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28章 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书房之内,落针可闻。

    秦良玉彻底被镇住了。

    她站在那里,如同一尊被风霜侵蚀的石雕,唯有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闪烁着惊涛骇浪。

    小冰河?泰西诸国?天下大势?

    这些词汇,每一个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陌生丶荒诞,却又带着宏大到令人窒息的重量。

    若这番话出自任何一个文臣丶一个监军,乃至一位亲王之口,她秦良玉恐怕早已勃然大怒,将其斥为妖言惑众,甚至会亲手将这胡言乱语之辈拿下,乱棍一番!

    在她看来,大明的敌人就是建奴丶就是流寇丶就是那些不肯纳税的士绅贪官,何曾听过什麽闻所未闻的「泰西」?

    更遑论与那虚无缥缈的「天时」为敌!

    偏偏,说这番话的是当今天子,是这位一手将行将就木的大明从深渊边缘拉回来的铁血帝王!

    秦良玉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喉咙乾涩无比。

    她戎马一生,从未有过像此刻这般的不确定与惶恐。

    她小心翼翼地,用近乎试探的语气躬身问道:「陛下…您方才所言…这一切,都是真的麽?」

    朱由检似乎早就料到她会有此一问,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反问道:「老将军,你觉得陕西大旱如何?」

    秦良玉神色一凛,沉声道:「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不错。」朱由检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可陕西的大旱,并非从去年才开始。再往前一年,天启七年,陕西丶甘肃丶山西丶河南,北方四省便是遍地大旱!朝廷数次下令赈灾,皆是杯水车薪。」

    他顿了顿,继续引导着秦良玉的记忆:「再往前数,天启四年至五年,山东与河南大水,冲毁的田地以百万亩计。天启元年,川中大水,想必老将军镇守四川,对此事应有印象。」

    秦良玉的心猛地一沉,沉声道:「确有此事!彼时蜀中水患滔天,臣曾为此上过救灾的摺子。」

    朱由检继续道:「朕还可以再往前数,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连续三年,我大明南北处处大水。万历末年,浙江丶福建沿海,皆有罕见之霜冻……老将军,从万历末年到如今,这二十馀年间,你难道不觉得奇怪麽?为何我大明的灾异,会如此频繁,如此酷烈,遍及南北,无处可逃?」

    他一句句地问,一件件地数,那些分散在时间与空间里的天灾,被皇帝用一根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最终织成了一张指向所谓的『小冰河』。

    秦良玉顺着他的话语,将记忆中那些零散的灾情报告丶邸报消息一一对应,背心处竟不自觉地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是啊,为什麽?

    以前只当是偶发天灾,是地方官员懈怠,如今被陛下一语道破,串联起来看,这根本不是什麽偶然,而是持续的丶席卷整个天下的……趋势!

    朱由检看着她变幻的脸色,声音低沉而有力:

    「这,便是朕所说的小冰河!天时变得酷烈,土地产出下降,饥民便会越来越多。流寇,便是这麽来的!

    朝廷税赋收不上,国库空虚,军饷便发不出。边军哗变,便是这麽来的!

    这一切的根源,不在人心,而在天时!朕若不趁着眼下尚有馀力,用最酷烈的手段从那些肥得流油的士绅藩王身上剜肉补疮,等到天下处处烽火,饥民亿万之时,大明……就真的要亡国了!」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秦良玉瞬间通透了皇帝这一年多来所有看似疯狂举动的深层逻辑!

    她猛然惊觉,若是没有陛下这番操作,大明恐怕是真的撑不了几年了!

    不等她从这层震撼中回过神来,朱由检又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让她感到陌生而恐惧的方向。

    「至于海外诸国,老将军,你以为朕是危言耸听麽?」他指了指墙角一尊作为装饰的红夷大炮模型,「此物从何而来?」

    「……佛郎机之国。」秦良玉答道。

    「然也。」朱由检冷笑一声,

    「一群万里之外的蛮夷,其火炮之利,竟已远胜我大明工部所造。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人警醒麽?朕可以告诉你,据密报,他们正在研究一种更轻便丶射速更快丶威力更大的火炮!他们甚至在研制一种,即便是在阴雨天气也能稳定击发的火器!

    老将军,你试想一下,若有一日,一支数万人的敌军人手都拿着那种不惧风雨的火铳,排着密不透风的阵列,向我大明军队齐射……到那时,你麾下的白杆兵纵使再骁勇,又能有几人能冲到阵前?」

    朱由检的话仿佛一幅血淋淋的画卷,在秦良玉的脑海中展开。

    她不敢再想下去了!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样的场景,对于以刀剑和旧式火器为主的大明军队而言,意味着什麽。

    那不是战争,那将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在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皇帝为何如此忧虑!为何如此紧迫!又为何对她一个老将说起这些看似遥远无比的事情!

    秦良玉的脸上,血色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苍白。

    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嘴角牵起一抹苦涩到极点的笑容。

    「陛下……臣,明白了。」她摇了摇头,那声音里,带着对自己半生戎马生涯所建立起来的自信与骄傲,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后的释然与自嘲,「臣……真是坐井观天之蛙。

    许久之后,

    直到好的自己首先打破了这份沉寂。

    他仿佛已经将那些宏大的忧思重新锁回了心底,话锋一转,脸上竟带了点戏谑的味道。

    「罢了罢了,想那些太过遥远。还是说回眼前吧。松江府这次,血流得够多,把这帮平日里自诩风骨的江南士绅的骨头,都给泡软了。如今一个个磕头比谁都快,一体纳粮比谁都积极,倒是让朕……有些失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