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清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上的影子也随之变化。

    沈副千户不说话,孟总旗不能不出声,领导给了好处,做下属的必须有所表示。

    “标下谢副千户。”

    “不必。”

    沈瑄放下笔,拿起案上的宣纸,轻轻吹了吹。墨迹透过纸背,隐约能辨别出上面写了些什么。孟清和忙低下头,垂下双眼,他没看到,什么也没看到。

    静默片刻,沈瑄突然站起身,绕过案牍,拿起铜盆旁的火钳,拨了拨里面的木炭。

    火苗一下蹿升了起来,室内明亮许多。

    “天气愈发的凉了。”

    “是。”

    “孟总旗的授田收成如何?”

    “……”幻听了吧?

    “为何不答?”

    沈瑄转过头,孟清和总算确定自己没幻听。

    “回副千户,收成尚可。”

    “恩。”

    沈瑄放下火钳,视线在孟清和身上停顿几秒,神情意外的温和。

    孟清和瞬间心跳飙升两百,吓的。

    沈副千户如此平易近人,比他挥刀砍人还惊悚。

    “孟总旗。”

    “标下在!”

    “自今日起升汝为试百户,仍戍守城外。”

    一句话恍如天籁,孟清和险些没哭出来。原来空头支票也有兑现的时候,果然不该将社会想得太过黑暗。

    “汝旗下兵卒戍守墩台有功,不日将论功行赏,另有米粮布匹发下。”

    “谢副千户提携,标下铭感五内!标下代兄弟们谢过副千户!”

    “孟百户不必急着当值,养好身体尚为紧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和》 第二十八章(第3/1页)

    收买的棋子轻易被识破,高阳郡王堵了一口火气,嘴上说不会出事,心里也有些打鼓。一旦消息-泄-露,被世子抓住把柄,定会狠狠告他一状。

    预想了几种事发的后果,相当了解燕王脾气的高阳郡王很是担忧。

    原因很简单,燕王抓住任何机会在建文帝身边安插钉子,大肆收买宦官搞地下-工作,却绝不允许其他人学着干。谁干谁倒霉,不死也要脱层皮,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想到这里,朱高煦脸色更加阴沉,“王听事。”

    “在,郡王。”

    “这个人,在孤离开之前处理了。”

    “遵令。”

    “做得干净点。”

    “是。”王听事躬身答应着,面上不见任何异色,显然是做惯了这类事的。片刻之后,又小心的问道:“那个总旗?”

    “先留着吧。”朱高煦端起了茶盏,茶水有了凉了,“孤还有用。”

    “是。”

    几句话间,决定了两个人的生死。

    孟清和并不知道自己差点就脑袋搬家,他正看着打开药箱,取出瓶瓶罐罐的赵大夫,心怀忐忑。

    换药?当着沈副千户的面?是不是有些不妥?

    在上司面前光膀子着实不雅,何况他这一身皮包骨也实在拿不出手。

    “赵大夫,不如把药给我,我回家再换。”

    “孟总旗,”赵大夫笑得十分和善,话里的意思却同和善沾不上边,“不听话的马驹子,老夫都是绑起来再医治,总旗最好还是别让老夫动手。”

    孟总旗刹那间默了。

    这是大夫还是土匪?难不成是个兽医?

    目光转向沈瑄,副千户正埋首案牍,专心公事中。再看正撸胳膊挽袖子的赵大夫,孟总旗心中更加没底。现在反抗,还来得及吗?

    事实上,孟清和有些想多了。

    赵大夫的医术高超,在整个卫所都是有名的。赵家上数四代曾是前宋御医。南宋国灭后,举家归隐山林,做了隐士。

    国朝初立,洪武帝听说了赵家的事迹,立刻下令征辟,一家子都被“请”到南京。按照洪武帝的逻辑,做隐士有什么搞头?简直是浪费生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心一意贡献社会才能体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于是乎,凭借祖传医术,赵大夫成了赵御医,打着儒医的名号,颇受马皇后和太子的赏识。

    可惜好景不长,马皇后和太子先后去世,洪武帝看满朝大臣都不顺眼,举起了屠刀就没想再放下。

    洪武二十六年,赵大夫被卷入了蓝玉谋反案,命虽然保住了,活罪却难逃,直接被发配边塞充军。

    说是蓝玉同党,赵大夫实在有点冤。只因凉国公某日微感风寒,好心给开了一副感冒药,得了几句感谢。结果被有心人士挖出,成为赵家积极参与谋反的有力罪证。

    治病救人和谋反有直接关联吗?

    洪武帝说有,没有也有。

    赵大夫还能怎么办?只能眼含泪水,拜谢皇恩,北出塞外。

    可见,在洪武朝做官很危险,做大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