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8章 好好做事,我有数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77章 好好做事,我有数

    凤阳府城天色尚早,然而城门内外却早已净街洒水,一众府县官员身着公服垂手恭立,现场人数多达数百却是鸦雀无声。

    如此肃静,自是与赵安砍了前任凤阳知府李源丶淮北镇总兵丁木三有关。

    这两位文武大员的脑袋令得赵安被不少官吏私下呼为「赵剃头」。

    是贬义的,而不是褒义的。

    原因自是因为这些官吏都是屁股不乾净的主,对青天大老爷人设的赵安相当抵触。

    奈何赵安窜的太高,现在更是手握安徽全省军政大权,已然是这些官吏得罪不起的存在。

    没办法,除了私下发几句「赵剃头」牢骚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欢迎人群为首的是如今实际主持凤阳府政务的同知安德顺。

    通知是两天前发过来的,但凤阳方面只知藩台大人今天到,什麽时候到却是不知道。

    因而一大早安德顺就领着官吏在此迎候,只等到快午时了也未见藩台队伍,下面人员自是有些烦燥,可安德顺却始终保持耐心,也始终坚持在城门外立候,哪怕随员请他稍事休息都不肯。

    有心疼自家老爷的仆人搬来个凳子想让老爷坐下等,结果却被老爷劈头盖脸一阵痛骂:「混帐!众人都站着,我怎麽能坐!若赵大人过来瞧见你老爷我这般坐着,叫赵大人如何看我!」

    被挨了骂的仆人赶紧把凳子拿走,唯恐迟了再挨老爷一顿打。

    同知大人以身作则,其他官员哪个敢搞「特殊」,只得硬着头皮在城门洞前傻乎乎站着,把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吏头搞的苦不堪言。

    终于,远处官道奔来数骑藩台大人的「通信兵」,告知凤阳方面藩台大人最多两柱香时辰就到。

    一听藩台大人两柱香就到,等了大半天的凤阳官吏们集体松了口气,不少人低声议论藩台大人这次到凤阳来做什麽。

    目前为止,凤阳方面并没有被告知藩台大人这次来凤阳是要大举清剿盐匪。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保密。

    因为谢鸿仪丶杨彪二匪在皖北很有民众基础,前番绿营针对他们的围剿之所以失利,便是因为绿营刚出城就有百姓给盐匪通风报信,甚至带路的向导还把绿营引入盐匪的伏击圈。

    赵安对此有个很贴切的形容,那就是绿营好比是鬼子,盐匪是游击队,带路的向导是那放牛的王二小。

    总之,不管是官府还是绿营,在百姓眼里都不代表正义。

    反而贩私盐的那帮盐匪深得民心,是正义在皖北的天然化身。

    从利益角度来看,谁让老百姓吃到低价盐,谁就是好人。

    亘古不变的真理。

    所以,解决掉皖北这帮盐匪后,赵安也打算搞一搞食盐改革,将现在的食盐价格打下来,不敢说降一半,至少要降三分之一。

    这个就涉及合法盐商利益,也需要同两淮盐政衙门搞好关系,让兴隆号能够成为低价卖盐的合理存在。

    另外,谢丶杨二匪能发展壮大到如此规模,除得到皖北民众支持外,与其在官府层面的保护伞脱不了干系。

    否则,早在他们还是单打独斗盐贩子时就被端了,怎麽可能搞到现在连官府都对他们头疼不已呢。

    哪些人是盐匪的保护伞?

    赵安瞧谁都像,因而为保密起见对凤阳方面完全封锁消息,甚至派兵在安庆通往凤阳的几条道路设卡,对过往人员严厉盘查,免得安庆那边也有人给谢丶杨通风报信。

    给凤阳方面的正式通报则是前来视察灾后重建工作,不涉及其它。

    「让下面的人都给我精神些,谁要在藩台大人面前丢了份,莫怪本官砸他的饭碗!」

    安德顺深知自己的仕途已然与藩台大人绑定,因而努力要让藩台大人看到凤阳的最好一面。

    等视线内出现藩台大人队伍时,其眼底深处满是热切和期待,赵安的豪华马车刚停稳,便见安德顺快步上前,上前甩袖打千恭声道:「下官凤阳府同知安德顺率府县属官恭迎藩台大人!」

    「恭迎藩台大人!」

    身后那帮等的腿肚子都抽筋的大小官吏自是紧随其后跪下,乌压压一片,均是脑袋抵着青砖地面,屁股撅得老高,像极了当年赵安在老丁面前撅屁股的样子。

    真是往事历历在目。

    不过当年打伞的人如今成了被打伞的人。

    然而赵安没有下车,只是掀起车帘扫了一眼外面跪了一地的官员,最后目光在安德顺脸上划过,淡淡「嗯」了一声便放下车帘,命直接入城前往临时行辕所在。

    临时行辕是安德顺亲自选定的城中大宅,宅子主人是一位退休官员,得知藩台大人要入驻自是配合,连夜带着全家老小住进客栈了。

    虽然赵安没有同安德顺说一句话,可这位安同知却跟管家似的提拎裤子一路小跑跟着马车,到地后也不用赵安开口,便指挥人手安置藩台随员,准备酒菜,又将随藩台大人一起来的抚标官兵给安置的妥妥帖帖。

    吃的丶用的丶喝的.

    方方面面打理得井井有条,无须赵安再作安排。

    赵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但并未流露赞赏表情,在安德顺的陪同下简单逛了逛这座大宅,最后来到花厅内。

    桌上早就准备了上等茶水,还有两个原主人留下的俏丽丫鬟伺候着。

    从这两个俏丽丫鬟的身段和年纪来看,应是一下就会哭的雏儿。

    一下不哭,那就是赵安力道不行,又或太紧缘故。

    当是宅子主人给藩台大人特意准备的,目的自是藉此与炙手可热的年轻地方大员攀上关系。

    用心是好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