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响应王伦。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征讨刘氏。
浩浩荡荡的北伐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这是自南渡以来,江南朝廷对江北的第一次主动出击,朝廷上下精神振奋。
为前线士兵提供军粮,朝廷上下倡导节俭,世家大族纷纷响应,将自己的口粮捐出。
曾经跟随孟家反对谢鸢的江南世家,这会儿捐得最积极,希望能够弥补曾经的错误。
其中,捐了最多的,是乔家人,乔家因为和孟家交好,加上自己儿子在太学中对谢崚出言不逊,惹到了谢鸢,不得不匆忙撇开关系,给谢鸢捐了大半家财,才破财消灾。
谢崚将自己的珠宝首饰全部都清理了出来,有红宝石的放一箱,没有红宝石的一些谢崚放另外一箱,谢崚不太喜欢的琉璃、珐琅、或者是珍珠又挑出来,放另一箱。
为了筹集军粮,外宫中还举办了宫廷集市,开放东城门,世家大族可以将自己不要的东西放在市集中售卖,然后将换来的银两捐出去。
简单来说,就是募捐的跳蚤市场。
谢崚身为公主,当然要以身作则,她的首饰太多了,这辈子都用不完,一捐就捐了一箱珠宝,也顺便清理一下垃圾。
苏蘅止的摊位在她的旁边,二人紧挨着,一边摆摊一边聊天。
苏蘅止伸手拿起一颗琉璃耳坠,透着阳光细看,发出七彩的光亮,“不是喜欢亮闪闪吗,这你都舍得捐出去?”
琉璃,不就是玻璃嘛,谢崚见的多了,只不过古代提纯技术不够发达,这种东西稀缺而已。
“你要送你。”谢崚非常大方地表示。
苏蘅止眯了眯眼睛,“殿下真的舍得?”
谢崚笑容满面,“我和你什么关系,你想要什么和我说一声,我给你就是了,免费不收钱。”
“要什么都可以吗?”
“当然。”
苏蘅止于是试探性问道:“那我可以要你头上的珠花吗?”
谢崚的笑容瞬间僵硬了,连忙捂着发髻后退两步,“你不要得寸进尺。”
苏蘅止将琉璃放了回去,“和殿下开个玩笑嘛。”
他递给她一根冰糖葫芦,“要不要?”
谢崚下意识接过,只听他声音清润地道:“一两银子,谢谢。”
“这么贵?”刚刚咬下一口糖葫芦的谢崚恨不得从喉咙里把东西抠出来丟他脸上,“你抢钱啊?”
外面一串糖葫芦才几文钱。
苏蘅止的摊位就是卖冰糖葫芦的,青舟正拿着一串串去核的山楂往上面裹上糖浆,然后放在银托盘上晾干。
苏蘅止道:“我这卖的又不只是单纯的冰糖葫芦,卖出的都是殿下赤诚爱国之心,你多给一文钱,前线将士就能多吃一粒米,殿下怎么能这么想?”
“有道理。”苏蘅止嘴巴还挺甜的,放在在她那个时代,可以去高奢店做销售了,哄富婆姐姐们。
但是现在,被哄的这个富婆是谢崚,她痛快掏出一枚金叶子,“再给我来几串。”
她将买来的冰糖葫芦分给侍从们。
宫市热闹,人流熙熙攘攘,谢崚的首饰还挺受人喜欢,很快就卖出去了不少。
她在人流中看到了林敏思,那个苏蘅止的同桌。
谢崚已经好几天没有去太学里,林敏思凑上来买了些东西,看她脸色转好,于是随口问道:“殿下好些了吗?”
“那天见你心情不太好。”
简单一句关怀,却让谢崚愣了愣,眼光短暂地黯淡然,而笑容依然不减,“当然好了呀。”
还真是哪壶不理提哪壶,苏蘅止默不作声用力踩住林敏思的脚,林敏思眼眸瞪大。
苏蘅止扯着他的衣角将他拎走,“好同桌快来照顾一下生意,十两银子一串,第二串给你打个九折。”
片刻后,林敏思花了十九两银子在苏蘅止的摊上买了两串冰糖葫芦。
……
拖了大半年,楚国总算是开始北伐,那么江北此刻局势如何呢?
自从刘传之弟篡位登基之后,忙于和退守晋阳的三皇子火并,疏于对北方各州的掌控。
刘传当皇帝的时候,残虐无道,不仅仅对汉人不友好,对氐、鲜卑等部族都不怎么友好。
现在各族百姓见赵国没落,纷纷奋起反抗添柴加火,江北各州都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关中的氐人奋起反抗,首领苻青自称为秦王。鲜卑慕容昭闷声发大财,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地盘往南移……
当年没有南渡,留守中原的汉人们拿起兵器,听闻王师将至,一呼而百应,加入进来,共襄盛举。
北伐起初,一切进行得无比顺利,顺利得好似如有神助。
苏令安带领的东路大军从东部北上,控制住原本属于赵国的东海郡和琅琊郡,这两个郡的郡守本就是汉人,他们对赵王的忠心本就寥寥无几,早在赵国朝廷动乱的时候便和谢鸢眉来眼去,希望能够让楚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苏令安北伐的时候,派人给他们去信,向他们分享了自己成为三姓家奴的心得,给他们卸下心理负担,并且许以丰厚的待遇,两套连招下,他们很丝滑就投降了。
自此,苏令安完全打通了前往山东的道路。
中路大军由王伦的副将荣冲带领,挺进一马平川的中原,虽然中原重镇重多,奈何守城的大家都在观望,消极抵抗,加上一路响应投奔者众,有英雄豪杰甚至杀了郡守献城投降,荣冲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肃清豫州全境。
西路大军行进比前两路困难,王伦亲自带兵,由南阳郡出发,北上直捣长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