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一群只会空谈吵架的废物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青一阵白。

    他只想着后金的窘境和八旗的勇武,却从未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情报串联成一张致命的杀网,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反驳的话语都显得那麽苍白无力,只能将头愤愤地扭向一边

    皇太极不再看他,目光转向了范文程。

    「范先生,你说。」

    范文程上前一步,深深一揖,沉声道:「汗王圣明。臣以为,当此之时,我大金宜行…收指成拳之策。」

    「说下去。」

    「明帝此番作为,雷霆万钧,其势已成。短期之内我大金若与其正面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我等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动,最大的劣势在于根基浅薄,无稳定之后方。晋商商路一断,此劣势已成心腹之患。」

    范文程顿了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故而,臣以为,我等当暂避明军锋芒,由攻转守。而后集中全部力量,解决身边最紧迫的威胁,拿下最容易的目标。」

    「朝鲜。」皇太极替他说出了那两个字。

    「正是朝鲜!」范文程的声音里透出一股兴奋,「朝鲜于我大金而言乃卧榻之侧。其国富庶,民众多,兵力却孱弱不堪。其君臣虽奉大明为宗主,却早已是外强中乾。只要我大军一到,必望风而降。」

    「晋商断了我们的粮路,我们就让朝鲜成为我们新的粮仓!只要征服朝鲜,便可得其百万石粮食,无数布匹丶工匠,甚至可以征其丁壮为我所用!如此,我大金便有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后方。届时是战是和,主动权便重新回到了汗王您的手中!」

    皇太极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

    多尔衮也听明白了,他虽然冲动却不傻,猛地一拍大腿后喊道:「对啊!我怎麽没想到!那李倧小儿上次被阿敏哥哥打了一顿,老实了几年,现在恐怕又忘了疼了!汗王,下令吧!我愿为先锋,三月之内必将那李倧的脑袋提到您面前!」

    「不。」皇太极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谋虑。

    「这次,朕要亲征。」

    皇太极心急如焚,已然不称本汗!

    「什麽?」多尔衮和范文程都吃了一惊。

    「征朝鲜,不是袭扰,不是惩戒,而是彻底的征服。」皇太极的声音冷得像盛京冬日的寒铁,「朕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战而下!朕要的不是李倧的脑袋,而是他的膝盖。朕要他断绝与大明的宗藩关系,向我大金称臣纳贡!」

    他的目光扫过二人,缓缓说道:「传朕的旨意,命各旗整顿兵马,筹备粮草。待到明年开春二三月间,天气转暖道路解冻,便是大军出征之时!」

    范文程心头剧震,这一步棋看似退实则进,这是要逼着明国皇帝做出一个两难的选择。

    救朝鲜,还是不救?

    陆路已断,明军主力根本过不来。

    从海路?

    皮岛的毛文龙那点兵力,在八旗主力的铁蹄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若明国救援失败,天朝威信将一落千丈,若是不救,则等同于坐视后金吞并朝鲜,养虎为患。

    ……

    不过,皇太极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范先生,」他忽然开口,「前番让你筹备之事,如何了?」

    范文程心中一凛,立刻答道:「回汗王,一切已准备妥当。礼制丶官服丶印信丶仪仗,皆已仿明制备齐。只待汗王择吉日,便可……登基大典。」

    此言一出,连一向桀骜的多尔衮,呼吸都为之一滞。

    皇太极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混杂着野心与疲惫的神情。

    「女真丶蒙古丶汉人……人心不齐,名号不一,终究只是联盟,而非正统。」他沉声说道,「朕要建立的是一个能与大明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的新朝!朕,不能再是『汗』了。」

    「传旨,十二月十六日,朕于盛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告祭天地!」

    ……

    当「大清皇帝皇太极欲亲征朝鲜」与「建奴僭越称帝」这两份情报一前一后,几乎同时摆在朱由检的案头时,乾清宫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僭越!此乃跳梁小丑之举!皇太极一蛮夷酋首,竟敢妄称天子,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臣请发檄文,布告天下,共讨此贼!」温体仁痛心疾首,仿佛祖宗的牌位被人推倒了一般。

    「不错!区区伪号,何足道哉!当务之急是朝鲜,朝鲜乃我大明二百年恭顺之藩属,我天朝岂能坐视不理?臣以为,当立即敕令皮岛总兵毛文龙,尽起大军,护我藩属!」另一名言官慷慨激昂。

    朱由检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这些空洞而正确的废话。

    僭越?檄文能骂死皇太极吗?

    让毛文龙去迎敌?毛文龙手下那点兵力,够不够八旗主力塞牙缝,你们心里没数吗?

    他比谁都清楚皇太极的意图。

    这一招,太毒了。

    皇太极算准了如今的大明外强中乾,根本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跨海远征。

    救,怎麽救?派谁去救?一旦失败,大明天朝的脸面将彻底被撕碎,那些刚刚被「一体纳粮」压得喘不过气的南方士绅,恐怕立刻就会蠢蠢欲动。

    不救?那等于眼睁睁地看着皇太极将朝鲜变成他的后花园,获得喘息之机,然后养精蓄锐变得更加强大,再来叩响山海关的大门。

    更让朱由检感到心寒的,是「大清」这个国号。

    朝堂上的这些腐儒们只看到了「僭越」的闹剧。

    而朱由检看到的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已经完成了内部的整合,从一个松散的联盟,蜕变成了一个拥有完整国家机器的战争实体!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