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跟不跟我走!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82章 跟不跟我走!

    江宁将军永庆「破格」派兵护送自个家眷到安庆,赵安不用任何人分析就知道定是自个身世谣言起的作用。

    正能量的作用。

    只是他也没想到身为两江名义第一人的江宁将军也信了这个谣言。

    由此反推,当年老太爷六下江南时肯定留下不少风流韵事,否则两江地界这帮大佬没理由一个接一个的「入坑」。

    当然,这也与自己发迹速度过于离谱,得到的宠信也过于离奇有很大关系。

    怎麽说呢,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丶一个愿挨,恰到好处。

    就是不知两江实权第一人总督大人作何想法。

    现任两江总督是娄老师的恩师丶曾在军机处当过中堂大人的孙士毅,如果连孙士毅都摸不透赵安身世谣言的真假,这个局还真能一直做下去。

    甚至都能做到京里去,谁让老太爷糊涂了的。

    死了最好,死无对证嘛。

    不过赵安无意同嘉庆在老太爷灵堂上争论谁才是老太爷最优秀的崽,大清的江山社稷究竟是你老十五继承,还是我这个老十九继承,这会一门心思忙着平定皖北盐匪。

    攘外,必先安内嘛。

    不把皖北这帮盐匪彻底解决掉,白莲教一起事皖北肯定会跟着闹,这对于赵安要将安徽打造为反催收根据地的宏图伟业是相抵触的。

    如果说皖南是赵安的钱袋子,皖北就是他的兵源地。

    兵源地,能乱麽!

    已经给朝廷上摺子,一如之前定的基调将谢丶杨二匪打造为白莲教又一势力团伙,谢鸿仪是宋江,杨彪是吴用,均为教首刘之协大弟子。

    摺子夸大了谢丶杨二人的力量,称他们聚众两三万,其中骨干三四千,啸聚山林,劫掠客商丶蛊惑百姓,幸亏预防及时,否则这会必定攻州夺县。

    这个夸大是符合多方利益的,赵安得利不假,跟着围剿的绿营将领丶地方官员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真要如实说就两三千个盐贩子,那功劳别说大打折扣了,简直就拿不上台面。

    盐匪方面,目前肯定知道有大量绿营向凤阳地区集结,但由于赵安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盐匪目前并不知这次安徽绿营的大集结就是冲他们来的。就算知道,估计也不会当回事,毕竟绿营在他们手中吃过几次败仗。

    出于迷惑盐匪目的,赵安又命凤阳同知安德顺派人去「谈判」,要求盐匪释放被扣押的百里云龙,这样凤阳方面可以与盐匪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为让这件事看着更真实,安德顺还私人写了封信给盐匪两位当家的,委婉表示你们扣的是署理巡抚的人,现在署理巡抚跟凤阳要人,搞的凤阳方面压力很大。

    翻译成白话就是省里跟市里要人,你们不把人交出来市里就很被动,我这个代理知府的工作也很难进行。

    送信的是一个基层小吏,种种线索表明这个小吏多半是盐匪在府城的眼线。

    对于消灭这帮盐匪,赵安充满信心。

    盐匪再悍勇也是帮亡命的盐贩子,不像起义军般有纲领,也没有什麽野心,哪怕首领头目信了白莲教,其组织架构仍就是个「黑恶」势力,而赵安调动的是全省乃至省外资源的全方面打击,重拳之下,盐匪注定无力抗衡。

    这一点毋庸置疑。

    官场再烂,只要官员形成统一认知,态度坚决,动员的力量压也压死那帮盐贩子了。

    谢丶杨非黄巢。

    剿匪首要在于情报。

    根据以往剿匪失败经验,赵安认为盐匪之所以能屡剿不绝,关键在于他们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一些地方的保甲丶衙役兵丁,甚至一些低级官吏或出于利益输送,或迫于威胁,或多或少成为盐匪的眼线。

    往往官兵未动,风声早已传到匪巢,再加上百姓对盐匪的同情,专项打击就很难奏效。

    深知这一点的赵安将「异地用人」发挥到极致,并严厉推行下去。

    即将甲县衙役丶巡兵调到乙县,再乙县人手调到丙县,丙县调到丁县

    与这些武装衙役丶巡兵一同调动的是同盐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基层小吏,再通过衙门自查方式监视可能与盐匪私通的官吏,用这种临时办法切断盐匪从官方渠道获取情报。

    「异地用人」决定是以布政使司的「红文」形式下发的,当然没有明说是对付盐匪,而是以整顿吏治为由对县级官府自查自办。

    知县这个主印官是无须调动的,一来知县调动归吏部管,布政使只有建议权;二来知县是流官,通常一任只有三四年,即使在任期间与盐匪有利益瓜葛,牵扯的也不会太深。

    包括县丞丶主薄这两个佐贰官。

    毕竟谢丶杨二匪在皖北做大已有二十多年,期间不知换了多少地方官。

    那麽重点调动人员就是有缉私职责的巡检,以及对盐业有一定管理权的税课司。

    灵壁县巡检周正业是第一个被调动的相关人员,无须举报也无须什麽线索便可认定此人与盐匪有利益往来,因为灵壁县的私盐非常猖獗,猖獗到合法盐商的盐都没办法在灵壁县正常销售。

    很快,代理凤阳知府的安德顺一纸调令便将周正业从灵壁调到怀远县。

    作为基层小吏,周正业肯定不知省里的大事,接到调令心中虽然纳闷却不敢违逆,只好收拾东西匆匆前往怀远县任职。

    殊不知其前脚刚走,一队从安庆抚标派来的精干兵丁便接管了灵壁巡检司,然后直接将该司巡兵直接缴械控制。

    十几名由凤阳府派来的工作人员迅速入驻,这帮人二话不说以「整肃内务」为名不仅将巡兵分开审查,还将灵壁县内所有保甲丶驿卒乃至衙门的白役集中起来重新整编,将灵壁县原有官府体系打了个粉粹。

    对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