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想当初他穿上这身蓑衣,表现不比对方好上多少。知晓制作油布的材料,下巴差点掉地上扶不起来。
“这样的蓑衣得值多少绢?”
“这个倒不清楚。”健仆琢磨了片刻,道,“单是制油布就耗费不少,真要算,这一件至少顶一家整月的口粮。”
船夫当真被吓了一跳。
健仆没有再说,转为询问何时能继续启程。
“雨水稍小些就能离岸。”船夫道,“这船足够大,吃水又深,应该无碍。”
健仆点点头,戴上斗笠,转身走向船尾。
船夫又掀起蓑衣,小心摸着里层的油布,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家整月的口粮啊!
按照后世的话说,士族郎君真会玩,庶人百姓当真是承受不来。
大雨下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正午过后方才减小。
岸边的茅草屋缺了半个屋顶,已是摇摇欲坠。破旧的幌子依旧顽强的系在竹竿上,随江风飒飒飘飞。
船队在雨中启航。
奔赴幽州之前,桓容计划同郗愔见上一面。
一来交接庾希府中的藏金,当面清点清楚;二来同对方商量一下,能否在射阳等地开通商道,允许盐渎的商队在水路之间往来。
荀宥和钟琳都赞同此议,荀宥更趁机提出,可以桓容辖下的徐州两县换取射阳。
“明公为幽州刺使,必定常驻州府。盐渎近海,彼此相隔数县,交通极不方便。仆以为可同郗刺使商议,以明公手中两县换射阳一县。”
“明公貌似受损,实则获益不小。郗刺使则可将两县归入辖地,重新收取赋税,未必不会答应。”
桓容仔细思量,认为荀宥此言有理,
只不过,不经朝廷就这样换地妥当吗?
“并无不妥。”钟琳接言道。
“仆曾查看朝廷对侨州郡县的合并重置,不提其他,单是幽州便有数次重划,最近的一次是在隆和元年,距今不过十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桓容》 106.第一百零六章(第3/1页)
船行水上,江风阵阵,细雨飘零。
桓容在船头站了一会,便觉冷风刺骨,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当下转身返回船舱。
刚入舱门不久,天空忽然响起惊雷,细雨骤然增强,势成瓢泼,顷刻连成一片雨幕,水面被砸出一个又一个漩涡。
船夫来不及穿上蓑衣,只能任由冷雨打在身上,撑船在雨中急行,试图向岸边靠近。
“使君,雨水太大,继续行在江上恐有危险。”
一名略有些年纪的船夫抹去脸上雨水,在舱门前扬声道:“前方有一座码头可供船队暂时停泊避雨。”
“就依老人家所言。”桓容回答道。
“可当不起这称呼,仆这就去撑船!”
船夫走回船头,见两个精壮的船工分立左右,合力撑住船杆,仍禁不住的打滑,当即道:“我来!你们去下边撑桨!”
说完也不等船工回话,从二人手中抢走船杆,仅凭一人之力就稳稳的撑住杆头,与划桨的健仆船工互相配合,将船带出激流,向前方的码头驶去。
雨越下越大,相聚超过三步,视线就变得一片模糊。
船夫有过人的方向感,压根不用双眼辨认,很快找到码头所在,带领船队陆续靠岸,躲避这场暴雨。
桓容推开木窗向岸上张望,发现码头铺设的条石已经残破,搭建的木桩多数腐朽,半数折断缺损,变得参差不齐。
码头附近没有完好的建筑,只有断壁残垣和一座四面透风的茅草屋。
屋顶茅草被风掀起,屋前竹竿上的幌子随风翻飞,隐约可见一个茶字。
“上次去京口时,倒是没见过这座码头。”
桓容看得新奇,想起之前中途改走陆路,不由得释然。
停船之后,健仆和船工离开船头避雨,带队的船夫更被请入桓容所在的舱室。
船夫连道不敢,手脚不知往哪里摆,表情很是局促。
桓容笑着向他拱手,道:“不是老人家,此行必要遇上风险。老人家快坐,用碗姜汤暖暖身子。”
船上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同样不缺食材调料。
南康公主和李夫人一起张罗,压根不用担心少了哪样,只会发愁数量太多。
“谢使君!”
船夫弯腰行大礼,桓容连忙侧身避开,亲自将他扶起身。
尊老爱幼是华夏的传统,这位船夫年过半百,又刚刚助船队避开风险,受他大礼是要折寿的。
“老人家方才说这座码头颇有岁月?”
“不瞒使君,出身吴地的老船工都知晓,这座码头建于前朝。”
“前朝?可是曹魏?”
船夫摇头道:“是汉。”
桓容不禁诧异。
“据祖辈言,当时天下未乱,每年过这里的商船数不胜数,还有蛮人进贡的船队,好不热闹!”
船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