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请叫我校长!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大人洞悉商贾之苦,我等自不能让大人失望!」

    陈老爷子捻须长叹,眼中满是钦佩,继而对众人道:「诸位,我等若再不竭尽全力,对得起赵大人这番苦心?」

    得到的自然是众人积极且正面的回应。

    不怪商人反应空前热烈,不是赵安的赤诚之心打动他们,而是赵安的系列举措比之前所有的优惠丶许诺都更能打动他们,因为这直接解决了他们最深切的痛点和恐惧——不公正的待遇和无法预期的勒索。

    而这,就是赵安总结的四个字——「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确定性,远比一时的税收优惠更重要。

    而商税,从来都不是固定税,而是地方官府的一个「自由税」,确保给户部的那份固定蛋糕以外,各级地方官都会以各种名目收取乱七八糟的商税,这就令得中小商人苦不堪言。

    朝廷打仗丶救灾赈济,甚至官员宴寿都要商人捐输报效。

    大清朝还从来没有一个官员如赵安这般重视工商业,重点发展工商业,甚至不惜以二品大员身份为商人们撑腰护场。

    这要传到京里,那些迂腐的御史说不定都要上摺子参赵安了。

    安庆工商恳谈会定下的不仅是安徽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基调,也让赵安个人威望在这一刻再上一个新台阶。

    便是那位藉故跑到徽州的老宗师也大大不如。

    正当赵安在安庆大刀阔斧推行工商新政时,其发迹之地扬州府也给他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包括扬州府学在内的260名扬州童生被府学教授马副校长「打包」送来安庆,推荐信中马副校长美其名曰:「支援赵大人就是支持安徽,支持安徽就是支持朝廷。」

    扬皖一家亲!

    看着眼前一张张虽带些旅途疲惫却难掩青春朝气丶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期盼的年轻面孔,赵安也是大喜过望:「此真雪中送炭也!」

    高兴之馀对陪同的安庆知府宋嘉问道:「科举之路狭窄,能跃龙门者几何?天下之大,又岂止做官一途?正需此等读书明理丶通晓文墨之人,充实基层,办理实务!」

    言罢,对同样出身扬州教育界的老宋低语道:「这些人就是我等的子弟兵!」

    子弟兵什麽意思?

    老宋明白,便如那随项羽南征北战的江东子弟一样,都是心腹亲信丶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两百多名扬州童生的到来大大解决了赵安人手不足问题,于是立刻下令将藩司衙门后街一处刚刚清退的官邸打扫整理,挂上「安徽政务培训学堂」的崭新匾额。

    学堂内宿舍丶膳堂丶讲堂丶活动场一应俱全。

    所有学子统一安排住宿,两人一间,窗明几净,被褥崭新;伙食标准向藩司衙门书吏看齐,保证每日有荤有素;每月还发放足以购置笔墨纸砚及零用的「助学津贴」。

    赵安自任总教习,由老宋及藩司丶抚衙六房经验老练丶业务精湛的老吏员担任专职教员。

    培训内容绝非科举空谈性理的八股文章,而是完全针对安徽现实需求的「乾货」,比如户房老吏专门给学子讲授钱粮徵收新法丶户籍管理窍门丶最新制定的商贸税则详解。

    刑房书办则结合案例给学子们讲解《大清律》中与工商丶契约丶债务丶产权相关的条款及民间纠纷调处技巧。

    工房师傅则传授工程估勘丶物料采购丶质量查验等实用技术;兵房官员介绍驿传运输流程丶大宗货物护送丶工坊仓库安全护卫事宜.

    为了让这些学生尽快上岗工作,赵安更是亲自上阵教授,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在大堂之上纵论天下大势丶安徽机遇,讲授他的「工商富省」丶「实务为先」丶「服务地方」理念,深入剖析即将推行的各项新政细则,包括「驰名商标」丶「工商产业园」,以及商务督办署的重要性。

    「同学们!」

    赵安语气充满激励:「今日之安徽,正处百年未有之变局,正需诸位发挥才智,于这实务之中开辟新天地!

    诸位只要学好本事,办好差事,一样能得本官赏识,获本官拔擢,前程未必不如那科举正途!还望诸位珍惜机会,潜心学习,早日成为我安徽政务之骨干,栋梁之材,也成为本官的左膀右臂!」

    能到安徽来的童生在扬州肯定是科举无望,前途渺茫的,忽有此得官得吏机会哪个不高兴万分?

    又见赵安这个现任安徽布政丶前扬州教授对家乡子弟如此重视,不仅提供优厚的食宿条件,更亲自授课,讲述如此新颖而实在的内容,无不感激涕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一些学子在给亲人的信中甚至将赵安视为再生父母和人生导师,内心充满知遇之恩和效死之力。

    虽然学子们还没有投身于安徽各级机构,但一个扬州党的雏形显然已经形成。

    党魁自然是赵安这个前教授。

    这一日,赵安百忙之中过来讲课后,众学子竟自发聚集起来恭敬地向他行弟子礼,齐声道:「谢大人教诲!」

    「免礼,免礼!」

    看着和自己年纪差不了太多的年轻人们,赵安心中甚是欢喜,哈哈一笑,摆手道:「以后在这学堂之内,同学们不必如此拘礼,更不要叫我什麽大人。」

    众人一愣,不明所以。

    赵安笑容可掬,朗声道:「我既是这培训学堂的总教习,你们便都是我的学生,以后,你们就叫我校长,这样听着亲切!」

    言罢,郑重寄语众学子:「记住,进了这个门,你们就是我赵有禄的学生,要努力学习,互相砥砺!

    出了这个门,你们就是官场中人,是我赵有禄的下属,一定要谨守规矩!我希望将来安徽各州县的干吏能才,皆出自此学堂!安徽的大小官员都能唤我一声校长!」

    (本章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