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帝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马文升面带笑意,遂开口问道:“今科多有良才,三鼎甲实难决出。不知马冢宰可有良才举荐天子?”

    马文升笑笑,并不理他。

    以马尚书的身份地位,翰林学士当前,爱理不理也是正常、

    侍讲讨了个没趣,知晓马文升不会漏出半点口风,只得退到一旁,专心监考,不再多言。

    记时的檀香烧去小段,殿前飘起一缕青烟,轻盈飘渺,牵连不断。

    考场中的贡士或蹙眉沉思,或奋笔疾书。周围只有笔端行在纸上的沙沙声,连风声都渐渐不闻。

    区别于春闱,作为殿试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复试考的也是策论。

    拿到题目,杨瓒心头微沉。

    开中法?

    搜寻杨小举人的记忆,此法是洪武年间颁布,目的是为解决边军少粮的问题,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塞,计量后换取盐引。

    后经永乐、洪熙、宣德等朝,法度变得松弛,勋贵朝官开始私占盐引,大肆压榨商人,谋取钱财。到成化年间,终无法续行,为朝廷废弃,转而令商人向户部纳粮,换取盐引。

    至弘治年,边疆商屯多已不存。

    现如今又提此法,还是在殿试之前,究竟是什么缘故?

    沉思半晌,杨瓒无法确定,这究竟是考核贡士,还是朝中的官员在角力。

    如果是前者,自可畅抒己言,发表意见。如果是后者……答案越深刻,越振聋发聩,死得越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师》 第十章(第3/1页)

    今科参加复试的贡士共有三百零五人。

    黎明时分,天未大亮,贡士们便准备妥当,由贡院来人引至宫门,经过宫内守卫盘查,一一验明身份,再随小黄门过奉天门,沿路经过奉天殿、华盖殿,最终抵达谨身殿。

    谨身殿为三大殿之一,其后即是乾清宫,为天子寝宫。

    永乐之后,历代天子皆于乾清宫召幸嫔妃,观赏歌舞,享受娱乐。弘治帝坚持一夫一妻,始终不纳妃嫔美人,常宿在皇后的坤宁宫,干脆连这一项都省了。

    弘治十六年前,乾清宫都是少有的冷清。

    这种情况下,不只中官打不起精神,连宫人都没有成化年间的好颜色。

    待弘治帝病体渐弱,开始服食丹药,乾清宫才恢复“热闹”。

    讽刺的是,于寝宫中伺候的中官和宫人而言,难说这是一件好事。

    复试的主考官不再是张元祯和杨廷和,换做了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马文升和户部尚书韩文。监考官和阅卷官多出翰林,自学士、侍讲以下共五人。

    辰时中,新科贡士立在谨身殿前。

    依定制,无论年龄,皆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玉色或青蓝两色儒衫,宽袖皂缘,自领缘缀下软巾垂带。

    步履行过,衣摆微动,墨香萦绕,风度翩翩。

    依定制,贡士只随身携带笔墨,佩贡院发下的腰牌。除表明身份籍贯之外,也明示榜上排位。

    几位考官立在殿中,另有中官带着长随安置桌椅,以待开考。

    从上方俯视,三百人站在一起,排列有序,黑压压一片,颇具气势。

    开考之前,众人屏息凝神,不敢随意说话,更不敢大声嘈杂。

    等到主考官率众拜先师孔子,对照滴漏明确时辰,燃上檀香,方由中官长随引众人进入考场,逐一落座。

    复试的座位,完全依照春闱名次安排。

    会员至榜上第十坐在殿中头一排,于杨瓒而言,其中一半都是熟面孔。

    顾九和、董王已不必说,都在放榜当日互道过姓名籍贯,有过交谈。坐在第三的贡士姓崔,据言其为关陇世家后裔,族中藏有众多典籍,习文好武,风度气质颇为不凡。

    坐在第四的,便是对杨瓒观感颇佳的谢丕。今日的谢贡士较往日有所不同,卓然之气呈现,愈发显得五官俊朗,正直豁达,有明士之风。

    谢丕之后即是闫璟。

    杨瓒微微垂眸,哪怕同此人不睦,知晓其心思深沉,惯于做表面文章,仍不得不承认,他的相貌颇具优势。

    但凡不曾同他对面,不知晓底细,对他的第一印象都会不错。

    在才貌并举的大明官场,如闫璟这般人,只要不是蠢到冒烟,为上位者所恶,多会官途顺畅。做不到登阁拜相,也会安稳做个京官。

    而闫璟的期望显然不止于此。

    抿了抿嘴唇,杨瓒十分清楚,不想被踩到闫氏脚下,他必须比闫璟立得更高。

    第六位之后,杨瓒均不熟悉,也没说过话,大致略过,再不做关心。

    宫廷之内,自不会有乡试、会试之类的号房。考试之时,也不会分殿安排。谨慎殿内坐不下,只能在殿外答题。

    以杨瓒和王忠的名次,恰好留在殿中。

    百名之后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如李淳和程文,都被安置在了殿外。

    春寒料峭,且因宫廷内规,不许多生火盆,对新科贡士们是不小的考验。弱冠而立之年、身强体健者尚罢,年逾不惑、将近半百的老明经着实难捱。

    好在天公作美,既无雪花落下,亦无雨水纷纷。虽然风大了些,紧紧衣衫,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一切为了金榜题名,荣耀里中,更为了加官进爵,鱼跃龙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