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清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附于,引来了取经的队伍,也招来了觊觎贪婪的目光。

    无奈,孟清和提前打点好了皇帝的内库,又有国公爷和亲王做依仗,加上宦官个和锦衣卫之友的名头,敢打他主意,无异于是向天子的库房伸手。

    不是找死,胜于找死。

    歪心思动不了,只能脚踏实地的学习。

    到大宁取经的镇守越来越多,北疆各卫也迅速发展起来。但要达到大宁的高度,难度不下五颗星。即便是朱高煦镇守的宣府和朱高燧就藩的开原也做不到,其他边卫就更加困难。

    孟清和可以大把洒钱,用大棒和甜枣的策略让壮汉们心服口服,换成其他人却会挠头。

    于是乎,除大宁之外,分到各地的壮汉们越多,边军战斗力飙升的同时,问题也越多。累积到一定程度,报到皇帝面前,朱棣不再犹豫,拍板决定,大舅子带薪休假的时间够长了,应该回来上班了。

    洪武年间,徐辉祖曾同朱棣一起在北平练兵,尝居北疆十余年,同北元打交道的次数不比朱棣少。

    论马上作战,两人不相上下,比练兵,徐辉祖敢言第二,朱棣不敢言第一。

    沈瑄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于练兵也颇有见地,同徐辉祖比起来,却只有乖乖做学生听讲的份。

    为安定北疆,永乐帝决心启用徐辉祖。

    他成天忙得像头老黄牛,睡觉做梦都在和草原邻居互砍,大舅子却整日闲着没事,还时常跑到皇宫蹭吃蹭喝蹭风扇,眼瞅着胖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和》 第一百六十章(第3/1页)

    永乐三年十一月,天子敕魏国公徐辉祖练兵顺天。

    定国公沈瑄,汉王朱高煦分领骑兵一千,步卒三千迤北巡视,备御虏寇。调大宁造佛郎机炮,大将军炮,虎蹲炮数门,置备甘肃宁夏等充要之地。

    敕令由锦衣卫送达,前后不过数日,北疆边军皆循令而动。

    魏国公徐辉祖已从京城出发,只带随身护卫,快马加鞭赶往顺天。定国公沈瑄,汉王朱高煦也分别动身,先后抵达大宁,借调火炮。

    孟清和一心发展生产,不免忽略了朝堂上的消息,且此次边军调动同大宁关碍不大,以至于对沈瑄的突然造访一头雾水。

    “有归附部落头目伯客帖木儿之弟歹必都驴来言,今秋有鞑靼瓦剌部落-欲-掠宁夏甘肃。”

    沈瑄言简意赅,将他到大宁的目的以及魏国公被调至顺天练兵的原因一一道出,孟清和这才恍然大悟。

    皇帝派大舅子到北边不是接替干儿子镇守北京,主要是为了练兵,防备北边的邻居的同时,给鬼力赤马哈木更大的震慑。

    原本,皇帝属意的人选是驸马都尉梅墟,不想梅墟被人害死,其中还牵扯到锦衣卫,让朱棣很是头大。

    梅墟不成,朱能等人各有安排,只有徐辉祖还闲着。

    几番考量,这份差事就落在了魏国公头上。

    有徐辉祖在北边,沈瑄随时可以出兵奔袭草原。鬼力赤和马哈木想采用-游-击-战术,轮番出击打谷草,也要仔细掂量一下,会不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定国公追到老窝一刀砍了。

    明白之后,孟清和长出一口气,国公爷没犯事,之前完全是他想多了。

    “魏国公至顺天练兵,骑兵为主,步卒次之。”

    “骑兵?“

    “是。”

    如果是骑兵的话……孟清和捏了捏额角,看来,天子派魏国公到北边,不只是震慑鞑靼瓦剌,也是想让垛集到边军中的草原壮汉们老实点。

    自六月起,朝廷下令,从归附鞑靼部落和野人女真中垛集壮丁,充实边军。

    兀良哈暂且不论,新加入边军系统的壮汉们,一时不能适应边军生活,加上语言等多方面问题,闹出的问题着实不少。

    同其他卫所相比,大宁的条件得天独厚,有朵颜三卫在,新来的壮汉们一个比一个老实,连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论资排辈,凭实力说话,无论如何轮不到这些新来的冒头。

    真敢挑刺,不用孟清和下手,兀良哈的大小头目完全能收拾了他们。

    大宁上下及附近边卫早已认清一个事实,跟着兴宁伯有肉吃,有钱赚。惹恼兴宁伯,财路断了不说,极有可能引来定国公这尊杀神。

    被揍被砍,都只能自己受着。

    自靖难时起,兀良哈头目们就与孟清和打过交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明里暗里被坑了几次,却也得了不少好处。见到兴宁伯,三卫上下都收敛起-暴-脾气,一门心思的发财致富,为大明服务。

    老资格尚且如此,新来的竟敢不服从管理,不守纪律,各种挑事,不是找揍还能是什么?

    初犯,揍。

    再犯,继续揍。

    屡教不改,撤了拳头上刀子,用刀背拍,死不了。

    不服?

    好,狼牙棒招呼。

    几次下来,大宁垛集来的壮汉们全老实了。

    操练屯田,巡视边防,建造地堡工事,一点不含糊,比出身贴户的边军都积极。

    孟清和见壮汉们表现不错,军饷之外,提前发了红利。

    牛羊,钱钞,布帛,香料,按照人数下发到旗中,军官和头领还能多得一份。数量比不上老资格的边军,却足够新来的壮汉们吃饱喝足,顺便改善一下部落中的生活。

    大棒和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