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三兄弟(一)  好锦织时节(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好锦织时节(种田)》 3、三兄弟(一)(第1/2页)

    小宴/文

    李瑜如愿以偿回了家,母亲赵氏正坐在院中浆洗衣服,水溅得满地,倒省了扬尘。

    抬眼见是她,赵氏扬唇笑了,“丫儿回来了?是你哥帮你掩护的?”

    “是啦,娘怎么知道?”李瑜凑过去蹲到了赵氏跟前儿,赵氏沾水的手在她脸上轻轻一刮,好笑道:“一早儿你大哥就和我央了,说田里没多少事了,想叫你偷偷回来歇一天。怕直接说你们爹不答应,打算拿我做筏子呢。”

    李瑜有些不好意思了,眼下正是芒种时节,芒种芒种,就是忙着种地。

    她在田下虽然帮不了多少正经大忙,但这两天撒种填土,她做起来还是个挺得力的。也正因得力,这连续几日下来她累得够呛,想来是大哥瞧见她偷偷到墙根儿底下捶腰拉伸,心软了。

    但能少去田里半日,李瑜也实在不想过去被老爹呼来喝去地使唤。李家其实人人都好,母亲温柔敦厚,兄弟们疼爱友善,唯独李家老爹实在是“大男子”气概十足,霸道刁钻,还十分嫌弃她。

    李瑜吃人嘴软,又害怕李老爹卖了她,所以等闲不敢顶嘴冒犯,只能忍气吞声。

    素日里全靠大哥帮忙在父亲跟前维护,李瑜才算有些好日子。

    李瑜曾问过赵氏,自己是怎么被捡回来的,又为何坚定地会收养她。

    赵氏想起旧事便叹息,那一年家中实在不太平。

    且不说李家康病得反反复复下不了地,快要拖垮全家;二儿子李家吉偏偏与小弟弟不对付,他那时刚十岁,原本也是母亲的膝头宝。但因为弟弟病弱,赵氏便渐渐疏忽了对二儿子的照顾,李家吉对此既不满更委屈,甚至还在床前诅咒弟弟。

    李老爹有一次无意间听到,气得把李家吉抓来按在腿上,扒光了裤子对着他屁股一顿好揍。

    就是这样一天,村子里的保长敲开了李家的门,田里被不知哪户遗了病歪歪的女童无人识,女童看着七八岁的样子,瘦弱不堪,浑身鞭打伤,亦是发烧说胡话。保长瞧着可怜,知道他家儿子多,没闺女,便送来问问愿不愿意养。

    好巧不巧,赵氏曾经被一个瞎子算过命,说她若能有个女儿,一生必定平安富贵。

    赵氏心念一动,便留下了李瑜。

    “你那时候每次醒来都哭,就一次是清醒的,我还不在,是你大哥哥陪着。回来就说你什么都不记得,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叫李瑜。”赵氏说的时候笑呵呵的,“这不就是命中注定的?你就是我们老李家的闺女。”

    李瑜便明白了,穿越这事儿,七分玄学,三分命理学。

    虽然天崩开局,但好在她及时稳住。

    为了留在李家,这两年来,李瑜主动担纲起了照顾李家康的责任,以彰显自己的必要性。

    在李瑜“补充营养、锻炼身体”的核心宗旨下,李家康这两年只生了一次病,还是肠胃的老毛病。

    李瑜先是让李家康喝米汤、缓了两天,接着就故技重施,蒸了土豆泥拌鸡蛋,还往里面加了胡萝卜、黄瓜丁,甚至还切了赵氏自己做的腊肉拌进去,成功把李家康的病程从一个月缩短到了三天。

    对比起赵氏的六神无主、李老爹的如临大敌,李瑜的驾轻就熟和慢条斯理,果然稳住了夫妻俩的心,也稳住了自己的家庭地位。

    光吃可不够,李瑜现在也不许李家康整日在屋里憋着躺着,等闲就把李家康叫出门来,给自己干活帮忙,晒太阳补钙,做农活锻炼身体,小豆芽儿总算渐渐有些抽条,长得将将比李瑜矮着一个头。

    “喂,康康,怎么又躺着了?”回家转了一圈,就发现李家康居然没在菜田里干活,而是钻回了房间里。

    李瑜对此很无语,七岁的小家康照理正是贪玩的年纪。

    听赵氏说,李家吉七岁的时候镇日里跟村子里别家的哥儿们疯跑,不是爬树掏鸟蛋,就是下河捞小鱼。光家里的瓦叫他秃噜坏了好几片,李老爹一边买瓦补房,一边拿着棍子满院追着老二打,端的是鸡飞狗跳。

    但康康比起他这个二哥来,实在是显得安静的有些过分了。

    李瑜站在东屋窗下,虽然嘴上在抱怨,但还是先敲了敲门,没有直闯。

    李家康只好支起身子,下地亲自来给姐姐把门打开。这个家里除了姐姐,没有人来他的房里还会敲门。他很珍惜姐姐的这份特别,

    李瑜走进来,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家康的脸色,见他好像确实不怎么有精神的样子,于是有点犯嘀咕,“怎么?不舒服吗?”

    李家康不愿意承认,他中午主动想帮母亲拎水桶来着,结果跌了个大跟头,水洒了一地,还连累母亲去重新打了水回来。男孩支支吾吾地不肯吭声,李瑜抱臂,瞪眼装凶:“到底怎么回事?不许骗姐姐!”

    男孩这才撩起裤腿管,露出了膝盖上头一大片的擦伤,血丝还挂在皮面上,一看就是没处理。

    李瑜猜到了,李家康逞强好面子,多半是摔了还没跟母亲说。

    “你啊……”李瑜还能责怪孩子什么呢?只好开解他,“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你想给娘帮忙是好的,可要是为此受伤再生病,爹娘不是更要着急难过?让他们平白担心了。”

    “姐姐前面说什么?”李家康竟没听懂。

    李瑜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李家从上到下没人读书,拉出去大字都不识几个。真要论起来,搞不好她会的古文要比这些古人还多呢。

    她为此有些头痛了。

    不读书怎么行?

    中国人要想改变命运,只有读书一条路啊!

    这个理论从小到大在学校历史课品德课上反复熏陶,早就刻烟吸肺记在了李瑜大脑中。现代人考上大学走出山村,古代人就更得靠科举才能鱼跃龙门了。

    这李家兄弟三个要是都不读书上学,她该不会要跟着这家人一辈子种地过日子吧??

    李瑜片刻的沉默,让李家康误会了。他脸色有些难堪,感到被厌弃,垂着眼待了一会,才问:“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