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盐商不景气  清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原是想去扬州有名的景点瘦西湖看看,不想刘小楼对那地方根本没兴趣,拽着赵安直奔东关街。

    这东关街连同下关码头是扬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商家林立丶行当俱全,街上行人可谓是人头攒动,各式车马络绎不绝。

    从街头到街尾赵安初步估了下,差不多有上百家铺子,卖什麽的都有,直观感受就跟前世逛的某些城市老城中心差不多,比那人工建造的仿古小镇要真实的多。

    也没见刘小楼买什麽,就是单纯的东逛西逛,逛累了这才拉着赵安在一家藕粉圆子摊前停了下来,继而拽着赵安坐下让摊主给盛了两碗家乡特产的藕粉圆子。

    「这圆子好吃呢,里面有馅,包你吃了还想吃。」

    热情的刘小楼向赵安隆重推荐家乡美食,赵安从前没吃过这玩意,用勺子舀了个放进嘴里轻轻一嚼果然甜润爽口,还带有浓郁的桂花味,不禁点头赞了一声。

    刘小楼眉开眼笑:「好吃就多吃点,一碗不够我再给你点一碗。」

    「一碗就够了,我这肚子哪能吃两碗。」

    赵安笑着继续吃着藕粉圆子,正吃着,刘小楼却轻轻捅了捅赵安的左肩下侧,示意其朝对面看。

    不明所以的赵安顺势抬头看去,发现对面的一家玉器铺里有两个女子正在与夥计说话,从穿戴打扮来看二女应是年过三十,甚至可能是四十岁的妇人,不觉有什麽问题。

    未想刘小楼那双眼睛却挪不开了,盯着二女一脸猥琐状,看的赵安不由好笑,心道你小子才十九岁,这口味未免有些重了。

    一碗藕粉圆子吃完,刘小楼还在那盯着人妇人看,赵安轻咳一声低声道:「师傅,人家年纪比你大的多,说不定儿子都比你大。」

    「你不懂,」

    刘小楼摇了摇头,舀了个藕粉圆子放进嘴里,眼睛仍是目不转睛。

    可能今天温度有点高,其中一妇人觉得热,便将领口稍稍松了些,这一松不要紧,竟是露出了点肩来,把个刘小楼看的眼都直了。

    赵安一点反应也没有,别说露这点肩了,露的再多他也见过。只能将刘小楼这表情归纳为没见过世面,真要让这小子观个阴,弄不好能当场咯屁。

    放下汤碗准备起身,那两妇人正好出店来,近距离下刘小楼的喉咙竟是咽了咽,赵安看的实在好笑,忍不住蹦出个成语来:「也是,老奸巨猾。」

    「......」

    刘小楼不明白老奸巨猾跟人俩妇人有什麽关系,直到晃到下关码头实在忍不住这才问赵安刚才那老奸巨猾究竟什麽意思。

    赵安嘿嘿一笑,没法解释。

    怎麽解释?

    你个嫩雏懂什麽叫老肩巨滑麽。

    视野里是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也是明清两朝的大动脉,更是维系两朝经济的重要输血带。

    码头上停靠的无数船只想来就是运漕粮去北方的漕船,结果刘小楼说这些船不是漕船,而是运盐船。

    「这麽多运盐的船,怪不得盐商那麽有钱。」

    赵安心生感慨,扬州这座城市千百年来靠的就是盐,没有盐就没有那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了。

    刘小楼却另有说法,他道:「盐商是有钱,但我听张管事说咱们扬州的盐商日子现在可不好过,听说好多盐商都不干了,连带着海边的盐场也少了许多。」

    「啊?」

    赵安头回听这说法,不由奇怪,卖盐的日子不好过跟卖石油的日子不好过有什麽区别?

    你要说人口少了这盐卖的少了还能理解,但这会人口是增长的,是人就要吃盐,人越多这盐吃的就越多,卖盐的还是垄断,怎麽可能不好过呢。

    怎麽回事,刘小楼哪知道,因为他也是听说的。

    真要明白之间的关节,就这见识水平还用在税课司当下手麽。

    见时间差不多了,该逛的也逛了,便拉着赵安回仁丰里巷休息,明天好正式到算房干活。

    事实上刘小楼说的确是真实情况,如今扬州的盐商日子难过的很。

    原因是二十多年前轰动一时的「两淮盐引案」,此案导致原两淮盐政高恒丶普福丶盐运使卢见曾均被判绞监候,就连乾隆最宠信的翰林学士纪晓岚也因涉案被发配西域。

    当官的如此,那些贩盐的窝商丶运商丶场商丶总商也被打击的不轻,很多盐商因此家破人亡。

    两淮盐业也就此一蹶不振,当下两淮盐场由鼎盛时的二十家已经减至十二家,赵安在码头看到的卸盐装盐的热闹场景已是两淮盐业最后的「馀辉」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除了乾隆奢靡无度,也是因为清廷用兵大小金川导致国库亏空几千万两。

    朝廷没钱你盐商有钱,不杀猪这年怎麽过呢?

    这边赵安跟刘小楼回到住处后稍事收拾便上床歇了,那些刚下值的巡栏和保管不是相约喝酒去,就是在院子里谈闲说笑,声音有点大,搞的赵安难以入睡,但并没有出去阻止,因为他知道良好的同事关系是决定他在「单位」能否立足的第一步。

    而立足是他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也就身上没什麽钱,否则早就去买点猪头肉拎几壶酒请同事们聚一聚了。

    次日天还未亮便跟着刘小楼去税课司正式上班,早饭也是在税课司后面的「内部食堂」吃的,不怎麽丰盛,也就稀粥丶大饼丶咸菜丶油条什麽的。

    能吃饱,想吃好是不可能的。

    谁让承包食堂的是丁大使他本家三大爷呢。

    也不是白吃,每个人每月都要交饭钱的,直接从月例里扣。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架不住税课司正式员工连同临时工一百多号人,足够把三大爷养的白白胖胖了。

    也就王德发他们这些在司里有地位的能在外面吃,其他人都得乖乖交钱。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