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皇帝的意志,便是天意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立刻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

    这份卷宗与朝臣们惯用的传统奏疏截然不同。

    它没有骈四俪六的华丽辞藻,没有引经据典的空泛议论。

    翻开来,里面是清晰的条目丶冰冷的数据丶详尽的清单,甚至还有用朱笔绘制的简单关系图谱。

    这正是田尔耕在皇帝潜移默化影响下的巨大转变。

    他正从一个只知用刑拷讯的传统酷吏,渐渐蜕变为一名深谙文牍之道,凡事讲求案卷如山,行事惟重实效的冷血干吏。

    「回禀陛下,」田尔耕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地开始汇报,「依陛下旨意,臣等已对南京城内所有勋贵丶官员及三品以上士绅之家,进行了长期的秘密侦查与评估。」

    他将卷宗翻开,呈现在朱由检面前。

    「此为第一部分——『顺从者名单』。其中,魏国公徐弘基率先清查名下田产七万一千亩,补缴历年积欠税银三十二万两。其后,又有吏部郎中……」

    报告中,详细罗列了每一个「合作者」的姓名丶官职丶配合的具体时间丶主动清查并交出的田亩与家产的具体数额,其清晰程度,令人咋舌。

    「……然,亦有第二部分。」田尔耕话锋一转,将卷宗翻到了后半部,「此为,『顽抗者名单』与罪证初步汇总。」

    「南京官绅大部已知天威难测,或真心畏惧,或伪意迎合,总算在明面上纷纷主动清查田亩,补缴税款。但仍有少数自作聪明的,」

    田尔耕的声音冷了下去,「以为风头已过,陛下未必能事事洞察。他们不仅大肆隐匿家产田亩,更在暗中串联,结成攻守同盟,公然抵制新政。」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原本舒展的眉头不自觉地又蹙了起来。

    他的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桌案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

    新晋的四大司长,陆文昭丶刘侨丶左良玉丶李若琏,此刻皆是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放缓了几分。

    他们知道,皇帝的耐心正在被消磨。

    终于,朱由检的手指停下了。

    他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幽深,语气平淡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哦?看来是朕这一路南下杀的人还不够多,让他们觉得…朕的刀,有点钝了?」

    这句轻描淡写的问话,如同一阵来自十八层地狱的寒风,瞬间吹入了内堂。

    在座的每个人都明白,皇帝对这种阳奉阴违的伎俩有着何等深沉的厌恶与绝不容忍的杀心。

    什麽「法不责众」,什麽「下不为例」,在这位年轻的皇帝王面前,根本就不存在!

    气氛,瞬间凝固。

    田尔耕仿佛早已习惯了陛下的这种威严,他只是更加恭敬地躬下身,将那份详尽的「顽抗者报告」双手呈上。

    「请陛下御览。此乃顽抗之首恶。」

    朱由检面无表情地接过,翻开了第一页。

    当朱由检的目光,落在报告首页那个名字上时,他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中竟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头疼。

    【首犯:忻城伯,赵之龙。】

    朱由检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不为别的,只因在他那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碎片中,这位忻城伯赵之龙正是历史上清军南下时,开城纳降的领头人之一。

    有点意思!

    一个没办法在未来背叛自己,却已然在现在给自己添堵的家伙!

    朱由检压下心头那股莫名的烦躁,继续往下看田尔耕搜集的罪证。

    【背景:靖难功臣赵彝之后。其先祖赵彝于靖难之役中,官至都督佥事,率部归降太宗文皇帝,受封忻城伯,爵位世袭罔替,至今已传十代。于南京勋贵之中地位尊崇,门生故旧,人脉广布,素有清流领袖之名。】

    「又他妈一个清流领袖?」朱由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罪状一(常规罪行):暗中指使管家丶佃户,以暴力胁迫丶毁坏农具等方式,恐吓丶驱赶朝廷派驻丈量田亩之官吏;伪造前代地契与家奴身死文书,将名下数千亩良田,登记于早已死去的家奴名下,以此逃避清查;于私下酒宴之中,多次煽动串联其他观望之勋贵,一同抵制『一体纳粮』国策,言称『与国同休,焉有向天子纳税之理』。】

    看到这里,朱由检只是觉得厌烦。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手段,是这个时代勋贵们的常规操作,了无新意。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到下一条,那被田尔耕用加粗朱笔重点标记出来的罪状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罪状二(核心罪行,需陛下圣裁):经查,赵之龙为逃避田亩清查与赋税,竟『献田于佛』。】

    【其人,将其家族名下最大丶最为肥沃的三个庄园,共计八千六百二十七亩上等水田,以『乐善好施』丶『为陛下祈福祝祷』之名义,尽数「捐赠」予南京城外的鸡鸣寺与栖霞寺。】

    【捐赠之后,寺庙方丈随即出具文书,再以「招纳佃户」丶「维系香火」为由,将这八千馀亩田产,尽数「租回」给赵之龙的家族子弟与亲信管家,继续耕种经营。】

    【赵之龙每年只需向这两座寺庙,缴纳一笔远低于国家正常赋税的「香火钱」,便可安然无恙地继续享受这八千多亩良田的所有产出。经初步核算,此举可使其每年逃避朝廷赋税,高达白银三万两以上。】

    朱由检盯着「献田于佛」这四个字,反覆看了两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一瞬间,他甚至有些荒谬地想笑。

    他想起了后世那些企业,为了避税而把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操作。

    何其相似!

    当他彻底理解了这一整套操作的逻辑闭环之后,那股荒谬的笑意瞬间被一股火山爆发般的怒火所取代!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