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如果双方达成协议,桓容点头放人,秦氏自然会履行承诺。如若不然,边界守军大举南下,两败俱伤在所不惜。
听出话中威胁,郗超眼神微变,贾秉面露兴味。
桓容微微挑眉,问道:“不怕朕杀你?”
秦钺朗笑出声,道:“陛下大可以试一试。”
帐中突然陷入沉默。
桓容看着秦钺,明明该发怒,却偏偏生出一股佩服。
“秦氏郎君,果真名不虚传!”
“陛下过誉。”秦钺收起笑容,继续道,“来之前,钺曾得大母和大君之言,见到陛下,需当面言明,只要陛下肯点头,放回几位叔父,秦氏即刻退出边州,永镇漠南。只要一脉尚存,不容外族踏入华夏半步!”
少年的声音铿锵有力,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在场之人的心头。
“秦氏祖训,守汉土,卫汉民,驱逐贼寇。”
“今日出长安,秦氏再不入中原半步!”
这是承诺,也是誓言。
以寻常眼光来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口出此言,未免有几分儿戏。然而,秦钺是秦玖的长子,秦策的长孙,未来的秦氏家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桓容》 323.第三百二十三章(第2/1页)
秦璟出现在城头,秦军士气大振, 连城内的流言都少了许多。
经过一次试探, 汉军和秦军都对对手的实力有了清楚认识, 汉军收起轻敌之心,严格按照桓容的命令,实行围城之计。
秦军严守城头,纵然汉军高挂免战牌, 也时刻不放松警惕。
经过一场大战, 双方陷入对峙。
汉军顿兵长安城下,一围就是两个多月。
期间,桓嗣率兵拿下雍州, 防备秦玖和秦玚的大军。
桓容采纳贾秉和郗超的建议,每隔数日便派兵做攻城状,并不实际进攻, 却让守军的精神更为紧绷。
同时,汉军斥候四出游弋, 切断长安同外界的所有联系。
至八月中, 战事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桓容变得有些焦虑。
桓汉不缺粮,但三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可观, 出兵以来, 消耗的粮秣已是天文数字。纵然家底丰厚, 也渐渐开始感到吃力。
秦军同样焦虑。
城内存粮见底, 守军从每日两餐改为一餐, 由蒸饼改为稀粥,压根吃不饱。
战斗力再强,体质再好,也扛不住如此煎熬。
无需多长时间,只要再多十几日,城中的谷麦即将告罄。
将士饿着肚子没法打仗,百姓面临饥饿,一样坚持不住,总要为自己寻条生路。届时,不用汉军攻打,城内就会出现不稳。
汉军在城外焦虑,秦军在城内煎熬,彼此的日子都不好过。
临近八月底,北地依旧少雨,显然又是一个灾年。
大旱之年屡有蝗灾,九月初,忽有飞蝗自东而来。
换做寻常,见到蝗虫过境,百姓必定恨得咬牙切齿。如今则不然,不只是交战双方,连城内百姓的眼睛都绿了。
飞蝗铺天盖地而来,汉军、秦军和长安百姓张网举盆,使尽浑身解数,就为多抓些“口粮”。
雁过拔毛,虫过留腿。
不留下所有也要抓住大半!
临近秋收,南地虽然遇灾,粮食出现减产,依靠之前的储存,支撑一段时日总没有太大问题的。然而,能多一条“筹粮”的途径的总是好的。
城内的将士和百姓更不用说。
尝过饿肚子的滋味,包括之前闻蝗色变之人,都陆续加入捕蝗的队伍。
蝗虫嗡嗡而来,所过之地寸草不生。
路过长安时,变故陡生,队伍突然少了一大截,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从半空截断。与之相对,城内城外同时飘散焦香,堪谓奇景。
如果蝗虫有思想,肯定会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自己吃点粮食算什么?这些两条腿的才是真正狠呐!
蝗虫数量终归有限,并不成完全代替军粮。
九月中旬之后,长安缺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虽不至于断炊,形势也是日渐严峻。
就在这时,桓容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雍州突然送来飞报,朔方等地的秦军大举调动,恐有南下之意。
不等召集众文武商议,忽听宦者上禀,有一支西河来的队伍,领队之人自称秦钺,请见桓汉天子。
西河?
秦钺?
桓容动作一顿,诧异的抬起头。
如果他没记错,来人应该是秦玖长子,秦璟的侄子。
长安围攻不下,边界秦军又开始调动,秦钺这个时候来,究竟所为何事?
“陛下,其意如何,总要见一见才知。”贾秉和郗超都已闻讯,联袂来见,请桓容暂且放下其他,先见秦钺一面。
“也好。”
桓容点点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