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清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力就能强上几分。

    对于边塞守将来说,还有什么比防御北边的邻居更重要?

    虽说鞑靼和瓦剌正打得热闹,难保哪一天突然回过味来,握手言和,不打了,转而来找大明的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坚固的城池地堡,强悍的边军,才是能够挡住这些恶邻的根本。

    宋晟做了决定,麾下将领举双手赞成。

    若非守将不得擅离岗位,他们当真很想亲自到大宁去看看,往昔荒凉的城池,如今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同宋晟一样想法的,还有宁夏总兵官何福。

    没人会嫌粮食太多,多收一斗是一斗。机会送到眼前,何福比宋晟更善于把握。他不只派人到大宁取经,还遣人去了宣府,名义上是给郑亨送信,实际上却是到汉王亲自耕种的军屯去观摩一下。

    两地情况类似,到宣府学习,更优于大宁。

    何福会做出这个决定,实因朱高煦在屯田一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闻,宣府进献朝廷的嘉禾就是汉王亲手种出来的。

    天子大感欣慰,更是在兄弟间相当有面子。

    瞧见没有?这是我儿子种出来的!

    你儿子行吗?不行吧?

    哈哈哈哈!

    朕嚣张?

    朕就嚣张了,你能怎么着吧!

    新年时,进京朝贺的王府长史,基本都是精神抖擞进殿,风中凌乱出-宫。带着天子写给自家上司的书信,脚步发飘的踏上归程。

    等各地藩王接到书信,无不咬牙切齿,大有举起鞋底-狠-抽-朱老四小人的-冲-动。

    显摆你儿子了不起?!不就是种田吗?

    谁没有儿子?咱儿子也行!

    于是乎,永乐三年的春耕时节,各藩王封地的百姓见识到了一幕奇景,王府的世子和郡王们除掉华服,挽起裤脚,扛起锄头,光着脚丫子下田耕地。

    耕牛?不用!

    朱家的子孙,就要这么犀利!

    藩王老爹们叉腰站在田埂上监工,手里的鞭子和木棍舞得虎虎生风,一点也不肯放松。

    慢了,偷懒,立刻-鞭-棍-伺-候!

    鞭子在寻常人手里,是策马赶牛的工具。

    在朱家人手里,绝对是教育儿子的不二选择。

    世子和郡王们一边挥舞着锄头,在田地里挥汗如雨,一边恨不能把朱高煦扎成筛子,砍成肉泥。

    你小子想在老爹面前表现,别带累兄弟下水啊。

    你老爹是什么人,咱们老爹又是什么人?受刺激就要蹦高的主。

    这下好了,书读不成了,王府教授跳脚也没用,一句“粮为国本,食为民天,宗室当以身作则”就给堵了回去。

    戏也听不成了,哪个敢消极怠工,鞭子和棍子立马招呼上来。

    老朱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时发现,自己老子的武力值很是不低,不能上马打仗,把儿子全都揍趴下还是绰绰有余。

    由此,藩王监工,世子郡王种田,成为了藩王领地上的常例。

    所谓前人尝苦,后人品甜的说法,在老朱家完全说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