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阮希周不敢去想,不愿去想。
“父亲?”
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向唯一还活着的儿子,阮西周的心中涌上一团疑惑。
大明的将领将他们父子关在一起,到底为了什么?儿子潜入大明生乱,即使被抓,也该关在凭祥,而不是被带到安南。
难道……
阮希周一下坐直了身体,吓了跪在地上的军师一跳。
“你……”
刚说出一个字,帐篷外就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铠甲-摩-擦声。
阮希周父子同时一凛,目不转睛的看着帐帘。
帘子被掀起,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面前,父子俩陡然间变了神情。
“阮相?”
站在阮希周父子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几次带队出使大明,为黎氏请来册封,又把陈天平请回了安南的伪丞相,阮景真。
自大明发出讨逆诏,阮景真就和其他曾出使大明的安南大臣一样,拖家带口不见了踪影。
黎季牦曾下令抓捕,十次里有九次是无功而返。
这些昔日里手握实权的大臣,很多都是安南大族,有私-军,也有自己的城寨。即便无法武力对抗,也能带着财产逃入临封。
占城,暹罗,老挝,真腊,乃至于明朝的钦州等地,只要给得出价钱,表示出臣服,哪里不能去?
黎氏父子太过嚣张,几乎将邻居得罪个遍,即使是恶心一下黎季牦,这些请求“政-治-避-难”的前安南大臣也会被接纳。如占城国王,更是二话不说,来多少接多少。之前的恩怨一概不咎,只要反对黎氏父子的都是朋友。
短暂的惊讶之后,阮希周父子沉下了表情。
阮景真会出现在征讨大军的军营里,有十成十的可能投靠了大明。
“阮相。”
阮希周起身,拱手。
安南仿效实行大明的科举制度,权利上层的一举一动都在向明朝靠拢。
只不过,除了少部分人,大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用个不太好的词来形容,沐猴而冠。只有表没有里,不照照镜子,反而沾沾自喜。
阮希周很幸运,是少数中的一员,他的四个儿子也被称为才子。如果不是黎氏-篡--权--夺-位,长子还有可能被送到明朝京城国子监读书,回国后,前途不可限量。
现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不敢。”阮景真连忙摆手,“在下同黎氏逆贼势不两立,早非丞相。上国天子仁德,宽宥前罪,令吾出任东都留守,不日即将上任。”
阮希周没说话,只是尴尬的扯了扯嘴角。
恭喜?还是大声斥骂?
前者,他没有立场。后者,他还不想死得更快。
“听闻希周兄在此,特请天军总兵官定国公容许,来见兄长一面。”
虽然都姓阮,但阮景真和阮希周没有半点亲戚关系,如今又是一人权柄在握,一人为阶下囚,一声兄长,不过是客气。
“何故要见我这罪人?”
听到阮希周的自称,阮景真笑了。对于定国公交代之事,已有了六分把握。再看站在一边的阮希周之子,把握增加到了八分。
黎季牦父子必死无疑,跟着占城国王一起投靠大明,无疑是保全家族的最好办法。
背叛了陈氏,阮景真不在乎再背叛黎氏一次。而他相信,现在的阮希周也是一样。
只不过,需要一个机会。
放下帐帘,走近几步,阮景真压低了声音,“黎季牦父子已经穷途末路,鱼游釜中,早晚是死路一条。希周兄才学闻达于世,何必跟着走上死路?”
阮希周没说话,心却在狂跳。
“况且,黎氏是为逆贼,灭陈氏宗嗣,违上国之意,不知悔改,更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又顾自身性命,多次丢下如兄长这般忠义之士,仅以身遁,兄长还要为他送命?”
“我……”
“兄长不想想自己,也该想想因黎氏而亡的三个侄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和》 第一百八十一章(第5/1页)
阮希周父子坐在同一个帐篷里,一样的狼狈,一样的面如土色,惴惴不安。
“父亲,是儿无能。”
军师跪在地上,痛哭失声。
背叛陈氏,投靠黎氏,如今陈氏已亡,黎季牦父子不知所踪,明军过处,如披荆斩棘,各州县无一合之敌。
“大势已去。”
叹息一声,阮希周的表情中满是绝望。
从开战以来,安南未有一胜。死在战场上尚好,投降了也能留一条命,如他这般被生擒的,九成都会被斩首示众。
多邦,东都,西都,天健山……富良江的水,已经被血染红。
回忆起当初跟随黎季牦-篡-位时的风光,阮希周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
荣耀,官位,财富,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昙花一现。
早知今日,他必定不会铤而走险,跟着黎氏父子一条路走到黑。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