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100  元春不干了[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说吧!朕随便听听,恕你无罪!”

    元春心中都快讲周高昱骂成狗了,说什么?!

    若说立嫡,皇后无出;若说立长,皇上他自己就是老四;若说立贤……以元春对周高昱的了解,他绝对会问谁是“贤”,或者如何判定“贤”!

    左思右想都是坑,元春脑子一转,信口说道:“人都说‘国家、国家‘,想来国事家事总有些相似之处,人才这么说。

    国事,臣妾不懂,但是家事还是略知一二的。就以我们家来说吧,当初老太爷还在的时候,也纠结过爵位该让谁来承袭。

    按理来说自然是大伯父,可是祖母偏疼父亲。不怕皇上笑话,祖母常在祖父面前为父亲说些好话。

    天长日久,祖父也觉得父亲更好,想要将爵位给父亲。可是太祖母不依,大伯父在太祖母身边长大,太祖母自然更偏疼大伯父。

    就这样,这件事情僵住了,祖父日日困于母亲和妻子的争执之中不能自拔,家里气氛也日益箭弩拔张。

    终于有一天,祖父因为此事连饭都不能好生吃,他终于忍不住了,说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

    “什么?”周高昱半坐直了身子,饶有兴味地等着元春的下文。

    元春眉头一皱,模仿祖父以手抚须的样子,粗

    声喝道:“这样的事,就不该让你们掺和!”

    “哈!”周高昱等了半天,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顿时又好气又好笑,深感被耍,正要追究时,元春趁势摇着他的手臂撒娇道:

    “皇上,这样的事,就别让臣妾掺和了吧!解不了忧,反倒平添许多烦恼,岂不是罪过——罪过——”

    周高昱笑着斜睨了她一眼,见她那样的娇俏可人,心思不禁被转移,总算没再继续追问。

    毓秀宫中气氛正好,清宁阁里,柳婉清死死抓住丫鬟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90-100(第6/16页)

    说:“一定传信给父亲,立储一事不能掺和!一定!一定!”

    交泰殿中,敛秋也在问皇后立储的事:“娘娘,李博瞻没提,前朝议储的事,是不是停下?”

    “停?开工没有回头箭!告诉柳芳,本宫用他的时候到了!”

    ……——

    作者有话说:小柳:爹你不要啊……

    柳爹:嘿嘿嘿嘿~~~

    第95章

    皇后本来想用立储的事将李博瞻一军,没想到李博瞻没咬钩。等他一死,皇后这份心思,就显得昭然若揭,十分可笑了。

    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不会因为别人笑话两句就改了主意。

    她提起储位,可不单单是为了给大皇子下眼药。

    三皇子养在交泰殿已经快一年了,名分上还是庶人刘氏的孩子呢!

    皇后没有忘记这一点,开始没有提,是因为她先斩后奏把孩子从刘氏那里抱走,没有过问皇帝的意思,自然也就不好说。

    后来不提,是她还抱有希望,盼着有一天能生一个自己的孩子。怕三皇子的身份早早定下,以后妨碍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可是近一年来,皇帝几乎不再踏□□泰殿。逢初一十五的日子,要么独宿勤政殿,要么过来略坐一会儿就走。

    一国之母的体面是给够了,夫妻间的情分却日渐消磨。

    皇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执掌后宫劳心劳力,她早就不是当年青春正好的样子,也相信没有人能永葆青春。

    她不在意这个,不过皇上不来,她想要嫡子的打算就落空了。

    皇后努力几次之后,直接放弃了这个计划。

    她几番思考后,决定以议储为切入点,倒逼前朝和宗室重新考量三皇子的身份。

    与其沉默地等待大皇子羽翼丰满,不如赌这一把,看看三皇子在众人心中的分量。

    刘氏是皇后被逼无奈的选择,她的身份太低了,这既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

    身份低,代表着好掌控,一旦三皇子记在皇后名下,刘家以及刘氏本人,都不要想着能再有插手的机会。

    但身份低,同样也意味着这个孩子背后没有什么助力,在四个兄弟当中难免被人看轻。

    皇后打算试探看看,若是朝臣以及皇帝本人不计较这一点,能将三皇子顺利记在她的名下最好。

    若是介意,时间也还来得及。如今后宫不是没有身份合适的嫔妃,也不是没有母妃身份合适的皇子。换个孩子,不过是多费些心力罢了,皇后愿意花这个心思。

    打定了主意,那么无论李博瞻是否提起这个话头,皇后都会继续往后推进。

    只是有些事情,从来开始容易,结束难。

    谁都没想到,议储这个事一出,会犹如滚烫的油锅里被浇上一盆冷水,瞬间在朝堂上炸开了花。

    开始,只是以柳芳为首的一小撮人,在向皇帝建言早定太子,以安民心。

    后来掺和的人越来越多,六部朝臣、宗室、御史,甚至外戚,都往里面掺了一脚。

    几方势力成日在朝堂上吵的乌烟瘴气,俨然成为廷议的中心话题,连进兵真真的事都被搁置一旁。

    周高昱以及他那一波还没长成的心腹们几番努力,试图将朝堂气氛拉回正轨,都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