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1.第三百一十一章  桓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来,还需同桓祎等人商议。

    兄弟俩谈了足足半个时辰,待定下初步章程,都有畅快淋漓之感。

    至傍晚,长乐宫留膳,宫婢移来三足灯,内室亮如白昼。

    桓歆用过晚膳,谢过太后天子,在宫门落下前告辞离开。

    宫婢换过灯盏,南康公主饮过茶汤,示意宫婢和宦者退下,开口道:“阿子白日来,想必不仅是为番僧之事?”

    “阿母明察秋毫,确非如此。”桓容放下漆盏,点了点头,正色道,“儿实为请阿母相助。”

    “哦?”南康公主来了兴致,好奇道,“何事?”

    “日前儿与几位从兄书信……”

    桓容早有腹案,遇南康公主问起,略微组织一下语言,就从头开始说起,巨细靡遗,将事情和盘托出。

    说话的过程中,南康公主的神情先是好奇,后是惊讶,随之是沉思,最后竟有些好笑。

    李夫人坐在南康公主身侧,素手移开香炉盖,投入一注新香。在桓容抱怨几位从兄“有儿子不给”,死活不松口时,忍不住笑出声音。

    “阿母莫要觉得我有夸大,实情就是如此!从兄的回信都在太极殿,我立刻让宦者去取。”说到这里,桓容就要出声唤人。

    “不用。”南康公主拦住他,笑道,“阿子所言我自然相信。”

    “日前叔父遣人来建康,同样询问此事。观其意,显然同从兄站在一边。”桓容叹息一声,很是苦恼,“如非没有办法,儿实不敢劳动阿母。”

    “且容我想想。”

    南康公主沉吟片刻,没有给桓容回答,而是令阿麦去慕容氏处,让她将桓伟和桓玄一起带过来。

    “诺。”

    阿麦领命前去,南康公主看向桓容,道:“立皇太子之事,委实不能操之过急。阿子想过没有,如行事莽撞,有不妥之处,很可能令桓氏内部生隙。”

    内部生隙?

    桓容不免愣了一下。

    说话间,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宦者通禀之后,慕容氏同桓伟桓玄入殿行礼。

    “起来吧。”

    “诺。”

    慕容氏站起身,略微低着头,安静的坐到李夫人下首。桓伟桓玄坐到桓容身边,脸上难掩好奇。

    待宫婢送上茶汤,南康公主看向桓伟和桓玄,温和道:“之前你们同我说的话,今日同官家说说。”

    桓伟和桓玄同时眼睛一亮,看向桓容,脸颊因兴奋染上微红,争相道:“阿兄,弟已元服,想随四兄出海!”

    “阿兄之前说过,元服之后可决今后志向。”

    “弟想出海,想亲眼见一见海外方物。”

    “待学成兵法,我要领兵,像从兄一样为阿兄守土,为国朝开疆!”

    两人滔滔不绝,将想了许久的话一股脑说出来,中途没有半点停顿。

    桓容听得认真,继袁峰之后,再生“岁月太过匆匆”“四头身转眼长大”的感慨。

    待两人的话告一段落,南康公主向桓容摇了摇头,示意他暂莫出言,仔细的看过桓伟和桓玄,问道:“官家有意立皇太子,你们以为如何?”

    桓伟和桓玄都愣了一下,看向桓容,奇怪道:“阿兄还没成婚,宫中也没有嫔妃,何时多了皇侄?莫非……”偷-生-的?

    以阿兄的为人,应该不可能,一定是他们想多了!

    看到两个弟弟怀疑的眼神,桓容不由得呛了一下,哀怨的看向亲娘。

    被阿弟误会了,光辉形象可能不保,怎么办?

    南康公主不以为意,笑道:“官家的确没有成婚,膝下也无儿女,故要从族内选嗣。前朝有弟承兄位的例子,你二人如何想?”

    桓玄的大脑受过损伤,思考问题比常人略慢,需要仔细深想,才能领会南康公主话中的真意。

    桓伟却是一点就透,明白南康公主之意,一时间愣在当场,不知该作何反应。

    慕容氏面色微变,想要开口,却被李夫人按住手腕。看到后者温和的笑,慕容氏本能的僵了一下,咽下到嘴边的话。

    她从没想过儿子能继承大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桓容》 311.第三百一十一章(第5/1页)

    长乐宫中,桓歆条理分明, 详述驱逐番僧之法。

    “凡外来者皆逐, 逐之不走则捕,捕不从者当下牢狱。”桓歆说话时, 语调始终没有太大起伏,配上三缕黑须,愈发显得超凡脱俗,颇具高人气质。

    然而, 气质归气质, 此时此刻, 其口中所言, 和“清静无为”半点不沾边。

    “仆闻船队规模愈大, 船工急缺, 盐场及工坊同需力夫,朝廷想方设法, 仍效果不大。番僧远道而来,不提相貌如何, 体力定然过人。如其不遵我朝之法,意图蛊惑民心,以律惩处实是理所应当。”

    到桓汉来,自然要守桓汉的规矩。

    敢冒头挑食, 下牢-受-刑都是活该!

    “杀之未免可惜, 入牢实耗费米粮, 莫如送去盐场, 可补力夫之急。亦可押上海船,随船往来海外诸邦,亦有用处。”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