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按照许易的说法,国内新能源五年达到30%渗透率,那岂不是光每年售出的新能源车,都要接近八百万?
在各家新势力的hr和创始人面前,他都没听过这么大的饼。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了,人家放话要在19年实现自动驾驶,但据赵阳所知,这压根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按照您所说的数据,那接下来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几乎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但是这种理论的依据在哪里?”赵阳不禁道。
…
“很简单,人一旦习惯了方便的东西,就不可能再倒回去了。
高端燃油车的硬件成本、动力成本、奢华内饰成本,是很难降下来,也难以下放。
但是智能化的车机和自动驾驶不一样,下放的成本很低,而且也不挑任何车型和平台。
当人们习惯了蓝牙钥匙和感应钥匙,就不想再去用按键钥匙,习惯了远程控车就不想再走过去开车门打开空调。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先不谈完全自动驾驶的那种高度。
就拿当前行业内比较先进的acc辅助驾驶,主要用在高速道路,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长途驾驶疲劳。
如果这样的技术,将来下放到十几万,二十万的新能源车子,再加上完整的车机娱乐智能化,以及电子化的智能座舱……这些都是燃油车所不具备的。
你觉得人们会怎么选?”
许易所列举出来的,就是几年后新能源车最可怕的地方。
智能化系统和算法的下放,是没那么高的成本的。
何况随着国内全产业链规模愈发的发达,占据的优势是国外传统车企所不具备的。
而且在智能化这方面,同级的燃油车,想跟也没法跟。
这个涉及到整车架构与功耗的问题。
完整的智能驾驶与车机座舱智能化,要负担激光雷达、摄像头、芯片、车机的功耗,燃油车的小电瓶根本无法胜任这种工况。
另外涉及到智能驾驶,底层动力控制要达到零延迟也需要纯电动力架构的支持,对电机的精准矢量控制标准,要放到发动机上几乎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后面很多纯电车都开始跑城区自动驾驶了。
而同级的燃油车,依然还是搭载着十年前的acc辅助系统。
不是不想跟,而是传统燃油车的架构不支持这一块。
……
嘶——
赵阳吸了一口气。
这倒是一个很深刻的观点!
说实话,目前的主流观点,一直是觉得高度智能化只有售价昂贵的“高端车”才配搭载。
就比如传统豪华车企,一套acc辅助驾驶系统,是要卖到三万块选装,而他们所开发的智能车机,低配的入门车型是不标配的。
就是说——
这种用起来很方便的东西,传统车企一定是给你卡得死死的。
选装价格标得高高的,这样才能凸显出高端和豪华。
但按照许易的观点,却是和这点背道相驰,要把智能化和所有方便的东西搞普及化,往全民化去发展。
“可目前的新能源车,在电池包和补能方面,还谈不上方便吧。
当然,我并不是质疑咱们国内对相关补能设施和产业推动的力度。
只是在这方面,如果有哪家车企能率先完成效率突破的关键,才能成为新潮流的引领者。”
赵阳想了想,又说道。
许易露出笑容:“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及我们内部正在研发,且即将要落地的两项关键技术了……”
……
两人在咖啡馆详谈了两个多小时。
从智能化发展谈到行业前景,而后又深入浅出的交流了相关的技术储备。
很快就在观点上达成一致。
最后,赵阳的眼神之中只剩惊叹!
在见到许易之前。
他是真没想到,一家凭借老头乐起家的公司,创始人对于未来新能源赛道的发展以及当下汽车行业的分析能这么深刻。
一些大方向的见解,让他这个资深人士都感到茅塞顿开。
最关键还十分的自信,有一种令人备受打动的感染力。
而对方掌握的技术底蕴,则是令他无法拒绝的杀手锏。
“全民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算法护城河”、“全球补能网络top”……
嘶——!!!
就很莫名其妙的,一张张大饼硬是塞进了他的脑海里!
不讲道理的那种。
但许易的话听起来又好像有理有据,非常有可信度,仿佛是真的能亲眼见过的未来!
赵阳承认,自己被折服了。
…
许易笑而不语。
废话,他讲的就是未来四五年后的行业现状,每一条行业可发展的脉络,都是清晰可见,要是没理没据就怪了!
双方意向达成一致。
许易开出最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