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9章 98:新瓶装旧酒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三日,星期日。
深秋的北影厂,落叶铺满了道路,更添几分肃穆。
厂大会议室内,却是热气腾腾,与窗外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
来自联盟三十家电影厂分管宣发工作的副厂长或代表,济济一堂,将原本宽敞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
空气中弥漫着烟味丶茶香,以及一种混合了期待丶好奇与些许审视的复杂气息。
韩三坪坐在首位,王盛位于其左侧。
会议桌的两侧,是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都是各厂能在本地电视台上说得上话丶搞得定关系的实权人物。
今天的看片会暨发行动员会,将决定《家和万事兴》这联盟第一炮能否打响。
「各位老兄,路上辛苦了。」韩三坪的开场白简洁有力:「闲话不多说,咱们直接看片子。这部《家和万事兴》,是咱们联盟成立后的头一个孩子,成色如何,大家眼见为实。」
灯光暗下,投影幕布亮起。
熟悉的北影厂片头过后,是盛影传媒的片头。
深邃的黑色数字空间中,无数蓝色和金色的光点,从四面八方飞速划过。
这些光点受到中心引力吸引,开始以复杂的轨迹向屏幕中心汇聚。
它们首先快速勾勒出「盛影传媒」的字母轮廓,线条由光点构成,充满科技感。
随后,光点填充轮廓,并爆炸式地扩散开来,形成一个悬浮的丶充满未来感的立方体或球体。
紧跟着,《家和万事兴》的片名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出现。
接下来的127分钟里,会议室内笑声丶感叹声此起彼伏。
赵苯山扮演的「姥爷」笨拙而真挚的长者之爱,郭大丶范炜丶宋玬玬等演员精准的表演,接地气的剧情,密集又不失温情的笑点,牢牢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片子放完,灯光重新亮起。
不少副厂长脸上还带着未散的笑意,相互交换着眼神,频频点头。
他们都是业内老手,一部剧有没有市场潜力,看个开头就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
《家和万事兴》的质量,显然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这完全是用拍电影的资源和技术,降维打击拍出来的电视剧,画面质感丶演员表演丶节奏把控,都比寻常电视剧高出一大截。
「片子大家都看过了,感觉怎麽样?」韩三坪笑着问,语气中带着自信。
「好!确实好!」
珠影厂的副厂长率先开口:「热闹,好笑,又感人,过年播再合适不过了!」
「赵苯山丶郭大这阵容,老百姓认啊!」西影厂的副厂长附和道:「这戏有卖相!」
郭大在秦省的影响力不俗。
「韩厂长,王总,这片子没得说,是硬货。」长影厂的副厂长总结道:「现在关键是,怎麽卖,卖个什麽说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王盛。
王盛从容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感谢各位领导的肯定。片子好是基础,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王盛开门见山:「怎麽让各家电视台心甘情愿地掏钱买,而且还得买个高价?我们需要给它一个全新的丶高价值的定位。」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电视电影。
台下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交头接耳声。
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颇为陌生。
「电视电影?」
金陵电影厂的副厂长疑惑地重复了一遍:「王总,这是什麽说法?咱们拍的这不是三集电视剧吗?」
「问得好。」
王盛微微一笑,开始解释:「电视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电视播出制作的丶具备电影品质的节目。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电视业大发展,电视台需要一种比单集电视剧更长丶叙事更完整,但又比传统电影成本更低丶制作周期更快的节目形式来填充黄金时段。」
他简要介绍了电视电影在欧美的发展,特别是其标准时长,通常90-120分钟,含GG时间丶电影化制作标准以及社会影响力。
「大家想想看,」
王盛引导着众人的思路:「咱们这部《家和万事兴》,三集连播,总时长127分钟,是不是正好符合这个标准?
我们是用电影的团队丶电影的设备丶电影的制作流程拍出来的,其精良程度,远超普通电视剧。
但它又不是为了在电影院上映,天生就是为了在电视上放给千家万户看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抛出了核心观点:「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简单地当成一部『三集电视剧』去卖。我们要把它包装成一种更高级的节目形态——『电视电影』。」
「为什麽要叫电视电影?」王盛自问自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因为……有逼格!」
这个词略带俚语色彩,但结合王盛的语境和手势,在场的老江湖们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格调高丶档次足丶听起来就值钱!
或者说,是『新瓶装旧酒』,瓶子的档次上去了,那麽酒的价格自然也能上去。
「咱们宣传的时候,可以打出的旗号是,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
王盛加重了语气道:「『全国首部』,这是稀缺性;『贺岁』,这是应景性丶喜庆性;『电视电影』,这是品质和形态的保证。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吸引力是不是立刻就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