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掠长安多日,早引得百姓不满。”王猛咳嗽两声,饮下一口温水,尽量将话说得清楚明白。
“陛下何不下旨,绞杀叛军者有赏,得主谋人头封爵。随众叛者,如立即悔过改投朝廷,可既往不咎,留下一条性命。”
若是别人下此诏令,哪怕是向有贤名的司马昱,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换成苻坚则不一样。
“柔仁邀名”为后世诟病,现下却能代表“信用”。
几次宽宥反叛部落,给世人留下仁慈印象,潜意识中认定,只要苻坚说不杀,肯定能保住性命。
对多数乱-兵来说,反正该抢的也抢了,该杀的也杀了,没法真正推翻苻坚,干脆顺坡下驴。哪日觉得不满,再叛也不耽误。
听完王猛的建议,苻坚很是心动,苻融却面色严肃,很有几分不赞同。
似明白苻融所虑,王猛向他摇头,示意稍安勿躁,继续对苻坚说道:“陛下,乱世当用重法。陛下有统一中原,荡平华夏之志,切不可再妇人之仁。否则,此次长安之乱就是教训。”
苻坚面露不愉。
任谁被说“妇人之仁”都不会高兴。
“陛下恕罪,臣无意冒犯。”王猛请罪之后,沉声道,“恳请陛下下一道密旨,乱平之后,无论被擒亦或投降,无论出自哪部,凡部落首领贵族及有官位者,全部就地革杀,不留一人!”
苻坚满脸愕然,下意识道:“如此一来,朕岂不背信?”
王猛摇摇头。
“除恶务尽。野草不除,遇风必长。况且,臣言密旨,无需昭告天下。”
简言之,人杀掉,后患尽除,苻坚仍可保有仁义之名,背锅侠早已就位。
“还可鼓动城中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桓容》 149.第一百四十九章(第3/1页)
河东郡一战,两万氐兵望风而逃,秦氏兄弟几乎不废一兵一卒,就拿下整座大营,缴获粮秣无算,甲胄兵器千余件。
消息传回上郡,秦策立即率兵南攻,仅用不到半月的时间就拿下定阳,进而包围平阳,使得城内人心惶惶,汉人联合羌人趁机起事,抓住平阳太守,打开城门,迎秦策入城。
军情如火,战事告急的消息飞入长安,却如石沉大海,没能砸起半点水花。
援兵?
苻坚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派出援兵!
不到两月时间,拓跋鲜卑、羌部、乌丸等相继-反叛,乱兵里应外合,长安的大火一场接一场,日夜不熄。
各部首领不满苻坚日久,尤其是助苻坚夺取皇位的羌部,更是对他咬牙切齿,恨不能一刀砍了他的脑袋,以谢死去的族人。
原来,苻坚登上皇位之后,为邀仁名,一度宽赦反叛部族,非但不严加惩治,反而几次三番优抚,甚至加官发赏。
与之相对,扶持他的部落似被遗忘,少有赏赐金银的时候。
或许在他看来,这些部落忠诚于己,是自己人,不用太废心思。殊不知,这份“区别对待”最易埋下祸根,只等时机成熟,定会一朝爆发。
趁着苻坚冬季调兵,引来多数朝臣不满,羌部首领率先举兵反叛,拓跋鲜卑和乌丸最先响应,更有苻柳旧部随之起事。
苻坚施行“仁政”,允许叛将重新为官,叛军驻扎长安附近,成为悬在头顶的砍刀,不折不扣的催命符。
幸亏城内没有慕容鲜卑,要不然,以慕容垂等人的战斗力,估计长安此刻已沦为废墟。
叛兵在城内烧-杀-抢-掠,氐人贵族官员抛弃平日成见,联合起来拱卫皇城。
乱兵之中,以苻柳旧部为首,高举“清逆贼”的大旗,斥苻坚杀兄篡位,推举苻生之子重登九五。
得知乱兵的口号,苻坚气得咬碎大牙。
“指朕篡位?好大的胆子!”
苻生在位两年,暴-虐-残-忍,尽诛顾命大臣,杀得城内人心惶惶,怨声载道。自己起兵夺位是顺应人心,救万民于水火!
“逆贼?谁是逆贼?不是朕,你们早死于暴君手中!”
“苻柳是什么东西?叛-国投靠鲜卑的贼子!”
“乱兵当诛!一个不留!”
苻坚暴怒,偏偏王猛遇刺重伤,至今昏迷不醒,暂代丞相职位的阳平公苻融规劝几句,全无半点效果。
看着如台风过境般的大殿,苻融暗中叹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果能奖惩分明,杀尽叛-国之徒,震慑心怀鬼蜮之人,长安哪会有今日之乱。
“陛下,为今之计,只能是……”
不等苻融说完,殿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少顷,内侍担着一张藤榻,战战兢兢停在门前。
看到榻上之人,苻坚顿时大喜过望。
“景略,你醒了?”
王猛脸色苍白,显然伤势未愈。命内侍抬他入殿,并非是出于旁意,实在是身体虚弱,站都站不稳,遑论独自行走。
“陛下。”王猛在榻上行礼,没说出半句话,已是咳得不像样子。
“快,将丞相抬入殿中!升火盆!”
苻坚大声斥命,不顾苻融在侧,脱下绣有龙纹的外袍,当场盖在王猛身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