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上垂怜,供奉生祠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气溢散,再加上姜丶刘两家拿出的固本药材,古今帮也算渐成气象。

    里头不乏精满气足的好手,其馀人底子也不差。

    这帮人干起活来,已非寻常庄户可比。

    扛梁若拈草,夯土如击鼓,声声均匀稳当,听在耳里竟觉舒坦。

    于是,不过月余,村外便次第起了新舍。

    屋宇整齐,却不显刻板,远望宛如棋布。

    而在正中的显眼处,新立了一座生祠。

    青砖黑瓦,一进小院,算不得气派,却收拾得极净,石阶缝里青苔特意留了几分,看着便有股清古气。

    正殿供的,自然是那位灵素道长。

    彩塑泥胎,眉目温婉,手中翻着医书,似低头看方,又似垂眸顾众生。

    有趣的在她两侧。

    不见金童玉女,却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孩童。

    左边男童,眉宇英气,脚边一副弓箭,赫然是那「降魔金刚」;

    右边女童,丫髻双垂,怀抱药葫芦,神情认真,正是那「药师娘娘」。

    祠中不燃檀香,只常年焚着艾草。

    药香清苦,与新土新木的气息混在一处,悠悠散开。

    过客一闻,胸臆便觉安稳。

    生祠落成那一日,村里摆下了场面。

    鞭炮噼里啪啦,硝烟里夹着股艾草的清香,顺着风一路飘出去。

    姜义被簇拥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盏不冷不热的温茶。

    院里人声鼎沸,香火正旺,他却懒得插话,只抬眼瞧着。

    乡人们一个个面带虔诚,三尊泥胎塑像前,磕头丶焚香,皆是恭恭敬敬。

    至于心头滋味,却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热闹散得快。

    回到姜家祠堂,只剩下檀香清苦,倒添了几分冷静。

    姜钦丶姜锦两个小家伙正擦拭着牌位,见祖父进来,忙直了身子。

    姜义在供桌前蒲团上盘腿而坐,没去看他们,只盯着那缭绕的香菸,缓声道:

    「你们两个,如今也是受人香火的了。」

    孩子们心头一震,屏声凝气。

    姜义语气仍淡淡的:

    「这是福,是莫大的福缘。凭着这份功德,修行路上少走许多弯路。但这也是枷锁。」

    他顿了顿,才续道:

    「往后,你们的一言一行,就不只属自己。底下有眼睛在看,天上,或许也有神明在瞧。」

    「一步踏错,毁的不光是你们,还连累这满堂香火,连你们娘亲挣下的功德,都要跟着折去。可懂?」

    两个孩子自是低头应下。

    姜义挥了挥手:「下去吧,各自忙去。」

    脚步声渐远,供桌上的青烟一阵恍惚,姜亮的身影缓缓凝出。

    笑意压也压不住,眉目间尽是得意。

    「爹,文雅这桩事,总算是定下了。」

    他拱手一揖,话语里透着轻快。

    先前他常暗暗忧心,妻子根骨寻常,纵有家学,终究未必能窥长生大道,夫妻之情恐难久全。

    谁料一场滔天大疫,竟成了她的登天之梯。

    解救苍生,功德无量。

    生祠一立,香火愿力绵绵不绝,她那尊未来神位,几乎是稳了。

    百年之后,寿终正寝,魂魄凭功德超脱轮回,自可与他长久相伴。

    而好处,又何止于此。

    姜亮嘴角笑意更深,带了几分算计得逞的从容:

    「经此一事,咱们家,算是与太上道祖结下了个善缘。再有刘家那位天上亲戚撮合一二……」

    话没说完,意思却已明白。

    往后,未必不能凭着这一份香火情,叩开兜率宫门,更进一步。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