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帮中标杆,锋意暗藏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36章 帮中标杆,锋意暗藏

    姜亮在村中这一歇,不觉竟过了两月有馀。

    每日鸡鸣未透,便已点灯出门,领着那帮半大小子钻林子里去练拳脚。

    晨风凉,林影斜,脚底下的落叶踩得簌簌响,一日练到夕阳挂树梢,才算收势。

    两月下来,那帮少年身上的村野气,倒也磨去了七八分。

    再站成一排时,衣襟收得齐,眼神也不再飘来荡去,竟隐隐带了些军伍的规整模样。

    说是兵,还不成气候,但也不是光知道打赤膊撵鸡的野小子了。

    李文雅则清静些。

    日日一袭素衣,往老寒地里一坐,便不多动。

    有那几炉静心丹作底,她心神也渐收得稳了。

    静坐之时,人如秋水,不惊不扰,偶有风过裙角,也不过微微一动,便又归于平静。

    待到姜钦丶姜锦那对龙凤胎抓周,院里早早搭了席面。

    席间不只为娃娃贺喜,连带着击退羌贼丶姜亮高升的喜讯,也一并贺了。

    村口老柳树都被缠了红绸,锣鼓声敲了一整天。

    只可惜,再热闹,也总有散的时候。

    周岁宴后,不过几日。

    一纸调令自凉州府飞马而至,落在了姜亮案头。

    纸未开,心便沉了半寸。

    这年头调令不等人,心头纵有不舍,也只得收拾行囊,拔腿便行。

    这趟出门,三个娃儿,姜亮一个也没带。

    家中眼下灵气丰沛,于几个孩子的修行有好处。

    娃娃年纪小,骨头还软,正该趁这光景,把底子扎牢了。

    临行那日,姜义也未多言,只在院门口送了一程,话说得轻,眼神却深了几分:

    「阿锐那小子是块好料,筋骨见硬,气息也顺。再熬个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等他底子稳了,家里也教不了什麽新鲜玩意儿,再送去你那儿,学些真刀真枪的本事。」

    姜亮听着,只是点头。

    山路铺着阳光,车轮碾过落叶,吱呀作响。

    他拉着满眼不舍的妻子,回头望了一眼村口那棵老槐树。

    树下几只鸡在刨食,孩子们在远处追蝶,风一过,晒在竹竿上的布衣轻轻摇动。

    人间种种,终究难两全。

    马车一晃,出了村口,便只剩一串车辙,隐在尘里。

    人一送走,院里立时清静了不少,四下又恢复了旧时模样。

    姜明还是老样子。

    清晨准点出现,讲那半个时辰的书,便又钻后山去了。

    他当了甩手帮主,姜曦倒是忙得脚不沾地。

    整日泡在帮中,风风火火地奔来窜去,脚下像踩着火星子,没个歇的时候。

    一边自个儿练那一趟老棍,打得虎虎生风;

    一边又把从二哥那儿学来的练法,一招一式全数搬来,挨个往那帮新丁身上招呼。

    新入门的弟子腰酸腿软,也咬着牙撑着,一个个汗如雨下,却没一个叫声苦。

    只因旁边,还站着个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小鬼头。

    个头儿不高,岁数也就六七,模样儿乍看跟他们一样,细瞧却哪儿都不一样。

    旁人练三遍,他得练十遍;

    旁人扛青砖,他得扛磨盘;

    连歇口气,都得看副帮主脸色。

    一通摸爬滚打下来,脸上泥一层,身上青三处,浑身汗湿得跟水捞出来似的。

    可偏偏这小子皮实得很。

    一屁股坐在地上喘了几口气,回过头来还能咧嘴冲人笑,露出两颗小白牙,贼亮。

    正是姜锐。

    这小子如今六岁出头,骨头开始见硬,眼神也亮得像颗晨星。

    性子随他爹,瞧见那打熬筋骨丶列阵行兵的架势,眼睛便不自觉地发光。

    姜曦一见,自是不会放过这等好苗子。

    等二哥二嫂一离了村,她转头就把人领进帮里。

    不由分说地扔进了练功场,亲自上阵操练,强度远超寻常帮众。

    可偏偏这小子犟得很。

    不哭不闹,摔疼了也不喊,一腔子狠劲像野地里钻出来的刺头草,风吹不弯,脚踩不断。

    有他这麽个标杆杵在那儿,其他新丁便没脸再喊苦。

    一个个红着脸,咬着牙,死命往前顶,马步扎得跟钉在地上一样,生怕落了下风,丢了面子。

    于是练武场上怨声少了,硬气多了。

    那一排排小胳膊小腿挥舞如风,拳影中透出点子狠,透出点子倔,倒像模像样了。

    姜曦背着手站在边上,看着这一群汗如雨下的小子,嘴角微微一挑,一副计划得逞模样。

    至于照看那两个奶娃的差事,自然又落回了老两口肩头。

    好在姜义与柳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