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的确。
在投资机构看来,有这么好的市场表现,马上融资上市,套现大捞一波才是王道。
否则,没大资金的投入,根本难以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哪怕技术跟得上,生产和后续扩张也要拉胯。
但在许易看来。
这和贱卖有什么区别?
融资上市稀释宝贵的原始股权不说,现在这个估值,也绝对代表不了星辰汽车的未来。
而且——
研发型公司,应对上市财报要求,需要定期披露核心技术信息与进展,就算有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在外部大资金和资源的干预下,也可能导致一些内部长期研发计划受到影响,不利于许易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所以。
他选择的是第二条路。
办公室。
“许总,‘工业资产抵押贷款’、‘知识专利产权质押贷款’的手续已经办齐了,另还有地方城投作为担保的‘信用贷款’,总计是25亿专项贷款,走绿色通道下发……”
梁守拙与站在一旁的财务部经理,正在进行整理汇总。
这一次。
他们用工厂的土地、厂房、设备做抵押,向银行申请“工业资产抵押贷款”。
除此之外。
还将除极星电池以外的,公司核心专利技术权,也打包做了纸质产权抵押。
再加上城投担保的五亿元。
总计是二十五亿。
要不是因为星辰科技大厦是整租的方式,这会许易连大楼都抵押上了。
“好,贷款落实到位了尽量安排到生产端,准备好产能的预热,然后咱们就可以进行召开发布会的前期工作了。”
许易点点头。
造车毕竟不是造普通的手机和电子产品,没有几十亿的资金,供应链生产都玩不转。
“威能电池那边的融资计划准备,进行得怎么样了?”
许易又问。
没错。
他刚才只说了星辰科技和星辰汽车不会融资上市,但又没说大量持股的威能电池不进行融资上市!
不等式直接秒了!
况且,国内车企拆分旗下的电池、零部件子公司上市,也算是行业主流玩法了。
而威能电池作为星辰汽车的现在的一级供应商,产能经过大幅扩张,磷酸铁锂的电芯技术又跟上了第一梯队的主流水平。
还有星辰科技长期授权的“极星大单体电池”的使用专利这个大杀器在。
根本不愁融不到钱。
且威能电池公司除了星辰汽车的大笔订单外,之前也是有独立运营业务和营收的,包括现在还在扩招自己的研发团队。
完全可以视作一个独立子公司,进行融资上市。
等于说。
威能电池将来长期会作为星辰汽车的一线代工厂存在,但不光供应星辰汽车,还可以对外供应低一级的动力电芯,作为独立业务运营。
而新建成的星辰电池厂,许易计划成立一个星辰能源。
星辰能源旗下的顶级动力电芯,将专供给星辰汽车生产与使用,并后续还可以扩展充电站建设与储能业务,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拆分上市。
梁守拙微笑:“有不少投资机构和大投资公司发来了投资意向书,想要进行深度融资洽谈,而且给的估值还不低,大约在三十亿上下。”
按照威能电池经过多轮产能扩张,总共7gwh的总产能,未来两年内还有将产能扩张到30GWh的成长预期,以及目前的利润率折算,这个估值还算可以了。
这还是因为威能电池,押注的是磷酸铁锂电芯赛道。
要知道。
目前市面上估值更高的,反而是研发三元锂电芯赛道的电池厂,譬如宁德时代这种。
原因是三元锂电芯的能量密度更高,质量更轻,且放电功率更大,被视为将来新能源车的大主流选择,高端新能源车唯一选项。
磷酸铁锂电芯虽然也有安全性高和循环寿命强的优势,然而一致性差、质量太重、低温性能差,充放速度慢,却不被科技界看好。
两条不同的电池技术路线。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装车量来说,依然是三元锂居多。
但到国际锂矿、相关重金属矿大幅涨价,和后续磷酸铁锂电芯科技树上来,形式又会迎来一波逆转。
届时磷酸铁锂电芯的各方面性能弥补过来,成本优势凸显,实际装车量将会迎来一波逆袭,导致磷酸铁锂电池厂股价迎来一波飞升。
现在谈这些还太早,能把磷酸铁锂电芯技术做到国内第一梯队,已经足够很多投资机构看好了。
现在业内流行的一个调调,就是三元锂霸占中高端电车市场,而未来磷酸铁锂将霸占低端纯电市场,并作为储能业务的主流选择。
有这份预期在,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就值得投入了。
其中不乏一些背后有资源、有实力有大融资渠道的资本,作为威能电池A轮融资的首选,至于没什么资源和实力的,则是在第一时间被筛选出去了,有钱也不会过多考虑。
梁守拙整理出一叠厚厚的投资意向书,“这里都是有丰富的上市指导经验的基金,有些是能提供电池行业的部分专利授权,还有投资方表示可以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