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御前女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方文海点头,“是的,这广州的港口可热闹了,那天你也看到了,不止咱们的船,还有不少外商的船呢。”

    “是,那天还看到不少黄头发白皮肤的高个子。”赵长宁笑道:“那天也是太紧张了,没去细看。”

    方文海表示理解,“那今儿,女书令可以好好看看了。”

    赵长宁觉得倒也没什么稀奇的,这里的东西,宫里基本都有,可能就是数量上不同,不过许多果子倒真没见过,她吃着也觉得好吃。

    广州市舶司比之玉京的市舶司不遑多让,里头的东西琳琅满目,除去大庸自己的货,南洋和佛郎机来的就更多了,各种各样,吃的用的穿的药材香料布匹等等等等。

    不过,她也算见多识广了,是以这些东西都吸引不了她的目光。

    不过很快,赵长宁便被一个奇特的铜体铸造的东西吸引了目光,体型巨大,炮管粗长,样子其实与皇帝喜欢摆弄的鸟铳有一点点相似,只不过鸟铳是手托着,但这个是用专门的底座和轮子来挪动。

    她围着看了一圈,啧啧称奇,兵仗局里的鸟铳火铳可不少,也见过他们自己弄出来的小型炮,但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铜管炮,就有一点不好,炮管上长满了铜绿,可见放置时间很久了。

    “这是哪儿来的?”赵长宁说着,还推了推轮子。

    方文海看着大笑起来,“女书令,这个你可弄不动,这是佛郎机那边来的红夷大炮,全是铜浇筑的,二丈长,三千斤重呢,在这都放了几年了吧?”

    赵长宁诧异道:“怎么不送到玉京去呢?”

    方文海一脸为难,“咱们市舶司自己又没船又没钱的,谁都能来掺和一脚,运个东西总是求爷爷告奶奶,这东西不好挪动,况且更别提是这么个大东西了,反正也没人知道,是以就这么放着了。”

    他满口抱怨,现在算是把赵长宁当做自己人了。

    赵长宁也听明白了,就是做了没好处,做的时候还要开口求人,少不得要受些奚落,换谁也不爱揽这样的差事。

    她拍拍铜管,满意道:“叫人来打磨干净吧,我要运到玉京去,亲自献给皇上。”

    “啊?”方文海忽然想到,市舶司有自己的船了,顿时点头,“行行行,等船回来了,就直接就运到玉京去。”

    赵长宁并未在广州久待,选了些能放置的水果,还有不少布匹药材等东西,便赶回了江西。

    当然,也带上了钱,里头还有方文海在市舶司里凑的,一共五万两,可见这人是个清廉的,至少在万余案中,他没有任何参与的迹象,万余一走,市舶司里仿佛也穷了。

    不多,但她感念这里面的情谊。

    到江西时,又是近一个月过去了,此时的江西已经泛了丝丝冷意。

    赵长宁迫不及待的回到瓦子街,好在一切还算平静,没有生乱,她松了口气。

    果然那十万两也都慢慢分完了。

    宋环叹了口气,“姑姑,朝廷到底是要干嘛呀?这是不是太过分了,我爹说他已经参了户部好几回,没一点用处,总有各种理由推脱,听说皇上又发了好几次火儿。”

    周淼也跟着叹气,“我家虽说是皇后的娘家,但也就虚担了个侯爵,没什么用处。”

    赵长宁掏出五万两银票出来,安慰两人,“好歹没生事儿,这就很好了,说明这里的百姓还算讲道理。”

    周淼点头,“幸好县丞人不错,但凡有人来要钱,他总是会过来帮咱们说话。”

    赵长宁拍拍两人的肩,“好了,最近就不用给咱们开窑了,告诉他们,等船一回来,我们就能把款子结清,让他们把心放在肚子里。”

    明秋和左玉倒是很高兴,“姑姑,咱们这事儿,是不是快要完成了?”

    赵长宁吁了口气,“只等广州的好消息了。”

    她还给许婆婆那边去信,让许婆婆把她房里摆出来的瓷瓶瓷罐的,还有地窖里装金银的箱子拿出来,全都换了银票,最少要三万两,派人送到江西来。

    当然,这些事儿,肯定是明轩做。

    云生很舍不得,“姑姑,咱们还一分未得呢,就要搭进去这么多啊?”

    赵长宁看他那小气样儿一点没变,忍不住逗他,“是啊,亏大发了呢。”

    到了十一月下旬,和银票一起送来的,还有明轩的信件,说是玉京已经下了两场雪了,她再不回去,路可能就不好走了。

    赵长宁看着信,叹了口气,她也想回去呢。

    眼看着年关就要到了,广州那边还是没有信来,这让大家的心都很焦急。

    她看着宋环她们去拜佛,心里也有些意动,实在不行也去拜拜?好歹去去晦气。

    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门口围着的人越发多起来,哪怕是县丞县尉来劝,也不起什么作用,她若拜佛,怕是这些人就要疯了。

    许多人守在门口不走,赵长宁也知道,要过年了,都等着钱用呢。

    这天,出去买菜的婆子被堵在了街口,外头闹哄哄的,赵长宁明白,躲不下去了。

    她只能亲自出去接受百姓的骂声,心里还是在祈祷,广州的消息能来得快些,再快些。

    郑家跳得最高,因为欠他的最多,另外几个大户也一样,反倒是小户的钱结清得多些。

    “官府也说假话?”

    “女人就是女人,没用。”

    “不行就早点说啊。”

    “别不是来骗咱们瓷器吧?”

    “小娘们,实在不行拿你们身子抵了,否则休想离开这……”

    还有许多更难听的话,多是以她女子身份来骂,赵长宁听得满身火气,她在宫里都没这么挨骂过。

    大家都觉得理亏,见姑姑脊背挺直地挨骂,是以也不敢开口。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