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风骨》 【全文完】(第1/2页)
第60章 大结局
陆珠儿出嫁这日,十里红妆,锦绣如云。
虽是二嫁,却比初嫁风光不止百倍。新郎不仅是当朝新贵,且几乎带上了全部身家,亲赴千里上门迎娶,足见其对新妇的爱惜。
这叫先前那些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人直看红了眼,酸溜溜地来了句“陆家女儿真当是好命”。
亲友们一路相陪,直送到城外长亭,仍不舍分离。
老太太执女儿手,泪眼婆娑:“我儿此去,山高水远,千万珍重。”
珠儿伏在老太太怀中,泪如雨下,不知哭了多少回,才勉强压下离愁。
陆铎则悄悄将章思友引至一旁,沉声警告:“你既娶我妹,便当知她是我陆家心头肉。若你敢仗着山高皇帝远,稍有怠慢,我陆铎纵使踏遍天涯海角,也必寻你讨个公道。”
章思友抱拳肃立:“大舅哥放心!若有半分辜负珠儿,不必你千里追讨,我自当负荆请罪,任你抽筋剥皮,绝无怨言!”
陆铎遂大笑着拍拍章思友的肩。
另一头,陆珠儿虽红着眼眶,握着黎宛和周姝的手却分外有力,“小宛,姝儿,你们放心,我至福建后,必不负你二人所托,将第二座春晖学堂办筹备得当。”
黎宛郑重地点点头,三人相视而笑,无需多言,心意早已相通。
马蹄声起,尘烟渐远,她们的约定,在风中生根发芽。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是元景十年。
金陵城外,一块青石上立着一位少年——身量颀长,面如冠玉,眉目间透着一股清隽之气,目光频频投向远方官道。
少年正是十三岁的陶承煦。
“师父,娘,姑姑和姑丈来了!”他忽然眸光一亮,声音中满是雀跃。
陆铎与黎宛闻言对视一眼,脸上是掩不住的期待与欢喜。
不过片刻,一队马车自尘烟中行来,车轮辘辘,稳稳停在他们面前。
未等车帘掀起,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已如灵猴般跃下,几步便扑到阿煦身上,紧紧搂住他的脖子,脆生生喊道:“阿煦哥哥,阿汝想死你啦!”
众人见状,纷纷大笑。
那女孩儿不过七八岁光景,眉眼灵动,肌肤胜雪,一头乌发扎成双髻,缀着红绳小穗,活脱脱一个瓷娃娃。
她正是陆珠儿与章思友的独女——章忆汝,小名阿汝。
陆珠儿随后下车,她佯怒斥道:“阿汝!你能不能有几分你阿煦哥哥的稳重?整日跟个皮猴儿似的上蹿下跳,成何体统!”
阿汝立刻瘪嘴,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转向阿煦,委屈巴巴地问:“阿煦哥哥,你也觉得我像皮猴儿吗?”
阿煦笑着揉了揉她的发:“不会,阿汝活泼可人,灵巧又讨喜。”
陆珠儿无奈摇头,尤记得她十月怀胎生下阿汝时,皱巴巴、黑乎乎的,像只小老鼠,她看了之后没忍住抱着章思友哇哇大哭,“相公,她怎么这么丑?!”
章思友哭笑不得,安慰道:“无事,她娘亲花容月貌,我不信她会丑到哪里去。”
如今看来,他一语成谶——阿汝越长越标致,眉目如画,肌肤更是一日赛一日地雪白,没有遗传章家人的黝黑皮肤,陆珠儿庆幸不已。
只是阿汝这性子,未免也太跳脱了些,叫陆珠儿头痛不已。
可每每让章思友管管阿汝,他就只会露着一口大白牙说,随她去吧,无妨,自己小时候无人管教,不也长得挺好的?
陆珠儿无奈,只得劝慰自己,“统共就一个女儿,就宠着罢,还能如何?”
在福建任职的十年间,章思友励精图治,大力推行《展海令》,整顿吏治,开垦荒田,税赋年年递增,百姓安居乐业。
圣上屡次欲召其回京,却因章母于元景六年溘然长逝,他披麻戴孝,守孝三年,直至今年方得诏命,入朝为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
黎宛和陆铎盼了好久,终于将他们一家人给盼回来了。
章思友整了整衣冠,上前拱手行礼:“大舅哥,陶弟,一路劳顿,有劳久候。”
尽管过了这么多年,章思友还是习惯称黎宛为“陶弟”。
一行人久别重逢,畅聊着这十年之间大显朝的种种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春晖学堂如星火燎原,自金陵始,蔓延至两浙、川蜀、岭南、关中,凡有女子处,皆有春晖之影。
越来越多的女子走进学堂,执笔识字,读史明理,学算知律。她们不再只是闺中绣娘、灶前主妇,而是开始思索“我为何而生”“我可为何而为”。
百姓们每每说起这春晖学堂的创始人,那是一个赛一个的传奇,三日三夜都说不完。
譬如至今未婚的周姝,她虽成了众人口中的“老姑娘”,却活得比许多命妇更自在、更耀眼。
在黎宛的鼓励下,她提笔写下《女子行》《志学篇》《巾帼录》等随笔笔记,书中女子不耽情爱,不依夫荣,而是求学、从医、经商、理政,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这些话本一经刊行,便被抢购一空,坊间流传:“读周姝之书,方知女子亦可顶天立地。”
“春晖学堂的创始人之一周姝小姐,至今未婚,还被圣上亲赐‘明志清节’匾额,嘉赏有加。一辈子不成亲又如何?照样能做出一番成绩!”每每家中催婚,年轻女子便以此为盾,说得长辈哑口无言。
而黎宛,则十年如一日地为“女子科考”奔走呼号。
她身为朝中唯一女官,深知孤木难支。她不要特权,要的是制度,是机会,是让天下女子皆可凭才学入朝为官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