,都说如果田校长还在,杨坪中学里应该会多出几个大学生,而她也肯定不会同意聂正崖不参加高考。

    这个时候的田校长虽然瘦,但是看着很精神,她温柔地跟两人打了招呼,帮忙扶着苏净禾上了车,又悄悄往她兜里塞了一把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第8节(第2/2页)

    卡车开到石马村就停下来让车里的人吃饭休息,等其他人都下了车,田校长跟其他老师却没有动弹,等到车子重新启动往前开了七八里地,才各自提着自己的大箱子下了车。

    聂正崖跟一个年轻的老师抬着担架在前头带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回到了村里。

    他们一行足有□□人,个个不是提着箱子,就是背着包,穿着打扮都不像是乡下人,很快招来旁人侧目。

    聂大伯家的小儿子聂谷生本来跟村里小孩在踩狗屎,远远看到聂正崖跟苏净禾,把手里的石头一扔,三步并两步地往家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叫:“妈!妈!”

    第16章天赋

    村里有好事的就问道:“正崖,你这带的什么客人?”

    聂正崖回答:“学校的老师今天带队下乡插队,说顺便来看看我。”

    村民们听到都是老师,个个肃然起敬,一路目送他们进了聂家村东头的屋子里。

    一行人开门进房,很快在里头转了一遍,都有些犹豫。

    聂家只有两间房,正堂屋顶的瓦都还没来得及补,现在是透光,一下雨就能漏雨,稍不留意会把书都泡毁了,况且这地方小得一目了然,根本不好藏东西。

    后头倒是有个四面透风的厨房,可书这个东西又受不得烟,也受不得风。

    苏净禾路上已经把家里的布局想了一遍,见状连忙提议说:“不如藏到我房里吧,把床板翻起来……”

    她认真比划了一下:“二哥前几天砍了些竹子,现在应该干得差不多了,我们把竹子削成片架在床板下面,中间留点缝隙,这样好通风,也不容易受潮,又不会给人看到。”

    聂正崖闻言带头走了进去。

    苏净禾睡的是竹床,简陋得很,床板一翻开就露出下面离地很高的空间,用来放个几百册书一点问题也没有,改起来也方便。

    田校长在一边看着,又走近试了试大小,当即便拍了板。

    七八个老师一起动手,很快把竹子削成了片,拼成一个个“井”字形状的“竹板”,架在了苏净禾的床下面。

    等试过承重没有问题之后,众人这才把各自随身的箱子、背包取了过来。

    “田校长。”

    苏净禾忽然叫了一声。

    她见老师们一个个要直接连箱带书往床下塞,忽然觉得有点不太妥当:“刚刚我们一起回村,除了司机刘师傅,村子里也有不少人瞧见老师们带了行李来,如果不把箱子带走,会不会……”

    田校长也是挨斗过的人,知道小心驶得万年船,马上点头道:“说得对!”

    继而蹲下来把自己的箱子打开了,同时跟其他人说:“只把书拿出来就好,放的时候小心点……”

    有人递,有人取,不多时大家就把箱子、背包里的书全部挪了出来,摆放在了床下,等到把床板重新盖上去,再将被褥一铺,这张床从外表看起来就一点异样也没有了。

    苏净禾心中雀跃极了。

    虽然仓促之间,她来不及一一细,可一想到在这个精神食粮贫瘠,要找本教科书都难于上青天的年代,自己跟二哥能拥有这么多书,何其幸运。

    她认认真真地跟田校长和各位老师做着保证:“我和二哥会把这些书看好的,门、窗都会关严实了,不叫老鼠跑进来,等春天有了太阳,也会时不时拿出去阴晒……”

    其中一个老师看她人虽然不大,说话却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忍不住失笑:“你还知道什么是‘阴晒’?”

    苏净禾仰起头,比巴掌还小的脸上一双眸子熠熠生辉:“大妈妈说的,我们这里是南边,如果不注意保管书就会发霉发潮,可晒书也不能大太阳底下暴晒,不然会把纸晒脆了。”

    又口齿清楚地说:“北宋的大文学家司马光就是因为知道怎么晒书,所以他的藏书‘年月虽深,终不损动’。”

    原本只是拿她打趣的老师顿时吃了一惊。

    她看苏净禾小小的个子,又一直安安静静的,还以为是个害羞的小姑娘,谁知道人不可貌相,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关键一点也不怯场,谈吐间甚至很有文韵。

    田校长闻言也忍不住转过头来问道:“小禾多大了?原来在哪里读书?”

    那个女老师也问:“小禾的古文学底子打得很不错,都是妈妈教的吗?”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