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于原件,更补足几处郗超刻意隐瞒的部分,仅是略去该处地名。实在是他不知道古名,标识出来会惹人猜疑。
见到逐渐成形的地图,桓祎的嘴巴越张越大。
“阿弟。”桓祎口中发干,喉结上下滚动,“可否给我临摹一张?”
“阿兄不以为此事不对?”桓容头也没抬,又勾勒出两条河流,粗略圈出一个范围,就是秦氏坞堡所在。
如果他的记忆没错,此地应该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大部分在太原境内。而郗超口中的荆州,不是东晋的“荆州”,而是氐人设置的州郡。
放下笔,看着已经完成的地图,桓容不由得愣住。
他的记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
指腹擦过额心,桓容下意识觉得,这和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光珠有关。
桓祎没发现桓容不对,眼睛眨也不眨的盯在纸上,回答道:“阿弟做事定有道理,我不觉得哪里不对。”
画张图而已,哪里有错?在他看来,阿弟画得比郗参军好看多了。
吹干纸上墨迹,桓容令童子找来一张绢布,将图纸覆到其上,小心的卷了起来。
“阿兄,这张图暂时不能给你。”
见桓祎面露失望,桓容安慰道:“此事到底是背着郗参军做的,不好声张。况且图还不全,等到郗参军随阿父回姑孰,我将图上补全,阿兄可以随时来看。”
“一言为定?”
“自然。”桓容道,“阿兄要为我保密,不向他人泄露半句。”
“阿弟放心!”
桓祎性格耿直,凡事想得开。行事有些鲁莽,心思却相当单纯。下定决心对谁好,必定会坚持到底。
亲手将绢布藏在箱中,桓容吃下两盘撒子,又拉着桓祎一同习字。
“阿弟,我真不成!”桓祎苦道,“看到这些我就头疼!”
“阿兄……”
“我想起来了,今天的磨盘还没举到五十下!我先走了,阿弟莫要累到!”
不等桓容抓人,桓祎迅速站起身,大步流星走出内室。看他的样子,活像是有恶犬在身后追着咬。
桓容顿住。
恶犬?
有这么形容自己的吗?
“郎君?”
“无事。”桓容摆摆手,道,“今日之事不可外传,如果阿母遣人来,便说我在习字。”
“诺!”小童应诺,行礼走到门外。
这段时间以来,桓容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写字的时候身边从不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桓容》 18.第十八章(第4/1页)
郗超是个不错的老师,讲解士族谱系头头是道。
让桓容头大的亲戚关系,经他之口瞬间清晰。从家主到子嗣,从嫡系到分支,无不井井有条。随便挑一支出来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各士族的品评更是手到擒来。
“秦氏呢?”
“无品。”
“秦氏无品?”
秦氏在北地,纵然底蕴深厚,仍被部分侨姓和吴姓士族排斥。直言其同胡人为伍,不配为大中正品评。
“大中正不出面,故而无品。”
听完郗超的解释,桓容当即愕然。
这算不算另类的小团体?
事实上,不只秦氏遭到如此待遇,留在北方的高门各个如此。
西晋灭亡时,未能南渡的士族要么被胡人政权所灭,要么依附于对方。为形势所迫,少数甚至和胡人联姻。经过几十年时间,两地高门距离渐远。随着时间过去,彼此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亡者无可定品,余者亦然。”
这句话很实际。
全族被灭的定品也没用,死人如何能推举做官?依附胡人政权的,无论真心投靠还是虚与委蛇,都不会被东晋政权接纳,之前有品评的也会被废弃。
当初侨姓士族南渡,也是废了好大的力气才被吴姓士族接纳。尊贵如王导,照样被骂过“伧人”。
琅琊王氏尚且如此,在南方士族眼中,留在北地的高门会是什么地位,自然是可想而知。
秦氏凭借坞堡和仆兵挡住胡人的侵吞,在北地颇负盛名,的确有不少南方士族赞其英雄。可是提到品评,依旧压不过反对的声音。
“秦氏坞堡建于氐人和慕容鲜卑交界,最危急时,四面均被胡人包围。”
见桓容听得认真,提出的问题也颇有见地,郗超爱才心起,提笔在纸上勾画。大概盏茶的时间,一副简略的“地图”便呈现眼前。
由于郗超刻意画得简略,寻常人压根看不出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与其说是图,不如说是交叉的线条更为贴切。
“此地为氐人所占,向东则是慕容鲜卑。秦氏坞堡便位于两者之间,经数代家主经营,收拢超过五千流民,战力不下光熙年间乞活军。”
提起“乞活军”,多数人或许没有概念。提起发出“杀胡令”的冉闵,绝对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这个和胡人硬扛,和东晋朝廷也不对付的杀神,就是出自乞活军。
“光熙末年,秦氏在并州建坞堡,收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