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
李未晞十岁时,虽然相貌随阿娘,性格小霸王,但最终她还是遗传到了陆询舟的天资聪慧——虽然公主府所有的人都认为,小郡主的聪明长清公主殿下也占一半功劳,但是李安衾为了安慰陆询舟,硬是把女儿的聪明伶俐全推到陆小山身上。
彼时李轸二十岁,他年纪轻轻却已是赫赫有名的江南才子。郡王殿下年过二十,仍孑然一身,李琰看中这位表弟的才华,有意将他招入朝廷为官。
李安衾本不愿儿子参与到那朝堂险恶中,不料李轸少时便受陆询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熏陶,加之他那副犟脾气执意入京为官,所以公主殿下最后也拿他无可奈何。
早春的一个下午,淮苏王告别家人,带着行李登上了去往长安的马车。李安衾目送着李轸出门,那道毅然决然的背影像极了当年执意出任福州刺史的陆询舟。
翌日,十岁的李未晞由于通过了秦淮书院的各科学长们的入门测试,于是和她的兄长一样提前进入书院念书。
李未晞入学的那一天,李安衾像当年陪着李轸那样,特地早起陪着李未晞入学。陆询舟是书院的学长,自然也是早起陪着女儿出门上课。
春天的早晨,公主府的马车停在了秦淮书院的大门口的不远处。
陆询舟温柔地扶着十岁的女儿下车,两人大手牵小手,在明媚的阳光中走进秦淮书院。
那时,李安衾目送着她们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何眼眶有些湿润。
她这辈子,好像都在目送着亲人离去,无论是表面上的目送,还是更深层次的意义。
李安衾已经四十六岁了,虽然平日保养得不错,但也逃避不了晨间对镜,亲眼看着那些皱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爬上眼角。不过岁月从不败美人,那每一道皱纹似乎都在诉说一个故事,为她增添一份岁月韵味。
可李安衾恐惧衰老,更恐惧衰老会带来的别离。
别离,意味着目送,他们的背影毅然决然,不曾为李安衾停留半分。
浮生四十六载,她本应看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却仍然无法免俗目送时的悲伤。
十岁,她躲在衣柜中窥见皇姐在东宫中大火中迎接死亡。
十四岁,她在城楼上目送少时最初的心悦之人在夕阳的余晖中出征。
十九岁,她目送着皇兄下葬皇陵,亦在紫宸殿中聆听父皇对她的临终托付。
二十岁,她目送与她决裂后的爱人走入书房外无边的夜色中。
二十一岁,她目送着失魂落魄的母后带着脖颈上的掐痕从紫宸殿里走出。
二十五岁,她目送着生父燕王一家做成的人彘被木车载着驶出宫门游街示众。
二十六岁,她目送皇妹孑然一身走进相国寺。
三十五岁,她在饯行宴上望见了站在暮色中惆怅的少年天子。
四十六岁,她目送长子出府登上去往长安的马车。
如今,她又要目送着爱人和幼女的背影离她而去。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场大大小小的离别,所以人们应该珍惜离别之后的每次重逢,毕竟无人知晓明日之前,是太阳先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乃是长公主》 102、番外三 确幸(第3/3页)
。
李安衾目送妻女的背影,有些难为情地想,或许是上了年纪,她逐渐变得多愁善感。明明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分别,她却想了那么多,还哭红了眼睛。
被眼泪模糊的视线中,远处的背影停了下来,陆询舟似乎在低头听女儿讲着什么。
忽然,陆询舟和李未晞一起转过身,两人笑着小跑回来。当陆询舟看见李安衾哭红了眼睛时,她瞬间就慌了神,连忙抱着女儿上了马车,而后温柔地抹去公主殿下脸上的泪水。
“怎么哭了?想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
陆询舟心疼地问道。
小郡主抱住李安衾,也温声安慰:“阿娘不哭,谁欺负你了?我去揍他。”小娘子在阿娘的脸上亲了一口:“阿娘要永远快乐哦!”
李安颤着身子抱紧女儿,虽红着眼睛却粲然地看向陆询舟:“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
陆询舟莞尔一笑:“未晞说要回来的,因为她发现我们下车时太匆忙,没跟你告别,兕儿(女儿乳名)说要回来跟你吻别。”
李未晞点点头,认真地又亲了一下阿娘的脸。
“忘了和阿娘正式告别,是我和阿母的不对。”
李安衾不舍地松开女儿,柔声道:“那你们该走啦,这样会迟到的。”
母女二人下了马车,陆询舟回头朝她笑了笑,李未晞不忘再同阿娘挥挥手。
“阿娘——晚上见!”
李安衾望着她们转身而去的背影,含着泪水温柔地笑了。
就像是这样。
彼时春光正好,鸟鸣啁啾,一大一小的背影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么得温馨。
李安衾在那一刻终于知道,目送并不永远代表别离,也有背影始终会为她转身。
她释然了。
我不在乎生前的荣华、身后的盛名,我只想守住当下这一刻的小确幸。
无论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还是蒙尘的青史文字之间,她们已无所谓是谁刻意隐瞒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