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0-120  直男怎么冲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十三人,扬州排第二,考中三十一人。

    排在最末等的那些都是穷乡僻壤的州府,可能一个都考不出来,所以一旦发配到那种地方,这辈子想要做出点政绩可难喽!

    第114章

    两人在王家一直叙话到晌午,王同知非要留二人用饭,粱老不好拂了他的面子,便带着陈青岩留下了。

    刚好王同知的几个儿子也来了,便一起吃了顿饭。

    他最大的儿子今年三十四岁了,因为只是秀才身,被安排在府衙做了个闲职。

    二儿子今年也三十多岁了,头脑愚笨(智商低下),如今在监狱做了个典司,听他一说话就知道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吃饭的时候居然提起狱中怎么刑讯的,那场面描述的属实下饭,把王益气的摔了筷子。

    “不想吃就给我滚回去!”

    他还想跟父亲对吼,被老大扯着胳膊拉了下去,老三和老四也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跟着一齐下去。

    这种事几乎每次全家一起吃饭都能碰上,若不是赶上过年,王益平常都不让他们来家里,省的丢人现眼。

    “伯卿见笑了,我这三子脑子不开窍……”

    粱伯卿也是震惊不已,记得当年见他这几个孩子,只觉得愚笨并没想到会是这般模样。

    心里这才明白过来,为何老友一把年纪了还汲汲营营想着往上爬,若不钻营等他没了,这个家就得散伙。

    “哎,这些年辛苦你了。”

    这顿饭因为这桩插曲吃得不欢而散,王同知送二人出来时,约定好下次出来好好喝一杯。

    坐马车回去的途中,陈青岩眉头紧蹙,整个人显得格外沉默。

    “想什么呢?”

    “在想怎么给元宝开蒙。”

    粱伯卿愣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起来,“他才两岁开什么蒙?笔都握不住。”

    “弟子就这么一个儿子,总归是想帮他谋划好,省的以后走歪了路。”

    “放心吧,三岁看老,元宝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必不会让你和王瑛操心。”

    “托老师吉言,希望如此吧。”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打他有了元宝,才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意义。

    明个就是大年三十了,家里该准备的年货也都买齐了,铺子关了门暂停营业,一家人聚在家中享受团圆之乐。

    *

    一大早天上飘起了雪花,给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年味。

    元宝早早就换上了新衣服,红色的对襟小袄,外面套着明黄色的坎肩,坎肩上绣的祥云纹和如意头。

    这身衣服一水用的绸缎,摸上去又软又细,里面还絮了厚厚的一层新棉花,穿在身上轻快又保暖。

    说起来这袄子还是方菱给绣的花,李氏女红不行,做些简单的衣服还好,太细致的绣活做不来。

    往年陈容在身边都是她帮忙做,今年三姑不在四婶却来了,刚巧方菱女红也是一把好手,便主动给元宝绣了这身衣服。

    穿戴好衣服,木头和春生带着他出去玩。

    “看着点,别把衣服弄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男怎么冲喜?》 110-120(第6/16页)

    “哎,省的了。”

    下人们也做了新袄,料子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粗布,但里面的棉花可都是实打实的厚实。

    陈家仁义,打老太爷那一辈开始就没苛待过下人,眼下日子渐渐好起来,王瑛更做不出磋磨人的事,早早都给大伙准备了棉衣棉裤和厚厚的棉鞋。

    王瑛进屋也换上新衣服,他这身衣服是在成衣铺子里直接买的,只改了改袖子穿着正合适。

    府城的成衣铺子跟镇上不一样,不光样式多,种类也齐全,凡是你能想到的几乎都能买到。

    石青色的斜襟收腰袍子是时下最流行的哥儿款式,再用银冠束起头发,整个人显得格外挺拔精神。

    陈青岩从身后抱住他,透过铜镜亲吻他的侧脸,“阿瑛长得真好看。”

    “油嘴滑舌。”

    “哪有,我这是实话实说。”

    王瑛回过头,两只手端着他的下巴打量,“我看你才是越来越俊了,我都怕考中举人被人榜下捉婿。”

    陈青岩失笑,“哪有那样的事。”

    “戏文了不都是这么演的吗?穷书生考中举人,被富家女看上榜下捉婿,借着丈人的权势和金钱一步登天,至于家中的糟糠,偷偷命人除掉以防后顾之忧。”

    “你从哪听来的这样戏文?”

    “甭管我从哪听的,就说有没有吧。”

    陈青岩拉着王瑛坐下来正色道:“这种事我没听说过,不过武朝应该很难发生。先不说别的,考中举人若不在一甲之列,二甲的举子最多只能入翰林做个七品的编修,想要升迁得猴年马月才能爬上去。更别说一不小心得罪了人被贬、被革职更有甚者抄家流放、斩首示众的……”

    王瑛深吸了一口气,相公还没开始考科举呢,就已经开始担忧起以后入仕为官的事了。

    “所以世家大族是决计不可能将家中的子女许配给这样的人,因为有更好的联姻对象谁会打一个穷书生的主意。倒是商贾人家有可能,但是为娶商贾女抛弃糟糠妻,与仕途无益反而会落下骂名,估计更没有人敢这般做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