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是这麽个情况啊?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200章 是这麽个情况啊?

    当着自己面恐吓妻子祖父,跟打自己脸有什麽区别!

    赵安必须铤身而出,跟漕运衙门这帮黑恶势力斗争到底。

    你漕运总督有王命旗牌不假,可我这个巡漕御史也是代天巡狩!

    有本事就把我这个七品御史也办了。

    办不了,那赵安就得行使打小报告的正当权利。

    那个谁谁谁,自己报名,省得本御史翻你们工作证,倒要看看谁给你们的勇气如此怠慢群众,不对,如此怠慢地方官员!

    问题是,谁敢把头一昂报名?

    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和总督一样有专奏权力的御史。

    有斗争,就有妥协。

    不过这回妥协的不是赵安,而是漕运衙门一帮官员。

    说一千道一万,巡漕御史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给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是跟朝廷丶跟皇上过不去。

    「既然丁知县无甚大碍,那不如同赵大人一起进去说话?」

    提议的是理漕参政吴文运,大概意思跟「借一步说话」差不多,大家都是为官之人,没必要在公众场合闹的这麽难看嘛。

    「正有此意!」

    于是,赵安同老丁被领进了漕运衙门。

    他以为自己跟老丁要见的是漕运总督管干贞,未想却被这帮官员东绕西拐的带进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明显远离漕运衙门权力中心,如果不是同在一道院墙内,赵安还以为是被带到哪间小黑屋呢。

    却是不怕的,他是老太爷特任的巡漕御史,还是江苏的督学委员,他漕运衙门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把他给「闷」了。

    你当玩阴兵借粮,火龙烧仓呢。

    隐隐猜到这是要谈,大事化小丶小事化了的谈。

    既然是谈,赵安心中便有数了,然而谈话气氛却非他想像的一团和气,而是充满火药味。

    并且在这间办公室的除了漕运衙门的几位文官外,还有一位武将,看官服顶戴当是个从二品的副将,于绿营体系中仅次于正二品总兵。

    如果说总兵是少将军长,那这个副将就是大校师长,官不小了,论品级的话也是在场官员最高。

    应该是漕运总督直辖漕标的最高指挥员。

    不错,此人正是先后两次调兵跟漕帮对抗的副将温庆。

    为啥在这里谈话,而不是去总督办公室谈话呢。

    原因是总督大人不在衙门,几天前出差了。

    到洪泽湖视察大堤去了,这洪泽湖可以说就是为运河而生,湖里的水不仅要确保运河水量,同时也是运河的一个重要航运枢纽,高峰时每天过往的船只多达上千条。

    康熙年间因为黄河淮河交汇水位暴涨,为了确保运河畅通河道便不断加固东岸的防洪大堤,结果使洪泽湖成了「悬湖」。

    湖深十米左右,东岸大堤外的地面却才四到八米高,因而民谣说「倒了高家堰,清淮不见面」,意思洪泽湖东岸大堤要倒的话,不仅整条运河完蛋,整个淮安以北地区全部要沦为水之国,连带着淮河丶黄河都会改道,进而引发更大洪灾。

    今年里下河发水灾时,洪泽湖那边就有险情,搞的漕运衙门很是紧张。眼下值冬季枯水期,总督大人便特意带人前往调研是否要组织民夫明年加固东岸大堤。

    接连几天一直在大堤上风餐露宿,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官员,忙的也实在是顾不了运河这边。

    毕竟,大堤垮了可比运河在闲时中断几天要严重的多。

    而且今年的漕粮运输任务已经结束,加之听信下面人员的报告,总督大人这才选择先处理大堤的事。

    赵安这边肯定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一直以为漕运总督是个狗官丶贪官,因此已经准备参这位总督部院一本。

    带他和老丁进来的理漕参政吴文运在温庆耳畔低语几句后,温副将再次看向赵安的眼神不由凝重起来,然紧接着却将目光看向老丁,沉声道:「甘泉县,今日你写这道血书有什麽用意,又是谁指使你写的?」

    赵安心下一沉,这个话问的什麽意思?

    怎麽着把为民请命的老丁当成捣蛋的了?

    你们要这种居高临下态度的话,那就不用谈了。

    老丁这边却是没多想,忙起身坦言并无人指使他,他写这道血书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引起漕台大人对运河中断的重视,能够早日通过协商对话方式解决这次运河中断事件,因为这次运河中断不仅对扬州「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让许多依赖运河为生的百姓生计受到影响。

    出于地方稳定考虑,甘泉县理所当然要出面替漕工争取。

    「甘泉县的意思这次发生的事都是我漕运衙门的错了?非要我漕运衙门低头才行?」

    温副将显然不接受这个说辞,脸色很阴沉。

    吴参政也愤声说道:「我漕运衙门已经查清,此次扬州漕工乃是受人指使故意沉船运河,致使南北联通无故中断,此行为无疑已经触犯国法,若我漕运衙门不严厉惩治这帮胆大妄为的狂徒,置朝廷法纪颜面于何处!」

    「据下官了解,今次事件明明是漕运衙门克欠漕工脚费所致,何以倒成了漕工受人指使故意断截运河?若漕运衙门如数支付积欠漕工脚费,下官以为此事根本不会发生。」

    老丁肯定要站在漕工那边,提出只要漕运衙门肯结清漕工欠费,其它事情他都可以代表漕工与漕运衙门协商。

    这就是暗指赵安那三个条件了,只是漕运衙门看不起他这个知县,所以一直没法同他们谈。

    并委婉表示运河再断下去你漕运衙门的影响才是最大的,而不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